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发展的底气何在

2019-09-26 16:14 来源: 证券日报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今年以来,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与外部环境变化情况一直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从前8个月的数据来看,虽然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同比有升有降,但宏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的态势没有改变,经济结构优化发展的势头依然强劲,我国发展潜力正在不断提升。李克强总理在俄罗斯访问期间接受采访时指出,中国经济虽然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但中国经济发展有巨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

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从经济增速来看,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3%,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相比去年上半年,增量在3万亿元以上,宏观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内,进行结构调整仍有很大空间。

从结构变化来看,8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4%,高出工业增加值2个百分点,这说明服务业对宏观经济的总体拉动作用正在变强,与当前经济朝着更加平衡、充分、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向发展相一致。

在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看经济运行是否稳健,GDP增速不是唯一标准,经济结构是否保持优化更为重要,这就需要把握两对关系:

一是“质”与“量”的关系。

二是“速”与“度”的关系。2018年中国GDP规模已超90万亿元,这就意味着每一个点的增速就对应着9000亿元以上的增量,已接近21世纪之初两位数增速时期的全年增量。在基数很大的情况下,有可能出现尽管增量没有减少甚至增加,但是同比增速变化不明显甚至下降的情况。这就要求明辨速度与程度之间的关系。

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从近期的数据看,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一是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保持同步。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接近1万美元,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超过7%。扣除价格因素,今年上半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比GDP高了0.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去年底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1660万人,明年将实现全面脱贫目标。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个税法进一步通过提升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和增加专项附加扣除等方式,实际增加了居民收入。今年第一季度,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新增减税2143亿元,累计人均减税1026元。

二是就业大局稳定。今年1-8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984万人,完成了全年计划的89.5%,失业率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城镇新增就业已连续6年超过1300万人,每年新增就业数量超过发达国家数量之和。

三是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43亿人、1.96亿人、2.39亿人、2.04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超过13亿人。同时,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等领域加快发展,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超过4%。

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就目前的情况看,尽管受到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上升等因素的不利影响,我国完全有能力依靠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庞大的国内市场将持续释放需求拉动力。中国拥有全球最庞大消费市场和世界上规模最大、成长最快的中等收入群体。中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较强,内需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上半年,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接近80%,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达60.1%,国内消费增长处于需求快速升级的阶段。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超过城镇,消费市场下沉,乡村消费市场潜力得到释放。8月份,扣除汽车以外的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3%,服务性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增速大于商品零售,我国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其次,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将进一步激发经济活力。一方面,改革开放发展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取得成效。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新登记注册企业数量大量增加,前8个月日均新登记企业达到1.9万多户;另一方面,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国进一步打开开放的大门,进一步扩大服务领域的开放,明年要实施新的外商投资法,将为外商投资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这些方面来看,经济发展动力在持续增强。

三是稳健的宏观调控手段和能力将创造稳定的发展环境。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国政府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而是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保持了较低的政府负债率,为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预留了政策空间。

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为经济发展释放出稳定预期。以房地产领域的预期管理为例,过去,每每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之时,房地产便被用于刺激内需。虽然达成了短期稳增长的效果,却潜伏着着后期房价大涨、金融风险累积等隐患。此次面对中美经贸摩擦升级、国内生产需求走弱、经济发展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等严峻形势,房地产政策基调依然维持不变,彰显了宏观政策定力。

四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中高端产业和新兴产业代替中低端和传统产业成为增长的主要动力。越来越多的中国产业正在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若干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正在形成。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由2010年的50.9%增加到2016年的56.2%。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2011年的9.1%逐步上升到2016年的12.4%。中高端制造业、中高端经济相关服务业,如装备制造业、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等产业增加值增长显著高于整体经济增速。(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研究员 贾晋京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实习员 朱宝宝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范梓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