EN
https://www.gov.cn/

大力促进融通创新 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2018-09-28 17:44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大力促进融通创新 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解读李克强总理2018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致辞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8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指出,我国将以更大力度激励创新,完善政策、创新机制,打造线上线下结合、各类主体融通的创业创新格局,推动“双创”上水平。近年来,在世界经济低迷和国内经济下行的形势下,我国之所以能够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并不断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与创新的贡献提升是分不开的。

新发展形势下的融通创新有四个特点。一是创新链条各环节结合更紧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研究深入融合,创新链条前后端联系愈加紧密,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分工界限越发模糊。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同时,以华为为代表的领先企业开始进入基础研究领域,科技与经济的融合更加鲜明。二是技术、人才和资金三大创新要素流动更加顺畅、配置更加优化。科研成果以许可、转让和作价投资等多种方式实现产业化,大批高校和科研院所设立了专门的成果转移转化岗位,建立了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机构;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累计设立5只子基金,资金总规模达247.2亿元。一批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秀科研人员结合新技术自主创业,并在市场上取得成功。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下放后产学研结合积极性提高,2017年我国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7500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12%。三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升级。全国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出台优惠政策,探索双创升级版,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推进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营商环境改善,“互联网+公共服务”促进更多优质资源进入创新领域。四是新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更紧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与传统业态更好地融合,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趋势更明显;大数据、云计算和分享经济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工业4.0、新零售和人工智能等行业开始萌芽;实体经济在新技术的支持下从业态结构到组织形态、从发展理念到商业模式启动全方位变革。

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间的融通创新推进了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快速发展,加速了新旧动能转换。今年前7个月,我国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6%和8.6%,快于规模以上工业5.0和2.0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已经达到13%,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2.2%,增速比全部制造业投资高4.9个百分点。

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体制机制和政策的进一步优化,以及创新创业环境的改善。一方面,促进成果转化的法律法规等制度基础得到夯实。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与《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法>若干规定》共同构成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三部曲”,完善了融通创新的制度基础;地方政府出台成果转化条例,普遍在成果转化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科研人员转化收益的比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规章也作出相应改进。另一方面,科技资源、信息、金融等相关政策不断完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国家科技成果信息系统的建立拓宽了各方主体使用创新资源的途径,使得高校、院所和企业能够利用更丰富的科研仪器、设备和信息等研发资源;财政支持方式和科技金融创新、创业投资子基金的设立、银行贷款风险补偿等的建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融资困难;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享受的免征房产税、增值税等优惠政策范围扩大至省级,惠及了更多的创新创业企业。在政府、院所、高校和企业等主体的共同努力下,成果转化典型成功案例不断涌现、转化过程的各环节逐渐完善、成果转移转化市场日渐壮大。

尽管创新环境明显改善,但融资和成果转化政策等落实方面存在障碍,相关体制机制也尚未理顺。首先,融资难依旧是重要短板。虽然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推出了政府引导基金、风险补偿和各类低息贷款等支持方式,但由于创新投资自身具有风险高、周期长等特点,且政府支持的惠及面相对有限,融资难仍然是众多创业者和中小企业面临的重大难题。其次,成果转化制度的落实还存在一定问题。各地方政府和高校、研究机构出台的落实文件普遍提高了成果转化收入中研发团队所占比重,部分地方和机构将该比重提高到了不合理的水平,影响了成果转化其他参与方的积极性。最后,成果转化与国有资产管理的关系仍未完全理顺。在国有无形资产评估、资产备案等方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法规与国有资产管理的政策文件规定存在冲突,导致科研人员在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存有顾虑,不敢完全放开手脚。

通过融通创新加速转换新旧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必然要求破除短板、理顺关系、强化落实,创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破除融资困难的短板,为创新创业提供切实可行的低成本融资渠道,解决创新中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完善对融通创新各环节人员的激励,对成果转化收益进行合理分配,提高整个创新链条的积极性;理顺科技成果权属与国有资产管理的关系,解除科研人员在成果转化中的后顾之忧,促使更多的优秀成果进入融通创新。随着融通创新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和改善,我国发展新动能将持续成长,经济也将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加速实现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杨超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研究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张兴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