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深圳巧计治水 合力创新打造治污里程碑

2020-05-03 15:41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深圳5月3日电 题:深圳巧计治水 合力创新打造治污里程碑

新华社记者吴燕婷

碧水清流、鱼翔浅底、鹭鸟成群,清风徐来,阵阵涟漪。“这感觉,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居住在深圳坪山河附近的市民刘先生对记者说,他深吸一口气,眼光中的欣喜流淌。

坪山河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东部,纵贯深圳坪山区全境,系东江淡水河上游。作为深圳重要工业区的坪山,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遭到了过度污染,水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2016年,深圳坪山区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记者了解到,坪山区治水摒弃了传统的“大截大排,末端治理”的路子,从建设生态海绵智慧型河流角度出发,创新提出并采用“精准截污,分散调蓄,分布处理,就近回用”的一套新设计理念。

——精准截污。记者了解到,精准截污在坪山河治理项目中被首次提出,并受到业内认可。据项目承建方中建水务环保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负责人马永志介绍,“雨季时,前期的污水浓度和中后期浓度差别较大,传统的截污办法是通过排污管将污水统一排到下游的水质净化站,但这些未经‘筛选’的污水浓度偏低,大大降低了水质净化站的效能。”

精准截污的做法是,通过智能截流井,截流污染负荷较高的初期雨水,当井内的水质仪表检测到混流污水浓度小于设定值时,污水截留完毕,闸门自动关闭,后期清洁雨水可溢流入河,这样既提高水质净化站的处理效率,同时也增加了河道生态水量。

——分散调蓄。记者了解到,传统的“大截排”“集中调蓄”模式,需要在河流下游设几十万方的调蓄池。但在坪山河治理项目中,“采取了分散调蓄的做法,在干流沿线及支流河口新建7座调蓄池,这样一方面可调节支流的污水流量,减轻了对下游水质净化站的处理负荷,另一方面,减少占地,节省投资。”马永志说。

——分布处理。坪山河治理项目在上、中游各增设一座水质净化站,与既有下游水质净化站形成均衡布局,通过精准截污系统收集的污水,就近输送至水质净化站进行处理,避免全部集中在下游进行处理,减少下游净化站压力。

——就近回用。坪山河沿河打造了八块人工湿地,通过上述水质净化站及沿河分布的八处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后的达标水,就地回补河道,均衡补充全河道生态水量,避免了从下游输水至上游补水,节省了能耗和投资。

“流域治理理念和技术上的多重创新,使得坪山河治理项目走在全国前列。”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表示,坪山河规划理念确立了河道综合整治治水新模式,实现了治水提质、生态修复、防洪排涝、景观文化等多重目标,在全国治水领域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据悉,高标准设计的坪山河治水项目不仅是深圳市治水提质行动计划重点工程之一,也是全国第一个以交接断面水质达标为标准的大体量、全流域水生态治理工程,设计防洪标准百年一遇。

在坪山河流域,一套“水陆空”立体监测体系在时刻守护全流域的水质安全。

记者了解到,坪山河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等关键技术进行日常河流流域管养,通过中控平台远程监控并实施合适的调度方案进行整治。

中建水务环保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设计技术负责人陈松告诉记者,坪山河各重点支流、重点断面、河流汇聚口等散布设置了58个监测点,对水量和水质变化实施了动态监测。此外,无人机也担当起“科技巡河护河”的空中监察员重任,对水体异常、杂物漂浮、污水直排、侵占河道及非法养殖等问题开展实时“空中”监管。

所有以上的“水陆空”巡查员监察的数据,都会实时回传至位于坪山河中游的“中枢神经系统”进行远程自动化控制。

记者在远程中控平台室的大屏上看到,坪山河全流域的水质指标在实时更新。“如遇异常情况,系统可自动报警,并根据预设的解决方案第一时间实施操作,无须人工干预。”陈松说。

“通过云服务器24小时不间断向电脑端、手机端监控系统上传实时数据或发出报警提示,做到‘科技+巡查员’打出配合战,实现巡查整治的全覆盖、零盲区,流域水环境治理可以说初见成效。”坪山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全民守护下,坪山河再现今日清溪如带、群鹭栖憩的美好景象。治水理念、技术和机制的合力创新,不仅恢复了昔日母亲河的生态循环系统,更重要的是,换上新颜的坪山河生态长廊,带来了一个山水相融的城市生活空间。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宋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