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贵州:农村产业革命带来绿色动力

2019-09-23 07:43 来源: 光明日报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全面深化改革以来,很多领域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解决了一系列深层次障碍和矛盾。但要确保实现“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要求还必须把工作重点放在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上来。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指出,要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从老百姓身边事改起,适时推出一批切口小、见效快的政策性创新,解决了民生领域许多操心事烦心事,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目前,全国各地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各项深改工作。本报今日起开设《全面深化改革·百姓获得感》栏目,全面反映各地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不断发生“化学反应”的生动实践。

今年的丰收节到来之际,贵州农民格外喜悦。过去一年,茶叶、辣椒、刺梨、火龙果种植规模都排在全国第一,农业增加值增速高居全国首位。贫瘠的贵州高原在农业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这得益于该省全面推进一场深刻的农村产业革命,为全省经济的高速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绿色动力。

用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的话来说,这场革命是“逼”出来的。由于先天不足,贵州农业分散生产、粗放低效、结构单一等问题十分突出,省委、省政府迎着困难想办法,他们认识到落后的领域正是释放潜力的地方。2018年初贵州提出要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确定了产业革命的“八要素”:产业选择、培训农民、技术服务、筹措资金、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基层党建,全省农村对照“八要素”查找差距,什么缺补什么,什么弱强什么。一年多来,这场农村产业革命给贵州带来了巨大变化,也深刻影响着农民的观念。

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的天龙镇土地平整、交通便捷,但常年干旱缺水,农民都种植玉米等低效作物。2018年,这个镇通过引导和鼓励,组织农民开展了“倒田坎、修沟渠”,激发了群众参与农村产业革命的激情。村民一年之内就自发“倒”出了1400多亩水肥一体化的农田,种植上了娃娃菜、莲花白、辣椒等蔬菜。年增产值1300万元,解决500余人就业,促进农民增收519万元。

群众的积极性激发出来了,但农村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严重不足,技术服务和培训的跟进解决了这一问题。

“山药小分队、茄子小分队、萝卜小分队、生姜小分队……”这是一支支农村产业革命蔬菜产业专家团队,8个优势特色蔬菜品种对应8个专家小分队,由来自贵州省内30位专家和省外6位专家组成,重点对深度贫困县、十大蔬菜生产基地县和32个蔬菜生产大县等开展经常性技术指导和服务。一年多来,通过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等平台,贵州累计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8000余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13069人。让“庄稼汉”变为“新农民”。

改变生产组织方式,从“户自为战”向产业发展共同体转变是贵州农村产业革命的突出特点。他们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有效提升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

位于贵安新区的高峰镇,在浙江、上海和本地从事葡萄种植的农民组成的申浙葡萄专业合作社,采取大棚栽培、大数据监测等先进技术引种了40个葡萄品种。通过研究所专家+合作社“土专家”开讲授课的培训方式,将先进技术推广至周边5村近千户农户,建成了集葡萄引种、试种、推广、培训、观光于一体的多彩葡萄示范区。

去年以来,贵州全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比明显提高,蔬菜、水果、中药材、茶叶、食用菌等五大经济作物规模基地由2017年的3016个增加到4208个,增长39.5%。今年,他们提出以茶、食用菌、蔬菜、生态畜牧、石斛、水果、竹、中药材、刺梨、生态渔业、油茶、辣椒12大特色产业为主攻方向,12位省领导分别负责一项特色产业。通过进行农村产业革命,贵州全省实现农民变股东496.75万人、人均增收481元,其中贫困人口125.16万人、人均增收828元。(记者 吕慎)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范梓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