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天津以信息透明画好抗疫“同心圆”

2020-03-26 17:35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天津3月26日电 题:“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天津以信息透明画好抗疫“同心圆”

新华社记者刘元旭、李鲲、栗雅婷

“今天的发布会就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和关注,咱们明天再见!”

这是25日下午,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李喜超在天津市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的结束语。当天的发布会,对最新战“疫”情况、“惠企21条”落实、重大项目落户等情况做了介绍。

虽然已经记不清是第多少次以类似的话结束一场新闻发布会,但在李喜超的职业生涯中,一段时间里如此高频次地对记者说“明天见”,恐怕还是第一次。

从1月23日至3月25日,整整9周之内,天津召开了105场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最多时一天开了6场。李喜超主持了这其中的绝大部分发布会。

虽然是“例行发布会”,但天津发布会及时快速、回应精准、干货满满,让这座城市屡屡登上微博热搜。

2月2日,“福尔摩斯式破解病毒传染迷局”登上了微博热搜排行榜第一名,全网总阅读量超过5.8亿次,其内容正是来自天津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的一段视频——针对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天津宝坻区百货大楼,天津市疾控中心专家张颖,全程脱稿并结合图表,将其中前5位确诊病例间错综复杂的流行病学史和调查过程讲得透彻明白,被网民称为“教科书式的溯源”。

事实上,在疫情加速暴发的当时,同一地点接连出现确诊病例,已经引起了一定的担忧情绪。“人们对未知的事情很容易产生恐慌心理,张颖对宝坻百货大楼确诊病例的详细分析,逻辑严谨、抽丝剥茧,就像是在看侦探小说,及时为公众揭开迷雾,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知道已经采取了正确的应对方法,百姓才不会害怕。”天津市民吴潇说。

疫情发生以来,天津确诊病例的感染来龙去脉、活动范围全部发布,知无不言、全面透明,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知情权。

3月初,境外部分国家和地区疫情形势日趋严峻,在拥有外籍居民近千人的天津西青区李七庄街道,百姓对入境的外籍人员的疫情防控有着不少议论和猜测。3月6日下午,李七庄街道办事处主任顾志昊出现在当天天津市的新闻发布会上,详细介绍了区内外籍人员的分布情况,并把防控举措一一公开。

9周、63天时间里,天津把新闻发布会的“阵地”前移到疫情防控指挥部,不仅仅是专家和官员,社区工作者、铁路工作者、医护人员、快递小哥等来自抗击疫情各条战线的300多人先后坐在一张窄窄的长条桌前,和记者及公众见面。

此外,自2月8日起,发布会现场增加手语翻译,方便听障人士获取疫情信息。同时,使用英、法、俄、日、韩、德等多语种发布新闻,覆盖近2.5万在津外国人。

不仅是政府防控疫情采取的各种措施,确诊病例救治怎么收费、延迟复工怎么发工资、小孩子能戴成人口罩吗……天津一改发布会“我说你听”的灌输,及时搜集公众关注焦点,落实“信息发布供给侧改革”,让百姓知道想知道的,了解应该知道的,传递必须知道的。

成为“网红”的张颖,不仅介绍着病例本身的相关情况,也不断给大家普及着防疫的基本知识,“让我们携手一起做‘医学侦探’,让病毒无处遁形,再不能危害到我们的健康。”

事实上,在天津抗击疫情的过程中,登上热搜的不仅仅有新闻发布会,会场之外,信息透明的其他相关内容,也为全国乃至世界网民津津乐道。

“不要以为你上人家去,人家就很欢迎你,别太自信了!”春节期间,天津市蓟州区西龙虎峪镇东头百户村党支部书记王志春,为了劝村民疫情防控期间“不出门、不聚餐”,用村里的大喇叭喊出了疫情防控的“硬核”知识,不仅登上了微博热搜,更在朋友圈广泛流传,成为的另一位天津“网红”。

田间地头的大广播、社区工作人员发放的“明白纸”、小区门口喇叭循环播放的顺口溜、朋友圈里疯转的公益短视频……天津“战疫”期间的信息公开工作,从发布会延伸到大街小巷,从线下到线上,从“及时”到“即时”,不仅让群众减少焦虑、增强信心,而且也有力提高了群防群治的合力。

在今年25岁的吴潇看来,公开就有公信,在疫情期间可以随时在网上查询到周边确诊病例分布,甚至连每个发热门诊候诊情况都即时发布,“这种疫情信息获得的便利性、及时性、全面性,让我感到踏实,也知道如何做好自我防护,我也会把一些权威信息分享给家人朋友,也算为战胜疫情出一份力。”

公开透明是最好的“消毒剂”。“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群众的关切,才能画好疫情防控的同心圆,凝聚战胜疫情的更大力量。”始终关注天津疫情期间信息公开的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说。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黄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