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一路向海 “湾顶”谋变——新中国成立70年广州发展侧记

2019-07-30 20:09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广州7月30日电 题: 一路向海 “湾顶”谋变——新中国成立70年广州发展侧记

新华社记者 徐金鹏、周强

摊开A字型的珠三角地图,跨过港珠澳大桥,掠过虎门大桥,直至南沙大桥,俯瞰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就位于湾区之顶,处于地理几何中心。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广州东进南拓,一路向海,将城市建成区推向了珠江入海口,实现了从滨江城市到滨海之都的历史性跨越。如今,广州再出发,向大湾区科创高地进军。

变轴: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北起越秀山,经过中山纪念堂、人民公园、海珠广场,南抵珠江边,一条近3公里长的城市传统中轴线,见证了广州2200多年的历史变迁。

“越秀是广州建城2200多年从未偏移的城市中心。”越秀区委书记王焕清说,“越秀就是这座老城市的根与魂。”

新中国成立后,在快速的城市变迁中,一批批工业区向城市周边蔓延,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黄埔港的建设,牵引着广州沿着珠江北岸不断向东发展。

广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在1987年迎来关键节点。借助六运会的举行,广州建设了大型体育赛事场馆——天河体育中心,进而带动了天河新城区的迅速发展。

如今,从天河路商圈到珠江新城,已成为整个广州经济、金融、商务活动的新中心。在羊城之巅,高耸入云的广州塔引领着新中轴线上的建筑群落,相对而立的东塔和西塔,犹如广州的新门户,花城广场则成为新的城市会客厅。

天河区委书记林道平说:“‘变轴’背后是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调整经济结构、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战略转型。”

广州坚持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17年,第三产业比重首次突破70%,形成汽车、电子、石化、电力热力、电气机械等5个产值超千亿元的工业行业。

“变轴”为老城区抽疏换挡赢得空间。作为广州的老工业区,位于海珠区的工业大道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汇聚了30多家大中型造船、造纸、钢铁和机械制造工业企业,撑起广州工业半边天。随着城市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的调整,这些企业大多已外迁。

“工业大道再无工业,曾经的旧厂房、集体旧物业正在变身为科创园区。”海珠区委书记马正勇说,“通过推进空间再生产、产业再导入,为城区注入‘抗衰老’的良药。”

“双轴”并存,在世界超大型城市也是少有的。传统轴线通过改造提升,依旧生机勃发,与活力十足的现代轴线交相辉映。

向海:开放永不止步

长期以来,受行政区划和地理条件的限制,广州城市空间一直向北、向东发展,形成了沿白云山和珠江发展的“L”形空间结构。

“广州西部紧邻佛山,向西扩展受到抑制。”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院长涂成林说,“番禺曾长期处于市区范围之外,在用地上难以统筹安排,向南拓展受到限制。”

2000年,花都、番禺撤市设区,解决了城市空间发展的门槛。同年,广州首次提出了“南拓、北优、东进、西联”八字方针。

“这是一次影响深远的决策部署。”涂成林说,“广州从此跳出了‘云山珠水’为基础的狭小地域,一个沿珠江水系发展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型城市结构逐渐形成。”

大门南开,琶洲会展中心、国际生物岛、大学城一个个功能空间相继崛起。得益于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举行,亚运城更是成为广州南拓轴上的一个控制性节点工程,南拓从此一往无前。

然而,因海而兴的广州城市建成区,在历史上始终与大海有“一步之遥”。

南沙区的出现填补了历史遗憾。2005年,雄踞珠江四大出海口的南沙区正式成立。经过10多年的发展,曾隶属于番禺区的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日益羽翼丰满,逐渐成长为广州的城市副中心。

自此,广州跃升为具有“山水城田海”特色的大山大海自然格局,滨江城市升格为滨海城市。向海而进的文化基因,让广州人观念向海,从未停止对外开放的脚步。

如今,南沙港已成为中国南部最大的单体港区,广州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全球第五,全球航运枢纽地位愈加凸显。得益于开放发展,广州40年来经济总量翻了近500倍,人均GDP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入湾:构筑科创新高地

今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作为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广州建设科创高地的新使命更加紧迫。

横跨珠江两岸的南沙大桥已通车3月有余,未来3至5年,随着更多交通基础设施建成,南沙将构建起以南沙为中心的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粤港深度合作园、粤澳合作葡语国家产业园等重大合作平台正在加速落地。

“我们起步晚,但起点高,近年来以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为重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南沙区委书记蔡朝林表示,“未来将努力建成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承载区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

现在的广州东部,从国际生物岛往北,经广州科学城,到中新广州知识城,一条跨国公司、领军企业、技术精英云集的高端产业轴线日益明晰。广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周亚伟说:“一条清晰的大湾区高端产业轴带,在广州东部崛起,让科创走廊的血脉更为通畅。”

今年以来,广州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广州段)为主轴,优化“三城一区十三节点”空间布局,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与中科院共建南沙科学城,冷泉生态系统、人类细胞谱系等大科学装置纳入国家方案,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2万家,科创企业超过20万家。

软硬兼施,畅通体制机制对接。目前,广州已认可港澳16个工种的职业资格,在注册建筑师、房地产估价师等6项建筑领域职业资格与香港互认。广州市市长温国辉表示,广州正在加快与港澳规则对接,深化与港澳在人才培养、资格互认、标准制定等领域合作,强化粤港澳产业合作。

湾区所向、港澳所需、广州所能。广州市委书记张硕辅表示,广州是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广州有底气、有能力,也有责任、有义务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做优做强,以改革担当攻坚克难,举全市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范梓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