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重庆:巴南农旅融合 让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2018-12-28 12:32 来源: 重庆日报
字号: 默认 超大 | 打印 |

把“三百”产业带做成一道靓丽风景
巴南农旅融合 让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巴南区安澜镇大来山农旅融合项目景区  摄/周滨

“近郊游的首选肯定是巴南,又有美景,又有美食!”每到节假日,巴南区的一个个乡村旅游景点便迎来了数以万计的市内外游客,每一个受欢迎的景点,无不映射着巴南区农旅融合发展的成果。

近年来,巴南区充分挖掘农业产业和生态资源潜力,积极推进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依托环云篆山、天坪山、五彩丰盛3个100平方公里区域示范建设,不断做强了农业产业,农村的环境也更美了,游客蜂拥而至,农民的生活更富有。

新旧融合

把传统农业做大做强

鱼洞街道干湾村位于云篆山“三百”片区的示范建设区域内,曾是一个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的村社。长年来,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村里大多数村民都以种植藕为主,是典型的“靠天吃饭”村。

几年前,村里引进了一个新项目——荷韵园。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但村民们对这个项目最初却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短短几年,荷韵园一方面延续了种藕的优势,另一方面嫁接了观赏荷花新的理念,逐渐走出了一条三产融合发展的道路,园区一年四季都有花可赏,有果可摘,吸引了众多游客。

作为农旅融合项目的代表之一,荷韵园常年聘请农民工近100人,农民工工资收入和土地分红每年500多万元,项目带动周边500余农户、1000多位农民实现了增收致富。无独有偶,在巴南区圣灯山镇,被认定为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五洲生态园也是农旅融合的典型代表项目。

据巴南区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区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成了茶叶、水果、蔬菜、粮油、水产五大生产基地,与农旅融合相结合,做大做强了第一产业,目前已培育乡村旅游企业70余家,让乡村旅游业像一颗颗珍珠遍布巴南。

资源融合

扮靓村民的家园

同样处在“三百”片区的示范建设区域内二圣镇集体村的云林天乡,是一个颇有特色的农旅融合项目。

为使项目带动乡村发展,巴南区共整合各类资金3亿多元,帮助完善了项目周边道路、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并进行了周边农户房屋改建等环境整治,不仅让项目业主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也让项目和乡村之间形成了一个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

如今,走在二圣集体村的乡村道路上,每隔不远处就有一个垃圾回收箱。村委会负责人说,村里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废弃物回收利用、垃圾分类处理等技术培训和农业环保宣传,农民生态环保意识开始不断增强,农村的面貌也焕然一新。

随着村里的农旅融合产业不断发展,一个个旅游项目纷纷落地,前来巴南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村容村貌也随之大为提升。

农旅融合,让巴南的一个个田园变成了景区,一品街道燕云村的云燕花语项目正是如此,每到花开季节,一块块农田里盛开的油菜花成了“看花市民”的最佳选择,加上景区周边道路和环境的提档升级,如今的燕云村处处是美景。

近年来,巴南区把环境综合整治示范点建设与产业发展示范项目、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等结合,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在美化村庄的同时,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乡村旅游在全区逐渐红火。目前,已创建绿化示范村庄13个,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96%以上,农村环境更美更靓。

产业融合

拓宽农民增收路子

“来摘梨子的多了,我就赶紧开了个农家乐。”今年49岁的余明兰是二圣镇天坪山一碗水的村民,几年前,看到节假日有很多人上山来游玩,她将自家的住房改建成了农家乐。

每到采摘时节,游客既可以采摘自家的梨子,还可以品尝地道的农家菜,累了还有客房可以休息,离开时还能带上当地的土特产。余明兰的农家乐“承包”了游客的所有游玩项目——这就是巴南区农旅融合推出的“后备箱工程”。

村民们不仅卖了梨子,还抓住了休闲业发展的势头,搞起了多种产业,拓宽了增收路子。几年来,余明兰的农家乐在节假日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接待100多名游客,加上种梨子,年收入10几万元是轻轻松松的事。今年开园的巴南区南彭多彩植物园,不只是一座以观赏红叶为主题的农业休闲观光园,也是当地村里致富增收的农旅融合项目,随着植物园客满盈门,也带活了周边的草莓基地。

据悉,近年来,巴南区将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生态养生养老养心产业融合,以观光农业为基础,以旅游营销为手段,以扩大消费助农增收为目标,基本形成了都市休闲观光农业的聚集区。今年1-11月,全区接待游客3216.41万人次,同比增长7.97%;实现旅游收入105.18亿元,同比增长9.12%。(王彩艳 罗莎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祁培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