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保粮食能源安全 守住国家发展生命线

2020-05-15 09:01 来源: 光明日报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近期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强调加大“六稳”工作力度的同时,首次提出“六保”,其中“保粮食能源安全”值得高度关注。

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是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粮食供应充足,能源保障有力。疫情发生以来,各地各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守住粮食和能源安全底线。目前,我国粮食能源领域的复产增产势头良好,为今年粮食与能源的供应和价格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筑牢粮食安全底线

“我们村通过土地整治项目,新增耕地100亩,村部周边原来的药材基地土地,今年也开辟出来种了水稻,完全可以完成稳面积、增产量的目标。”谈到今年的粮食生产,江西崇义县聂都乡龙西村支部书记谭用财信心满满。

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联合印发《关于2020年度认真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扎实推进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年度重点工作,加强粮食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一系列“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的努力就此展开。

安徽阜南依托中化、中粮集团加强对30万亩优质小麦基地的田间管理,开展线上直播培训,帮助农户解决春耕生产技术难题;四川荣县建立优质粮基地3万亩,带动农户种植优质稻10万亩,“中国好粮油”示范企业向种植基地发放农资,保障种植顺利开展……

“综合各方面情况看,今年我国夏季粮油生产形势较好,有望获得好收成,预计产量将保持在较高水平;收购量稳中有升,预计小麦收购量1400亿斤左右、早籼稻200亿斤左右、油菜籽240万吨左右。”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秦玉云说。

守住管好“天下粮仓”

5月14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全国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大清查最新情况。

“本次大清查,共抽调1.3万余名检查人员对纳入大清查范围的2.1万家政策性粮食承储库点、20万个粮食货位逐仓逐货位进行全面普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执法督查局局长钟海涛说,大清查结果表明,全国政策性粮食库存账实基本相符,数量足以满足全国居民一年以上正常消费需求,质量总体良好,储存较为安全,结构布局逐步改善。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战大考中,全国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清查结果成为一颗重要的“定心丸”,充实的粮食库存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钟海涛介绍,除了现有政策性库存数量真实可靠、质量总体良好、储存较为安全外,此次清查发现,我国粮食库存结构布局逐步改善。

钟海涛表示,为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各级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将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中央事权粮棉政策执行和中央储备粮棉管理情况年度考核,建立完善监管体系,完善监管制度,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夯实能源托底根基

能源被喻为工业的粮食,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命脉。疫情发生以来,国家能源局相继研究实施20多项具体举措,推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即使在疫情最吃劲的时期,我国电力、石化、能源企业也确保了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居民生产生活有序。

目前,能源行业基本实现全行业复工复产,主要能源品种供应充足。全国煤矿日产量稳定在1000万吨左右,超历史同期水平。一季度,全国原油产量同比增长2.4%,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9.1%。“今年一季度,我国能源复产增产势头良好,能源供应稳定充足,为抗击疫情和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提供了坚实保障。”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司长刘文华表示。

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应对国际油价下跌对油气产业造成的外部冲击影响,研究制定多元化供应保障策略,持之以恒抓好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和稳产增产,加快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加强油气储备能力建设,指导推动油气产业共渡难关、化危为机。

目前,我国能源行业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蒙西至晋中、青海至河南、雅中至江西等大中型水电站等20余项重大工程全面复工。陕北至湖北特高压直流工程等5个新建项目破土动工。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中段工程5个省区市18个标段项目全面开工。加快重大工程建设,推动保障能源经济安全,将充分发挥能源产业对经济运行的基础性托底作用。

【专家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是生活和生产最基础性的供给保障,在实现“六保”目标中居于基础性地位,是不容突破的底线。在疫情冲击之下,把老百姓的饭碗端稳端牢,把能源安全供给守牢,紧迫性重要性前所未有。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进展,复工复产形势日益向好,当前我国粮食和食品供应充足、能源保障基础稳固。我国粮食实现了创纪录的“十六连丰”,电力、石化、能源生产克服疫情带来的多种困难,生产形势稳中向好。这些对兜牢民生基本盘和经济基本盘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保障,显现出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显示出中国面对重大危机时坚强的基本供给保障能力。

(记者 李慧 张翼)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刘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