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一步千年,“最后的沙漠部落”迁入新家园

2019-04-18 16:22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依明乘坐的汽车行驶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从依明家坐车前往于田县城,全程不足300公里,越野车需行驶7小时左右(3月19日无人机拍摄)。

在人迹罕至的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腹地,一群曾被视为“野人”“遗民”的克里雅人,百年来隐居于此。

在漫溢的河道和散布的胡杨间牧羊为生,被劳累压弯了腰,被风沙磨蚀着肌体,“半原始”的生活里,时光仿佛停滞不前。

随着扶贫攻坚的不断深入,这个地处新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最后沙漠部落”开始迁离,挥别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迁入通水通电通路的现代新村。

苍茫大漠中,一场历史性的迁徙正在拉开序幕。

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这是在依明家附近拍摄的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胡杨(3月18日摄)。

在人迹罕至的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腹地,一群曾被视为“野人”“遗民”的克里雅人,百年来隐居于此。

在漫溢的河道和散布的胡杨间牧羊为生,被劳累压弯了腰,被风沙磨蚀着肌体,“半原始”的生活里,时光仿佛停滞不前。

随着扶贫攻坚的不断深入,这个地处新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最后沙漠部落”开始迁离,挥别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迁入通水通电通路的现代新村。

苍茫大漠中,一场历史性的迁徙正在拉开序幕。

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家中面粉即将耗尽,依明骑车从约5公里外的小店购买了一袋面粉(3月17日摄)。

在人迹罕至的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腹地,一群曾被视为“野人”“遗民”的克里雅人,百年来隐居于此。

在漫溢的河道和散布的胡杨间牧羊为生,被劳累压弯了腰,被风沙磨蚀着肌体,“半原始”的生活里,时光仿佛停滞不前。

随着扶贫攻坚的不断深入,这个地处新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最后沙漠部落”开始迁离,挥别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迁入通水通电通路的现代新村。

苍茫大漠中,一场历史性的迁徙正在拉开序幕。

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依明在新疆于田县达里雅布依小镇易地扶贫安置点参观(3月19日摄)。

在人迹罕至的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腹地,一群曾被视为“野人”“遗民”的克里雅人,百年来隐居于此。

在漫溢的河道和散布的胡杨间牧羊为生,被劳累压弯了腰,被风沙磨蚀着肌体,“半原始”的生活里,时光仿佛停滞不前。

随着扶贫攻坚的不断深入,这个地处新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最后沙漠部落”开始迁离,挥别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迁入通水通电通路的现代新村。

苍茫大漠中,一场历史性的迁徙正在拉开序幕。

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在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于田县达里雅布依乡5小队,依明的妻子在夜间做拌面(3月16日摄)。

在人迹罕至的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腹地,一群曾被视为“野人”“遗民”的克里雅人,百年来隐居于此。

在漫溢的河道和散布的胡杨间牧羊为生,被劳累压弯了腰,被风沙磨蚀着肌体,“半原始”的生活里,时光仿佛停滞不前。

随着扶贫攻坚的不断深入,这个地处新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最后沙漠部落”开始迁离,挥别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迁入通水通电通路的现代新村。

苍茫大漠中,一场历史性的迁徙正在拉开序幕。

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红柳林间,依明与妻子在分拣刚采收的大芸(3月17日摄)。

在人迹罕至的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腹地,一群曾被视为“野人”“遗民”的克里雅人,百年来隐居于此。

在漫溢的河道和散布的胡杨间牧羊为生,被劳累压弯了腰,被风沙磨蚀着肌体,“半原始”的生活里,时光仿佛停滞不前。

随着扶贫攻坚的不断深入,这个地处新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最后沙漠部落”开始迁离,挥别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迁入通水通电通路的现代新村。

苍茫大漠中,一场历史性的迁徙正在拉开序幕。

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依明在新疆于田县达里雅布依乡牧民课堂里学习(3月15日摄)。

在人迹罕至的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腹地,一群曾被视为“野人”“遗民”的克里雅人,百年来隐居于此。

在漫溢的河道和散布的胡杨间牧羊为生,被劳累压弯了腰,被风沙磨蚀着肌体,“半原始”的生活里,时光仿佛停滞不前。

随着扶贫攻坚的不断深入,这个地处新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最后沙漠部落”开始迁离,挥别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迁入通水通电通路的现代新村。

苍茫大漠中,一场历史性的迁徙正在拉开序幕。

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地处沙漠腹地的新疆于田县达里雅布依乡一处村落(2018年9月6日无人机拍摄);下图为建设中的达里雅布依小镇易地扶贫安置点(2018年9月8日无人机拍摄)。

在人迹罕至的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腹地,一群曾被视为“野人”“遗民”的克里雅人,百年来隐居于此。

在漫溢的河道和散布的胡杨间牧羊为生,被劳累压弯了腰,被风沙磨蚀着肌体,“半原始”的生活里,时光仿佛停滞不前。

随着扶贫攻坚的不断深入,这个地处新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最后沙漠部落”开始迁离,挥别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迁入通水通电通路的现代新村。

苍茫大漠中,一场历史性的迁徙正在拉开序幕。

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新疆于田县达里雅布依乡小学的学生走在校园里(2018年9月5日摄);下图为学生们在达里雅布依小镇易地扶贫安置点的新校舍前(2019年3月20日摄)。

在人迹罕至的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腹地,一群曾被视为“野人”“遗民”的克里雅人,百年来隐居于此。

在漫溢的河道和散布的胡杨间牧羊为生,被劳累压弯了腰,被风沙磨蚀着肌体,“半原始”的生活里,时光仿佛停滞不前。

随着扶贫攻坚的不断深入,这个地处新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最后沙漠部落”开始迁离,挥别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迁入通水通电通路的现代新村。

苍茫大漠中,一场历史性的迁徙正在拉开序幕。

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拼版照片:左图为沿着克里雅河通向地处沙漠深处新疆于田县达里雅布依乡的路(3月19日无人机拍摄);右图为从县城通往达里雅布依小镇易地扶贫安置点的柏油路(3月20日摄)。

在人迹罕至的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腹地,一群曾被视为“野人”“遗民”的克里雅人,百年来隐居于此。

在漫溢的河道和散布的胡杨间牧羊为生,被劳累压弯了腰,被风沙磨蚀着肌体,“半原始”的生活里,时光仿佛停滞不前。

随着扶贫攻坚的不断深入,这个地处新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最后沙漠部落”开始迁离,挥别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迁入通水通电通路的现代新村。

苍茫大漠中,一场历史性的迁徙正在拉开序幕。

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新疆于田县达里雅布依乡的民居(2018年9月7日摄);下图为达里雅布依小镇易地扶贫安置点的房屋(2019年3月20日摄)。

在人迹罕至的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腹地,一群曾被视为“野人”“遗民”的克里雅人,百年来隐居于此。

在漫溢的河道和散布的胡杨间牧羊为生,被劳累压弯了腰,被风沙磨蚀着肌体,“半原始”的生活里,时光仿佛停滞不前。

随着扶贫攻坚的不断深入,这个地处新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最后沙漠部落”开始迁离,挥别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迁入通水通电通路的现代新村。

苍茫大漠中,一场历史性的迁徙正在拉开序幕。

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21.jpg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范梓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