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长江经济带要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2018-10-17 13:13 来源: 中国政府网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8年10月17日(星期三)上午10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马毅解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意见》,并答记者问。

【于康震】改革开放以来40年,我们的经济高速发展,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同时我们也牺牲了一部分的生态环境,这是高速发展付出的代价。水生态环境问题尤其突出,而水生生物又是水生态环境中最重要的指示性物种、指示性生物。长江作为世界第三、亚洲第一大河,水域生态类型多样,水生生物资源丰富,是地球上极其宝贵的淡水生物宝库,对于维系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统计,长江流域分布的水生生物多达4300多种,其中鱼类400多种,拥有中华鲟、长江鲟、长江江豚等等这些国家重点保护的水生生物11种。还有长江特有的鱼类170多种,所以保护的责任尤其重大。

当前,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中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濒危鱼类物种达到了92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物种已经将近接近300种,都是长江里面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女神”白鱀豚,大家都知道,我们已经多年没有见到了。长江江豚数量急剧下降,现在的数量只有我们的国宝大熊猫数量的一半。“淡水鱼之王”白鲟,从2003年以来到现在已经连续15年没有见到踪迹了。还有国宝中华鲟,野生群体的数量也在急剧减少,难以稳定自然繁殖。作为淡水养殖产业支柱的“四大家鱼”的鱼苗发生量,这是专有名词,每年新生的鱼苗幼育的数量,鱼苗的发生量持续下降,现在与80年代相比下降了90%以上。我举的这几个例子就说明,总体看来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持续衰退,生物多样性指数持续下降,鱼类资源趋于小型化、低龄化,珍稀水生动物的濒危程度在加剧,甚至部分珍稀特有物种正在灭绝或者濒临灭绝,我们现在说的白鳍豚是功能性灭绝。

可以说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的总体形势十分严峻,已经到了危急关头,甚至成为事关国家文明兴衰的大问题。所以这个时候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意见》,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战略的有力抓手,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全面遏制长江水生生物资源衰退和水域生态恶化的趋势,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意见》明确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的目标任务、主攻方向、重大行动和保障措施,符合长江生态保护的实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出台《意见》有利于形成各部门合力推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有利于营造全社会齐心协力、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刚才记者提到,这么多的山川湖泊,首先出台的是长江,我们也没有忘了其他的水域水生生物的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下,长江以外的其他流域相关的保护工作我们也在大力推进,根据中央的定位,长江经济带要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在长江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要根据实际需要逐步往其他流域复制和推广。例如,珠江、淮河、黄河等流域,现在已经在施行休渔禁渔制度,有效保护了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目前,我们农业农村部正就辽河、海河、松花江等流域禁渔期制度公开征求意见,争取早日实现七大流域能够全部实行禁渔休渔的管理。这是我们的一个路线图。

谢谢。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刘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