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人民银行举行2019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

2020-01-17 21:10 来源: 人民银行网站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2019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2020年1月16日,人民银行举行2019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人民银行办公厅主任兼新闻发言人周学东、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调查统计司司长兼新闻发言人阮健弘、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出席发布会,发布解读2019年金融统计数据,并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以下为文字实录:

人民银行办公厅主任兼新闻发言人 周学东: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人民银行2019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请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阮健弘女士发布2019年金融统计数据和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参加发布会的还有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先生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先生,我们将共同回答大家的提问。首先请阮司长发布数据。


调查统计司司长兼新闻发言人 阮健弘: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2019年,人民银行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全社会流动性规模合理,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对小微企业的支持。总体看,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

下面我通报2019年金融统计数据的基本情况,这些数据已经在人民银行网站同步发布。

社会融资规模的情况。总体看,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初步统计,2019年1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51.31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比上年同期高0.4个百分点。2019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5.58万亿元,比上年多增3.08万亿元。12月份当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719亿元。

需要说明的是,为更全面地反映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2019年12月起,人民银行进一步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口径,将“国债”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与原有“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一并成为“政府债券”指标。关于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口径的完善,在我通报数据之后欢迎媒体朋友们提问。

货币供应量的情况。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98.65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5个和0.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7.6万亿元,同比增长4.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9个和2.9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7.72万亿元,同比增长5.4%。2019年净投放现金3981亿元。

贷款的情况。12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58.6万亿元,同比增长11.9%。人民币贷款余额153.11万亿元,同比增长12.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个和1.2个百分点。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6.81万亿元,同比多增6439亿元。外币贷款余额7869亿美元,同比下降1%。全年外币贷款减少79亿美元,同比少减352亿美元。

存款的情况。12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198.16万亿元,同比增长8.6%。人民币存款余额192.88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3个和0.5个百分点。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5.36万亿元,同比多增1.96万亿元。外币存款余额7577亿美元,同比增长4.1%。全年外币存款增加301亿美元,同比多增935亿美元。

银行间市场成交和利率的情况。2019年,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1185.01万亿元,日均成交4.74万亿元,日均成交比上年增长17.9%。12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2.09%,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低0.2个和0.48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2.1%,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低0.19个和0.58个百分点。

外汇储备和汇率的情况。1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11万亿美元。12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9762元人民币。

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情况。2019年,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发生4.25万亿元、1.79万亿元、0.76万亿元、2.02万亿元。

以上通报的是2019年金融统计数据的基本情况。

周学东:谢谢阮司长。下面请大家提问。

上海证券报记者:刚才阮司长介绍了M1和M2的增速情况,可以看出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都是提升的,请问您怎么看待货币供应量增长的情况?

阮健弘:2019年末,M2同比增长8.7%,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5个和0.6个百分点,增速有所回升,这是人民银行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政策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提升效果的显现。

2019年,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金融管理部门,适时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丰富银行补充资本的资金来源,适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提升商业银行贷款投放能力,推动了M2增速企稳回升,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银行贷款保持较快增长,2019年末增速为12.3%,保持在较高水平;二是银行债券投资持续较快增长,2019年同比增长15.6%,比上年同期高2.3个百分点,增速较高,较好支持了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发行;三是商业银行以股权投资形式对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出资金规模的降幅收窄,2019年末下降6.4%,比上年同期收窄了3.4个百分点。

同时,2019年末M1平稳增长,为4.4%,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9个和2.9个百分点,总体看,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19年末超储率为2.4%,比上月末高0.7个百分点,货币派生能力较强,货币乘数处于6.13的较高水平。

2019年金融数据整体向好,结构优化,中长期贷款企稳回升,普惠小微贷款保持较快增长,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明显提升。2019年,资管新规配套制度体系逐渐完善,金融机构资管业务平稳有序整改并有所转型升级;同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相互协调配合,突出逆周期调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提升。可以说,当前金融体系更加健康,流动性向实体经济传导的渠道更为畅通,所以金融数据整体向好。谢谢。

周学东:刚才阮健弘司长讲的很重要一个概念是超储率,去年年末是2.4%。这是衡量商业银行自身流动性情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说明银行体系流动性比较充裕。请大家继续提问。

经济日报记者:刚才提到本次指标完善了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口径,您能详细解释一下是出于什么考虑吗?

阮健弘:社会融资规模是重要的统计指标。自2011年公布以来,这个指标总体上较好地反映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从指标构成看,社会融资规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票据和债券等,主要反映对实体经济的信用支持;一类是股票,主要反映对实体经济的股权融资支持。国际上普遍用信用总量类指标来反映信用支持,2015年以前,通常从三个维度界定统计上的信用总量:信用的发行部门是非金融企业和住户,信用的持有部门包括所有经济部门,信用的金融工具主要是贷款和债券;2015年后,为更好评估公有和私有债务对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的综合影响,国际清算银行对信用总量指标进行完善,将广义政府债务纳入信用总量指标。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建议信用总量可以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融资债券。

从我国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实践看,自2011年公布以来,人民银行一直根据经济金融发展状况适时完善统计口径,以更好地反映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同时,社会也广泛关注这一指标,曾对资产支持证券、贷款核销和政府债券等是否纳入统计有广泛的讨论,人民银行持续关注这些讨论,并对这些问题开展系统性研究和评估,在全面评估和系统性研究的基础上,2018年以来,将资产支持证券、贷款核销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相继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范围。在这个过程中,人民银行也对政府债券是否全部纳入社会融资规模进行了充分研究和专家论证。

目前,从国际经验、统计实践和指标稳定性等方面看,将政府债券全部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的条件已经成熟。纳入后,社会融资规模指标的发行部门包括政府部门、非金融企业和住户部门,持有部门包括境内所有经济部门,金融工具主要包括贷款、债券和股票等。这一调整除了前面说的统计实践以外,也有利于政策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两个重要抓手,出于协调配合的需要,客观上需要一个能够综合反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影响的总量性信用指标。发行政府债券是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政府债券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后,社会融资规模可以更好地支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

大家也一定关注口径完善后社融指标的稳定性,就是纳入了以后变化怎么样呢?将国债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纳入社会融资规模后,2019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51.31万亿元,其中,政府债券余额为37.73万亿元,占15%。完善后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速为10.7%,比完善前低0.1个百分点,基本保持稳定。余额上修订以后要多出20多万亿元,增量上比修订前的增量要多了2万多亿元。

未来,人民银行还会根据全社会金融活动的发展,持续评估金融统计指标并适时完善,使金融统计指标能更好地反映金融活动的变化,有利于宏观调控。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我们看到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了12.3%,增速是非常不错的,我们想了解一下企业贷款的情况怎么样?呈现出哪些结构性特点?

阮健弘:2019年,人民银行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积极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金融体系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明显加大。2019年末,企事业单位本外币贷款同比增长10.5%,比上年末高0.6个百分点;全年新增9.36万亿元,同比多增1.35万亿元。从期限上看,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全年新增3.28万亿元,同比多增1.08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全年新增5.87万亿元,同比多增3897亿元。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2019年12月,新发放企事业单位贷款利率平均水平5.14%,比上年同期低19个基点。

2019年,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投向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创201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快速增长。2019年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4.9%,比上年末高4.4个百分点,为2012年以来的高点;全年新增5021亿元,同比多增1804亿元。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40.9%,比上年末高7.8个百分点,比同期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高26.0个百分点。

二是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加快。2019年末,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0.1%,比上年末高1.4个百分点,为2018年6月以来的高点;全年新增2.04万亿元,同比多增4291亿元。

三是不含房地产业的服务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明显提升。2019年末,不含房地产业的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6%,比上年末高4.2个百分点,为2018年4月以来的高点,比同期全部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速高1.9个百分点;全年新增3.31万亿元,同比多增1.18万亿元。

财新记者:央行表示LPR改革以后基准利率要慢慢地淡出历史舞台,想问一下现在再谈降息的话,这个“息”是什么“息”?能否明确一下?第二,最近降准之后市场流动性时紧时松,应该怎么判断货币政策的方向?

货币政策司司长 孙国峰:关于降息的问题,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利率市场化程度提高,要更加关注实际利率的变化。去年市场利率整体是下行的,人民银行采取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了流动性的合理充裕。所以去年12月债券回购利率比2018年高点下降了1个百分点,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了0.85个百分点,最多的时候下降了将近1个百分点。

从我们工作来看,去年8月根据国务院的部署,重点推进了LPR的改革,提高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疏通市场利率向贷款利率的传导,市场利率其实已经下降很多了。LPR改革成效显现,传导效率提升。

LPR去年发布了五次,12月份发布了一年期和五年期以上的LPR,分别比贷款基准利率降了20个和10个基点。其中一年期LPR比改革前的水平下降了16个基点,新贷款中使用LPR贷款的占比有明显提高,12月末新发放贷款当中应用LPR的占比达到90%,超过预期。12月28日人民银行发布的公告,今年1月1日开始所有新增贷款不再用贷款基准利率来定价了。通过LPR的改革,带动贷款市场利率下行的效果非常明显。

去年12月新发放贷款当中,利率低于原来贷款基准利率0.9倍的占比已经超过16%,也带动了整个贷款实际利率水平的下降。2019年12月新发放贷款中一般贷款的利率5.74%,是2017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比2018年的高点下降了0.55个百分点。大家可以看到8月以后新发放的一般贷款利率下降0.36个百分点,下降幅度比LPR下降的幅度要大,说明利率传导的效率在提升。所以我们观察讨论降息问题,重点还是看贷款的实际利率。实际利率水平是明显下降的,特别是其中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明显下降,去年前11个月,五家大型银行新发放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平均是4.73%,比2018年平均水平下降了0.7个百分点,再加上其他费用的节约,小微企业平均综合融资成本下降超过了1个百分点。

说到降息是降什么,就涉及到基准利率。随着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提高,LPR改革之后贷款利率主要是市场决定。存款的基准利率还将长期保留,作为我国利率压舱石的作用还要发挥,所以还会有存款基准利率,人民银行将根据国务院的部署,综合考虑经济增长、物价等基本面的情况,适时适度进行调整。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流动性的问题。今年1月1日人民银行宣布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投放的流动性超过了8千亿元。最近我们也通过中期借贷便利和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方式提供不同期限的流动性,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春节前银行系统的平稳,货币市场利率保持稳定。我们观察货币市场利率是比较平稳的。相对来说在春节前有现金投放的因素,有税收的因素,在各种因素冲击的情况下,目前流动性有一定波动是正常的,总体来看,整个流动性水平是合理充裕的。人民银行也将继续采取各种货币政策措施,保障春节前流动性平稳,为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提供一个良好的流动性环境。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结构上看社会融资规模增多的因素有哪些?

阮健弘:2019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5.58万亿元,同比多增3.08万亿元,多增较多,显示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较大。从结构看,结构特点比较突出,贷款和债券多增,表外融资少减。2019年拉动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多增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增强。2019年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6.88万亿元,比上年多增1.21万亿元。

二是企业债券多增较多,占比上升。2019年企业债券净融资为3.24万亿元,比上年多6098亿元。从占比看,2019年企业债券融资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12.7%,比上年高1个百分点。

三是表外融资明显少减。2019年表外融资三项降幅缩小,委托贷款减少9396亿元,比上年少减6666亿元;信托贷款减少3467亿元,比上年少减3508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4757亿元,比上年少减1586亿元。三项合计同比少减1.18万亿元。

周学东:“两增一少减”就是贷款多增、债券发行多增,表外业务继续压缩,但压缩幅度收窄。“两增一少减”是我们有序治理影子银行的成果。下面请继续提问。

彭博新闻社记者:之前我们看到央行刚做了一次MLF,之前市场有预期可能会下调利率,但实际没有动。未来MLF的利率是否有下调的可能性?

孙国峰:关于MLF的操作,大家首先可以看到从去年开始MLF操作的常态化,就是每月的月中进行操作。去年1月降准的时候置换了一季度到期的MLF操作,今年的一季度没有MLF到期,所以今年1月15日MLF操作是一个新增的操作,这是操作的频率。

第二点就是关于MLF的利率,MLF的利率是市场化操作,是由金融机构投标来决定的,取决于银行体系的供需状态和MLF操作的市场供求。

第三点需要关注MLF利率的重要一点是,涉及到LPR相关的考量。刚才我也谈到LPR改革提高了从市场利率到实际贷款利率的传导效率。从几个利率水平来看,LPR是MLF加点形成的,加点的幅度包括了银行自身的资金成本因素、市场供求因素、风险溢价因素,虽然是最优惠的贷款,但是也有一部分溢价。实际的贷款利率在LPR上再加点形成的,这个点主要是风险溢价,不同性质的客户风险溢价不同。MLF作为市场资金成本的标志,它中间是有两层加点的传导关系的。

从去年的实际情况来看,随着利率传导效率的提升,LPR去年较8月份改革之前下降了0.16个百分点,同期,一般贷款利率下降0.36个百分点,下降的幅度是大于LPR下降幅度的。LPR下降的幅度又是大于MLF利率的降幅,也就是说LPR改革提升了传导的效率,当然LPR本身的变化以及MLF利率的变化取决于刚才我讲的市场供求因素以及融资的变化。

路透社记者: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反弹,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跟中美达成第一阶段协议有没有关系?

孙国峰:去年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受市场力量破7以后,11月、12月份又数次涨回了7%,涨幅明显增强。我们观察人民币对美元货币的波动率,去年一年已经达到了4%左右,这个水平和国际主要货币的波动率水平是基本相当的,发挥了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稳定器的作用,也增强了货币政策自主性。

最近观察到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所升值,市场也认为其中包括中美签署第一阶段协议的影响。中美昨天晚上签署第一阶段协议,这有利于中国,有利于美国,也有利于全世界,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市场信心都有明显的提振。外汇市场以及其他的金融市场已经做出了正面的反映。后续其正面影响还会延续。

美国国际市场新闻社记者: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有市场分析认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商业银行增加了地方政府债务置换贷款,是否有这种情况?如果有的话占社融的比例是多少?第二个问题是关于降准,年初降准之后,今年降准是否还有空间?决定央行降准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阮健弘:我来回答您说的第一个问题。有一些城投公司等主体已经通过借新还旧和展期等方式把部分债务置换为合适的金融工具,这是市场融资的自发行为,只是少数个案。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有关的基础设施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中长期贷款基本是稳的,没有出现大幅度增长。

我可以通报一下数据。2019年末,投向基础设施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中长期贷款余额是23.33万亿,同比增长12.7%,增速比全部中长期贷款增速还要低0.5个百分点。这些行业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占全部中长期贷款余额的比重是26.3%,占比比2018年还要低0.1个百分点。从增量上看,基础设施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中长期贷款2019年新增2.64万亿,同比多增6500多亿。所以,从总量的数据上看,您说的现象没有大规模地发生。

孙国峰:我来回答您说的第二个问题。我们在1月1日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之后,目前金融机构的平均存款准备金率是9.9%,略低于10%。具体分类是“三档两优”,第一档大型银行是12.5%,第二档中型银行是10.5%,第三档小型银行,主要是服务县域的农村金融机构是7%。在这个基础上还有两类优惠,第一档、第二档有一个普惠金融的优惠,对于第三档是一定比例存款用于当地发放的优惠,在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可以在第三档7%的基础上再降1个百分点。实际上,大多数服务县域的农村金融机构都符合第二个优惠条件,所以实际上大多数小银行、服务县域的金融机构,实际的存款准备金率是6%。因此,从平均水平来看,存款准备金率略低于10%,从第一、第二、第三档来看,小银行最低一档实际已经到了6%。如果我们和国际上发达经济体比较,发达经济体存款准备金率比较低,但是超储率比较高,与之相比我们总准备金率水平是低的。和发展中国家比,我们的水平相对来说也是中等偏下。从国内的情况来看,因为存款准备金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维护金融稳定、抵御金融风险,在当前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背景下,维持一定的存款准备金水平是必要的。所以从国际国内综合来看,目前我们的法定准备金率处于适度水平。根据宏观调控的需要,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也存在一定的空间,当然这个空间是有限的。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请问人民银行对小微企业的首贷难有哪些应对举措?现在小微企业大约有三千万家,好像只有18%获得过贷款,大多数的企业都没有获得过贷款,怎么营造敢贷、愿贷、能贷的政策环境。

金融市场司司长 邹澜:谢谢您的提问。去年一年人民银行和各部门一起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对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应该说还是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刚才孙司长介绍了利率变化的情况。另外还有量是增长的,面是扩大的。

刚才您关注到的首贷户,从我们掌握的数字来看,截至去年年末,普惠小微贷款支持了2704万户的小微企业经营主体,同比增长了26.4%,这个绝对量我们认为还是比较高的。目前,从户均贷款的余额来看,单户授信1000万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是161万元,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余额是31万元,小微贷款的普惠性进一步提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了今年还要更好地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所以我们今年很关注的不仅仅是首贷,还有首贷、续贷和信用贷等一系列能够反映融资难的指标,我们都会给予关注。

具体来说我们想从几个方面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一个是要推动商业银行转变经营理念。要继续严格控制房地产在新增信贷资源上的占比,实施信贷资源的增量优化和存量调整,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引导商业银行按照金融供给侧改革要求,切实转变经营思想,找准经营策略,培养经营能力,把经营的重心和信贷资源更多地配置到小微企业的融资领域。

第二要进一步强化组织体系的建设。继续推进大中型金融机构、普惠金融事业部的建设,落实综合服务、统计核算、风险管理、资源配置、考核评价等有关机制的要求,发挥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贴近小微企业的优势,推动金融服务向社区和乡村延伸,鼓励设立小微支行、社区支行等专营服务机构。

第三是继续运用科技赋能,提高服务能力。鼓励金融机构加大金融科技投入,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风险定价和管控模型,改造信贷审批发放流程,提高客户识别和信贷投放能力,加强网上银行、移动客户端等开发利用,为小微企业提供开户、支付、融资等高效便捷的一站式金融服务。支持金融机构汇总分析小微企业行内信用信息,挖掘本行大企业供应链上的小微企业客户,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应收账款的融资支持。

第四是健全内部激励约束机制,督促金融机构完善内部绩效考核激励机制。改革小微信贷业务条件的成本分摊和收益分享机制,优化一线信贷人员的绩效考核和收入关系,降低小微金融普遍存在的利润指标考核权重,增加小微客户服务情况的考核权重,提高对小微企业放贷的积极性。

这几个方面核心还是要提升商业银行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力,还有外部激励约束机制,相应的政策激励方面还会做一系列的工作。这只是目前的初步考虑,很快还会有进一步的研究和具体部署。

问:央行怎么看待后续的通胀走势?货币政策在稳通胀和保增长这两个目标之间会做什么样的取舍?

孙国峰:去年我们物价CPI上涨了2.9%,刚才记者也谈到了12月份CPI的上涨幅度,主要是受猪肉、食品价格较快上涨拉动。我们也看到了各部门先后出台各种措施,保供稳价,CPI连续上升的势头已经有所放缓,同时各方面采取各种方式引导预期,也保持了通胀预期的平稳,防止了通胀预期的发散。从基本面来看,我国不存在长期通胀或者是通缩的基础。从人民银行的角度来看,人民银行法规定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所以,中央银行保持利率稳定,对内要保持物价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平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在经济下行期,面临社会信用收缩压力,人民银行也需要科学稳健逆周期调节,防范信用收缩与经济下行叠加共振的风险。所以2020年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

香港商报记者:2019年年初的时候社会融资规模增长比较快,今年降准要低于去年0.5个百分点,我们对于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有什么预判?

孙国峰:不能简单地比较2019年初和2020年初两次全面降准的幅度,因为2019年1月初降准1个百分点,同时宣布置换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所以净投放的资金量是小于全面降准的资金释放量的。2020年1月份的降准0.5个百分点,但没有置换中期借贷便利。货币政策操作的力度是根据国内外的经济形势调节的,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度,这个度怎么把握呢?标准就是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

周学东:今天数据的发布和解读就到这里。给大家提示一个信息,中美在今天北京时间凌晨1点左右签署了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央行和其他四部门上午在官方网站分别披露了相关领域的协议主要内容和说明。我们很高兴看到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签署。总的来说,无论是对中国经济、对美国经济,还是对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都是一个重要的利好消息。这段时间,金融市场预期明显改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大家对中美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看到了曙光。最近金融市场主要指标积极向好,毫无疑问反映了这一点。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李润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