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国务院新闻办就中国科学院科技扶贫成效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2020-11-13 16:32 来源: 新闻办网站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0年11月13日(星期五)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副秘书长严庆,科技促进发展局负责人、院扶贫办主任孙命介绍中国科学院科技扶贫成效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图为新闻发布会主席台。(焦非 摄)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 寿小丽: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近年来,中国科学院积极探索,发挥自身优势,为脱贫攻坚作出了贡献。今天,我们非常高兴请来了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中国科学院科技扶贫成效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中科院副秘书长严庆先生,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负责人、院扶贫办主任孙命女士。下面首先请白春礼先生作介绍。

中科院院长 白春礼: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首先我代表科学院感谢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中国科学院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今天的发布会我介绍一下科学院在科技扶贫方面工作的情况。中国科学院扶贫工作起步比较早,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科学院也是我们国家科技扶贫的一个先行者和主力军。

目前,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统一安排,中国科学院一共负责四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扶贫工作,其中包括广西环江县、内蒙古库伦旗和贵州水城县,另外还有六枝特区,六枝特区是由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也是中国科学院的一部分,中国科技大学负责,由国务院扶贫办直接考核。目前,科学院负责的这4个国家级贫困县都已经实现了脱贫摘帽。与此同时,根据省市区地方党委政府扶贫工作的统一安排,科学院以及相关分院,还有一些研究所也承担了各个地方的一些扶贫任务,科学院有12个分院,100多个研究所,遍布全国各地,他们也接受地方政府的一些安排,承担一些地方政府安排的扶贫任务。大概承担或参与承担了50多个扶贫点的任务,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的工作成效考核当中,中国科学院的扶贫工作在2018年、2019年这两年连续两次获得了第一等次的“好”。

今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实现整体脱贫作出重要指示,因为毛南族脱贫他们给总书记写了一封信,总书记专门给他们回了一封信,广西环江毛南自治县就是国务院安排科学院的定点扶贫县,从1994年开始,我们科学院的科技扶贫团队始终就坚持在广西环江扶贫第一线,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脱贫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科学院一共派出科技副职、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等扶贫干部300多名,到目前为止仍然还有90多名干部坚守在各自的扶贫点。另外,我们全院有几百名科研人员也冲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以各种方式来参与扶贫工作。科研人员和挂职干部也多次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等荣誉称号,他们以实际行动把科研论文写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

最近几年,我们科学院大约每年投入2000多万元作为科技扶贫专项经费,同时结合各帮扶地区的实际需求,充分利用科学院的人才智力和优势,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坚持增产增收与生态建设相结合,我们在贫困地区开展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同时,中科院从2016年以来圆满完成了国家精准扶贫成效第三方评估重大任务。

图为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刘健 摄)

下面我结合几个案例具体介绍一下科学院扶贫工作的成效:科学院的扶贫和其他单位的扶贫不一样,首先是我们的特色或者优势。我们特别注重科技“造血”,助力贫困地区的产业升级。我们知道,一般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都比较差,底子比较薄,在这些比较差的地区要发展高端产业并不现实,只能走特色产业的路子。尤其是我们承担扶贫的县,像西南、华中一些贫困地区,山高沟深,土壤疏松,难以发展传统种植业,有些是喀斯特地貌,土非常薄。我记得我去到广西环江,喀斯特地貌土层非常薄,也不积水,当地老乡种玉米破坏了生态,产量不高,还把土流失了。所以,一般的传统种植业很难在这个地域发展。科学院扶贫人员针对这个地方的气候特点来帮助发展一些特色产业,比如猕猴桃产业,既不和粮争地,还能解决当地喀斯特地貌水土流失的问题。比如贵州水城,科学院帮助当地形成了适合当地资源特点的猕猴桃生产的标准化体系。六盘水市猕猴桃种植面积由2012年的不到2万亩发展到2019年17.8万亩,其中水城县占10多万亩,在全国范围内,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开发出了特色的猕猴桃品种,是一种专利品种,已经累计推广了40多万亩,技术辐射面积接近200万亩,先后带动了近20万农民脱贫致富,所以猕猴桃被当地群众称为“脱贫的金果果”,非常受欢迎。我到地方去,我们搞猕猴桃的专家钟彩虹去了以后,老百姓一下就围着她了,她去给讲猕猴桃的种植技术,特别受欢迎。我们搞生物的副院长去了没人认识,她去了,老百姓叫她钟老师,特别受欢迎,很多粉丝。

第二是中科院坚持绿色发展,统筹推进生态恢复与产业融合。生态的环境退化和经济的贫困通常是互为因果,相伴相生,很多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所以,要拔掉生态退化区的“穷根”,需要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与生态治理相结合,坚持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之路。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漠化非常严重,世居于此的毛南族都是以种植玉米、红薯等作物为生,传统的耕作模式导致更多岩石裸露在地表上,耕地越来越少。种的玉米一收,根儿就把土全都拿掉了,山坡地上水一冲,全部都冲掉了。所以,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耕地也越来越少,老百姓也越来越穷。所以,为了切断恶性循环的链条,从1996年开始,我们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在环江县城北肯福屯,设立了“异地扶贫”的试验示范区。以4600亩土山为依托,发展了适应当地特点的水果、畜禽、蔬菜等生态产业,示范区内人均年纯收入从1996年不足300元,提高到2019年的1.8万余元,超过了全县和周边地区的平均水平。这一生态扶贫新理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誉为“肯福模式”,特别称赞,这也为西南生态脆弱区的精准扶贫提供了技术支撑,也树立了样板。

第三是立足长远,坚持志智双扶,激发贫困人口致富的内生动力,这个也很重要。我们扶贫只能救一时之急,让贫困人口树立致富光荣的志向才是化解贫困的长远之策和根本之道。让一户脱贫很容易,比如给他买一只羊,一下就可以脱贫了,可是羊死了呢?是不是又返贫了?类似这样的情况,不仅仅是“输血”,关键是“造血”,让贫困群众能够从心理上树立致富光荣的志向,来隔断“穷根”。科学院着眼未来,部署教育扶贫和心理扶贫工作,目前我们在内蒙古的库伦旗和贵州水城,帮助他们共建了4所小学和幼儿园,我也都去过,提升教育水平。我们在内蒙古库伦旗开展各类心理帮扶活动,覆盖了1500多个家庭以及当地的教师,一线扶贫干部等人群,因为把教师的水平提高,他们去教幼儿园、小学。中国科大也发挥教育特色,在中国科大负责的六枝特区开展教育培训,教育扶贫和科普方面都作出了品牌。

第四是按照第三方评估,我们坚持客观公正,中科院第三方评估工作有效支撑了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科院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研究团队在深入开展实地调查与试验示范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精准扶贫评估决策的相关理论、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服务支撑了国家和中西部一共22个省区精准扶贫的成效考核和决策咨询。从2016年以来,我们这个团队已经连续5年高质量完成了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重大任务,为实现脱贫攻坚作出了积极贡献。

消除贫困实现小康是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未来,巩固脱贫成效和推动乡村振兴的任务依然繁重。我们中国科学院将继续统筹我们全院的优势资源和科研力量,瞄准重点,聚焦难点,为乡村振兴作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有的贡献。我先把具体情况给大家作这么多介绍,谢谢。

寿小丽:

谢谢白春礼院长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请大家开始提问。

香港中评社记者:

刚才您在介绍中多次提到了“造血”功能,请问中科院是如何培育当地经济的“造血”功能的?谢谢。

白春礼:

“输血”和“造血”相结合,这是科学院科技扶贫的一个特点。在扶贫之前,首先先了解当地资源环境的情况,因为在当地引进科技项目之前做充分的调研,了解它的资源禀赋,了解这个地方适合什么技术来引种,这是最重要的。比如,刚才讲的在环江推动猕猴桃,因为当地种别的东西不行。比如我们内蒙古的库伦旗,我们推广青贮饲料,我到当地看过,当地养殖业为主,养羊、牛。我们了解情况,夏天、秋天把草割了堆在那儿,原来堆的饲料到了冬天很多腐烂了,造成很大损失,味道很难闻,牲畜也不愿意吃,所以微生物所了解这个情况以后,微生物所的科学家团队发明了一种新的微生物的菌剂,使青贮饲料能够保持很长时间,同时味道很好,我抓了一把闻,味道很好闻,为当地农民的脱贫致富走了一条新的途径。我去了以后,当地农场的负责人特别高兴,县里把它推广,新的菌剂完全是依托我们已有长期的工作积累技术,应对扶贫的需要,尤其是当地扶贫的需要,开发出来的新品种,现在我们新的菌剂也在外推广,当地成立工厂批量生产,所以因地制宜的这样一种“造血”功能很受欢迎。

将来扶贫工作结束以后,他把技术留下来,能够把工作继续延续下去,不会因为扶贫工作终止了又返贫,所以“造血”功能非常重要,猕猴桃也一样。还有,我们发展新的技术“构树”,国务院扶贫办也在全国推广,构树是通过植物所多年培养出来的一种新的品种,可以在非耕地,就是山坡地上长,构树蛋白含量高,长得很快,叶和枝剪掉以后,猪都愿意吃,而且不和粮争地,成长很快,所以就很容易在贫困地区的山坡地种植,这也是国务院扶贫办向全国推的。我刚才说的,喀斯特地貌种玉米,玉米割了以后水土流失,我们培育了一种新的牧草引种在那儿,草的蛋白含量很高,牛都可以吃,一年割好几季,在路边都可以长,而且能保持水土不流失。再比如养殖业,面源污染有很多,养猪,猪圈里的肥可能带来很多水的污染,科学院根据长期工作积累,发展一种新的水草叫“狐尾草”,可以水草放在污染的水里,自己可以长,草在生长过程中会把水清洁了,而且草猪还能吃,经过几次狐尾草生长,即使狐尾草不长了,水也清净了。我拿空水瓶去装,前面很浑浊,臭味,狐尾草做生态清理以后水很清,就把面源污染、养殖业和技术的引种结合在一起,这是我们独有的,也是真正发挥了科学院长期的科技知识人才的积累,为扶贫因地制宜提供“造血”功能。

中科院副秘书长 严庆:

补充两点,科技扶贫的特点就是面向长远,要营造“造血”功能,其实真正的扶贫工作,很多地方简单的投资给钱,修条路,造个桥,这不是我们科学院的强项和长处。刚才白院长讲了很多案例,我补充两个,第一个白院长讲的,联合国认可的“肯福模式”,其实也是中科院最早提出的叫“异地搬迁”的扶贫模式,也是作为扶贫的一种重要手段。当然不是简单说把老百姓从贫困的地区搬出来就能够解决问题了,因为原来在的喀斯特地貌承载力有限,不能养活那么多人,一方水土不能养活同样的人,搬出一部分来肯定是出路之一,但是搬出来的人要维持他的生计,要结合当地的自然禀赋,要设计一些适合的产业,所以才能够可持续地发展,所谓“造血”功能,其中涉及到大量的科技工作,包括对资源环境本体的调查和承载力的评估等等方面的工作。

图为中科院副秘书长严庆。(刘健 摄)

贫困地区大部分都是自然禀赋很差的,要么缺水,要么缺土,喀斯特地貌缺土,西部地区、北方地区很多缺水地区的发展,畜牧业,或者是草牧业,农牧耦合技术的发展,也是我们通过科技支撑才能够经过多年实践和反复示范摸索才能够成为一种可持续的产业模式,才能够在当地形成“造血”功能。包括猕猴桃,不是简单教他种猕猴桃,猕猴桃种出来以后,大家可能已经感受到了,现在猕猴桃在市场上的价格已经很便宜了,当然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个福音,但是由此带来的问题,猕猴桃增产不一定带来当地贫困人口的增收,所以我们还需要通过科技手段支撑,一产二产三产的贯通,包括在营销和流通渠道方面的品牌建设等等,我们投入了一系列项目和资源,帮助营造这样一种“造血”功能。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我想问一下,咱们国家实行科技扶贫政策,很多单位都在进行科技扶贫工作。在中科院这方面特点是什么?结合目前我们国家的乡村振兴政策,中科院未来准备采取哪些措施?谢谢。

严庆:

刚才讲了,科技扶贫其实是科学院首先提出来的,特色一是“造血”功能,二是很多单位都在投入这样的工作当中,科学院还有一个特色,或者说是我们的优势,就是集成化的、建制化的优势。刚才白院长介绍,我们科学院的科技扶贫工作从80年代就开始了,最早的时候还是个别研究所、个别科研团队自发进行,因为科学院很多研究所遍布全国各地,其中很多就是处于贫困地区的。我们还有很多科研项目也是事关生态、资源、环境方面的研究,所以他们自发和当地政府结合起来开展一些科技扶贫工作。党的十八大以后,我们把这件事情提到更高的程度上,除了自发的、零散的科技扶贫工作之外,在全院层面上专门成立了科技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白院长亲自挂帅作为组长,分管这项工作的副院长作为副组长。除了上层的重视和顶层设计之外,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在某些地方开展扶贫工作比较多的研究所确定为责任研究所,也就是不限于研究所,原来只是零散的几个团队工作,现在希望全所的力量能够集中起来做好当地的脱贫工作。我们科学院在全国各地还有若干分院,分院的职责不是管理研究所的,是集成全院资源,过去更加关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及科技合作工作,现在把科技扶贫工作也作为相关分院的一项重要任务,由分院协调把全院相关的科技成果汇聚到这个地方开展工作。

刚才举的例子,比如水城和六枝特区,贵州的六盘水地区是我们科学院和中国科技大学定点帮扶的对象,它的责任单位,过去因为在贵州有研究所叫贵阳地化所,他是责任单位,但是贵阳地化所本身的研究能力、研究领域是相对受局限的,由于采取这样一种新的机制,贵阳地化所把全院13个研究所的相关研究成果都汇聚到这个地方来帮助当地的脱贫工作。比如猕猴桃的工作,并不是贵阳地化所的科技成果,而是武汉植物园的。在水城、六盘水地区还开展了食用菌的养殖,是昆明植物所的一项科技成果。喀斯特地区有很多工程性缺水问题,建了大型的水库、蓄水池,这些蓄水池本身要保持生态功能为主,但是我们有一种生态养鱼技术,水生所的技术,把它引进到那里去,不投饵、不喂料,保持生态环境、生态水源,同时又可以产生水产品,也帮助了当地的扶贫,解决了很多问题。这些也是我们科学院的重要特色。

下一步,国务院给我们的4个定点扶贫任务已经完成了,已经摘帽,下一步我们还是按照国务院的统一要求,脱贫不脱钩,我们做好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我们科学院有一大批的资源生态环境类的研究所,是他们正在积极投身的一项事业。前期的扶贫工作,从科学研究角度也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前期积累了大量经验,会在这个基础上持续推进这项工作,希望在后续的乡村振兴方面进一步作出我们科学院应有的贡献。谢谢。

上游新闻记者:

刚刚白院长在介绍中提到了心理扶贫,这个概念比较新颖,能否介绍一下相关的情况和进展?谢谢。

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负责人、院扶贫办主任 孙命:

因为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同时他们也是脱贫致富的主体。随着全国脱贫攻坚多年来的持续推进,如何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也成为我们现阶段和今后乡村振兴阶段一个非常需要关注的命题。中科院积极探索基层社会心理服务模式,提升贫困群众的心理健康素养,激发内生动力。

图为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负责人、院扶贫办主任孙命。(刘健 摄)

刚才白院长讲了,中科院有心理所,也是以一级学科来建的一个研究所,从院层面,我们通过项目作为抓手,部署了乡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示范项目,由心理所的科研团队牵头,在定点帮扶的库伦旗首先开展了科技心理扶贫这方面的工作探索。我们主要还是通过对贫困户、扶贫干部、学生家长等进行系列访谈、调查,精准把握贫困人口的心理、行为以及认知的特点。在贫困地区,我们共建了幼儿园,在共建的幼儿园里开展了儿童成长测评,帮助幼儿园、家长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状况,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我们在中学也开展心理健康示范以及师资培训,开展职业生涯的规划指导。我们也针对贫困家庭、贫困母亲开展系列心理讲座,已经覆盖了1500多个家庭。同时,我们还对当地的扶贫干部,甚至是一些心理调节上访,这样一些当地的干部来开展心理讲座,帮助他们掌握如何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方法,受训干部超过了千人。

当然,心理扶贫工作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我们也认为这是一个长远的工作,可能成效不会在短时间内显现出来,但是我们中科院还是想把这件事情持续地做下去,我们相信在未来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也会发挥很好的社会效益,显现出来。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在大家的印象中,科学家的形象是高大上的,是在讲堂上侃侃而谈、在实验室里严谨求证的。中科院的科研人员是如何把论文写在扶贫的田间地头的呢?谢谢。

白春礼:

大家知道,科学院是国家的最高学术机构,也是全国综合研究发展中心,科学院的学科很广,数理化、天地生都有,既有陈景润、钱学森,力学所的第一任所长,还有很多从事资源、环境、生态、生物各方面工作的,所以我们这个工作有上天入地下海,航天探月包括深海探测深潜,我们有美丽乡村、美丽中国建设、资源环境保护,我们还有90多个野外台站。所以科研人员在扶贫工作当中,是结合自己的科研工作和扶贫工作需要,在第一线去做工作。

刚才我讲到钟彩虹,做猕猴桃的,她跑了26个贫困县,指导了24个科技扶贫的示范基地,工作就是以这个为主。很有代表性的一个科研人员叫曾馥平,他从1994年就在广西环江,本来是负责我们野外台站的,挂职当地副县长。这么多年一直做,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脱贫第一线,当地群众把他叫做“真扶贫”,和名字的音一致起来,他被评为全国扶贫的优秀个人,他真正做到了把他的论文写到了扶贫第一线,写在了祖国大地上,他大部分时间都在环江县。因为野外台站就在环江,野外台站的科研工作和扶贫工作和地方挂职的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不仅扶贫工作做得很好,他也在环江创建了第一个生态站,成为第一个国家级的喀斯特地貌的生态站。因为研究喀斯特地貌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保护,和扶贫工作如何在喀斯特地貌地区找到适应的脱贫技术,比如牧草,都是结合在一起的,所以科学院很多科学家按照要求,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包括刚才严庆副秘书长所介绍的,从事资源生态环境的,因为我们还有搞冰川、冻土、沙漠的,定位为“上天入地下海”“宏观微观贯通”“顶天立地结合”,所以我们院里的工作非常广,不仅仅是做基础研究、理论物理搞数学,他们的工作也是和自己的科研工作、扶贫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严庆:

我补充一下,我们曾经宣传过,除了曾馥平同志之外,还有“三钟女杰”,一个是白院长讲的猕猴桃的钟彩虹,还有在内蒙古库伦旗青贮饲料的钟瑾,也是一位女研究员。还有马铃薯的叫仲乃琴。她们是很典型的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分别在各自的科研领域做得非常出色,更出色的是把科研成果转移到田间地头,同时也帮助了千千万万的贫困户实现了脱贫工作。他们在扶贫工作的圈子里很有名。我有一次到地方上去调研,当时见到了一个猕猴桃种植的企业,他们招聘一个工头,这个人开价比别人多好几百块钱,理由是我是中科院钟彩虹老师亲自培训过的,人家说好,这样的就多加几百块钱,已经作出品牌来了。

除了这些有典型意义的之外,我们有大批这样的科技工作者都是工作在扶贫工作第一线,确实为我们国家的精准脱贫工作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谢谢。

寿小丽:

我们的科技工作者扶贫非常接地气。

孙命:

我补充一下,说到科技工作者,真是数也数不清,借这个机会,把他们的工作展现一下。在水城,菌业也作为一个扶贫的产业,我们还有“两个于”,一个是叫于富强,这是做蘑菇的,所以就管他叫“于蘑菇”。还有一个余老师是地化所的,是做小黄姜的,可以通过种姜提取黄姜素,又是一个“黄姜余”,所以这种科学家的确是把他们多年对于品种的研发,适合当地地理资源禀赋和特色,帮助贫困群众在种小黄姜的基础上更高产、更高值,实现脱贫。谢谢。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

中科院科技扶贫工作中有哪些特色创新的扶贫项目,这些项目扶贫成效如何?下一步会不会推广应用,从而带动更多地区致富?谢谢。

白春礼:

刚才我提到了几个,比如构树,这个项目是国务院扶贫办向全国推广的,适合种植构树的都可以推广,因为它不占地,在山坡地都可以,养殖业,猕猴桃也推广了很多,有26个县,有很多基地。另外还有青贮饲料的菌种,在内蒙古做的很好,内蒙古准备建厂,广泛使用这些技术,并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县。

严庆:

刚才讲了大量的成果,也是我们科技扶贫的实际案例,这项工作开始时并不是为了扶贫,从我们科学研究的角度做了一些工作,产生了一些成果,发现它适用于当地,就作为扶贫项目进行推广。近期,我们也是针对当地特色问题,把问题变成我们的科研项目来做。“十三五”以来,中科院每年专门安排2000万元的专项经费,就是征集各个地区在扶贫工作中,包括当地政府遇到的问题,我们组织专门的科研人员攻关,解决一个个具体的问题。除此之外,科学院日常布局的项目,特别是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这些项目中,有相当一批是和农业生态、环境相结合的项目,也都可以用在科技扶贫工作中。

你还谈到这些项目的成果是不是能够进一步推广运用,我觉得现在已经开始在推广了。一方面,国务院给我们4个定点扶贫县的任务,除了在定点扶贫县开展这些工作以外,这些成果在同类地区都是可以推广应用的,现在已经在应用了。第二方面,我们结合“一带一路”,白院长牵头“一带一路”的科学组织,是一个国际组织,通过这个组织,我们把相关的技术也向一些适用的地区推广,特别是在中亚地区的很多国家,很多贫困地区是因为缺水或者缺土,其实他们国家的资源禀赋和我们有些地区是很类似的。当然他们也没提出来扶贫、脱贫的任务,但确确实实能够结合当地的禀赋,能够带动他的产业,增加当地老百姓的收入,他们很感兴趣,我们也在积极接洽和对接。我们承担了联合国的相关工作,可持续发展目标当中也有相当一部分目标是和减贫脱贫相关的,这块的工作我们依托“一带一路”国际组织联盟,在非洲地区,我们有一个中非中心,建在肯尼亚,辐射了周边的地区,因为非洲国家的人口和贫困问题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很多的技术也在那里逐步得到应用和推广,目前大部分还是在示范阶段,因为首先要让当地的老百姓看到中国的技术、中国的成果能够在那儿产生出效益,当然从科学家的角度,我们也需要一段时间探索,在非洲是否能够真正完全复制,可能也需要做一些改进和挑战,所以这些工作我们还在进行当中。谢谢。

图为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寿小丽邀请记者提问。(焦非 摄)

经济日报记者:

我们了解到,中科院有100多个科研院所分布在全国各地,涉及到各个学科。请问在科技扶贫工作中,中科院是如何组织这些力量的,有哪些经验?谢谢。

严庆:

其实刚才谈到了,这是我们科学院一个独特优势。白院长作为全院的领导小组组长,其实我们原来也有,力度没有这么大,原来是分管院领导做组长。白院长担任组长以来,有些研究所本身处于贫困地区,他的科研工作和扶贫工作天然有联系。但是还有大量的研究所是在发达地区,在沿海地区,过去他们好像和扶贫的关系不太大,成立了全院领导小组以来,在白院长亲自推动下,每年我们有一次会议,把全院相关的技术成果和贫困地区的技术需求进行对接,这样就产生了很多原来想象不到的成果运用转化,就可以在这里去实现。

具体的落实,我们通过联系贫困地区的分院,其实扶贫任务比较重的几个分院就在西部地区,兰州分院负责青海、甘肃,还有昆明分院,负责贵州、云南,这些都是我们国家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他们的任务就是把院领导小组发现的可以对接的科技成果和研究所科研团队,我们一般当年度就要落实,就要引到贫困地区,结合当地的具体工作去开展。孙命副局长是扶贫办主任,会相应地安排项目资金跟进,把这个工作落实下去。刚才我举了一个例子,比较特殊,就是在贵州的工作,在贵州,我们科学院的研究力量相对比较薄弱,通过这样一种机制,把全院研究所和科研成果全部集聚到那里,就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内蒙古库伦旗也是这样,在内蒙古,科学院也没有自己的科研院所布局,但是有几个野外台站,我们依托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的野外台站,研究所在兰州,但是除了兰州这个研究所之外,我们调动了北京地区的40多个研究所到库伦旗开展扶贫工作,包括刚才孙命副局长介绍的心理扶贫,由于在接触过程中发现有这样的需求,做得很好,我们这个技术也推广到其他几个扶贫点,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这也是我们科学院集团化、成建制地开展扶贫工作一个优势的体现。谢谢。

白春礼:

我们全院一盘棋来考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中科院在科技扶贫过程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也帮助许多贫困县脱贫摘帽,请问在科技扶贫过程中,形成了哪些好的经验?对于已经摘帽的贫困县,中科院后续还将采取哪些有针对性的帮扶举措?谢谢。

孙命:

今年疫情期间,2月初,中科院扶贫领导小组的年度工作会议就召开了,现场连线各个扶贫定点县的工作人员,我们的工作人员也已经到了现场,在当地组织抗疫,并且和院总部联系当地的需求,比如口罩、消毒物品等,从春节一过,我们的纽带连线就建立起来了,作为扶贫办公室的主任,做工作感觉很有干劲儿。在每年初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上,白院长也是首先确定今年的调研计划,相关部门、领导小组、各个业务局都在参与,人财物大力支持,周德进局长总体策划宣传方案,还有一些针对扶贫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制定一些新的规章制度,全院各个部门都在全力协同。

白院长、秘书长对我们扶贫工作一线的科研人员都非常熟悉,对科学家在扶贫一线做的事情也非常清楚,这一点大家可能和我一样,有非常深的印象。今后乡村振兴我们会持续把我们的优势发挥下去,一是院党组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各个分院、研究所、牵头单位密切协作,每一个扶贫县确定扶贫大队长,由大队长作为一个牵头人把技术集成落地。二是发挥建制化优势。挖掘各研究所适于脱贫攻坚的技术,比如养鱼、养菌,汇聚科学院的优势力量,到贫困点去做。三是坚持美丽乡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做猕猴桃并不是要种的更多,产量更高,还是要强调品质,把好品质的果子卖出好价钱。院里有一个“弘光专项”,就是瞄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我们通过规范化管理,把好产品作出好品牌,从帮助一家一户的贫困户到发展当地特色产业,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做好衔接。谢谢。

严庆:

扶贫工作或者脱贫工作的主体还是各级地方政府,科技工作并不能包打天下。我们给自己的定位,从一开始就是帮扶,就是帮助地方政府实现扶贫和脱贫的目标。为了使我们的工作,包括我们的科研团队、科研人员能够和地方各级政府实现无缝衔接,我们也有一套很好的机制,这和我们长期以来实行的科技副职制度紧密结合,在定点贫困县都安排了科研人员在当地挂职,作为科技的副县长或者副旗长,统筹协调全院各方面力量,在当地开展扶贫工作。除了在县这一级,我们还在乡镇一级,一直到典型的山村,当时还没有第一书记的硬性要求,我们已经派驻了相应人员。在座的李章伟同志就是我院派驻贵州水城第一任驻村书记,在一个非常偏僻的深山沟里面常年坚持工作,我们把科技力量和行政力量很好地结合起来,这也是使我们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得以实施的一个重要保证。谢谢。

海报新闻记者: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中科院为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提供了哪些扶贫科技支持?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严庆:

很好的一个问题,其实产业扶贫谈的人很多,也确实是长效机制里的一个重要保证。就我们科学院定点扶贫的几个地区来讲,它的资源禀赋是受很大局限的,其实我们也走了很多弯路,我们当初也把科学院很多高大上的技术拿到那些地区,试图能够形成产业,后来发现不行,在那个地方做,不具备市场竞争力,有一些甚至还会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后来我们逐渐做了一些调整,选择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刚才我谈到一点,其实还是以第一产业为带动,把一产二产三产贯通起来,比较典型的就是猕猴桃,我们多次谈到猕猴桃,科学院的优势是我们掌握了全国乃至全球最大最全的品质资源库,我们想筛选出适合的品种,到那儿教你种,种出来能长得好,能有收成,原本这样任务就完成了,后来发现不是那么简单,不是把猕猴桃种出来,当地老百姓就能脱贫,因为种出来猕猴桃,到哪儿卖,卖出什么价钱,如何收藏、保存,都是一系列技术问题。刚才有位记者谈到,我们后续又产生了一些项目,包括猕猴桃的储存、加工,以及流通领域的品牌建设等,现在在我们定点扶贫的几个地方的猕猴桃,市场上各种各样的猕猴桃大家可能也品尝过,良莠不齐、好坏不一,价格也差距很大,真正把猕猴桃从种植业变成真正的产业链,这项工作我们还在积极推进当中。这个问题我们还没有很好地解决,还要后续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摸索和探索。

白春礼:

我补充一点。这方面工作做过一些探索,有两项工作可以提一下。一是在贵州水城,因为我去过几次了,结合当地的企业发展和当地特色的原材料,比如水城,当地玄武岩很多,有企业把玄武岩做成各种各样的产品,但是中间的技术攻关方面,刘嘉麒院士带着团队,提高产品的质量,现在在当地建了厂,不是科学院建的,用当地玄武岩来做各种产品,中间的关键技术,我们通过扶贫项目进行支持,科学家帮助解决这个问题。二是当地产的刺梨,梨很小,做成饮料,因为当地也有刺梨的加工企业,涉及到品种和味道,或者是不同的应用,我们和企业一起合作,企业并不是科学院的,但是科学院结合扶贫工作,帮助当地的企业从产业扶贫的角度上做了一些工作。

寿小丽:

谢谢白春礼院长,谢谢各位发布人,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们,今天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大家再见。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刘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