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发力重点——“新基建”成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2022-02-16 07:44 来源: 经济日报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前不久,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高速泛在、集成互联、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作为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扩大有效投资的有效手段,“新基建”被多次写入各地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成为打造新经济增长引擎的重要抓手。

兼顾适度与超前

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各地明确了今年“新基建”发力重点和方向。北京将加强算力算法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释放数字经济新活力的主攻方向;贵州提出适度超前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枢纽节点建设;安徽明确了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实施“新基建+”行动的发展目标。

“各地新一轮‘新基建’规划体现了适度超前布局的特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解释,“适度”体现在瞄准当前可预见、带动能力强的领域,加快部署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以便及早形成网络效应,释放新经济活力;“超前”意味着某些项目在短时期内可能很难发挥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随着规模化部署铺开,其发展潜力将逐步释放。

刘向东认为,对有投资前景的基础设施项目要超前布局,发挥其逆周期调节作用,同时要确保投资适度性,避免造成浪费和透支未来,把握好轻重缓急和开工节奏,精准筛选那些既能对当下稳投资起到明显作用,又能增强发展后劲,形成长期可复用的优质资产。

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韩建飞表示,各地在推进“新基建”建设时,应统筹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与政府财政承受能力,不能搞一哄而上、重复建设,造成低端产能过剩。同时,要利用大数据分析自身对“新基建”设施的需求,因地因业科学规划布局。

具体而言,要依托“新基建”所在行业联盟、协会,充分吸纳各方意见,统一产品标准,防止不同区域因标准不一而影响“新基建”设施的推广使用,做好“新基建”建设与管理的统计工作。“各地在规划设计中应考虑资源禀赋和产业需求,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布局数据中心、算力算法、工业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刘向东说。

5G加快数字化进程

新一轮“新基建”布局还要为培育新经济形态提供有力支撑。韩建飞告诉记者,一方面,要加快技术创新,降低使用成本和门槛,增强经济可行性,让其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应用;另一方面,要推动“新基建”与生产制造、能源、物流、电子商务等诸多行业融合发展,打造“新基建+”生态体系,催生更多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

刘向东同样认为,应持续拓展重点区域、行业“新基建”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在高铁、交通枢纽、购物中心等人流密集区域以及工业、医疗等行业,加强5G网络、数据中心等的建设力度。

各地也正纷纷加码5G网络建设。云南提出,2022年新建5G基站2万个,河南则将这一目标定为4万个;山西将继续丰富5G应用场景,力争培育200户以上智能工厂和智能车间;江苏则瞄准国家级“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推动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落户。

“5G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网络建设也将进入实质性突破阶段。疫情使全社会数字化进程加快,迫切需要更大规模商用部署。”刘向东说,对地方而言,加快5G网络建设既可赋能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也能更大范围覆盖县城和农村,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作为数字化转型基础,5G也是其他“新基建”发挥作用的纽带。“各地将以新一轮5G建设为核心,布局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开展大数据应用试点示范,聚焦重点行业加速推进‘5G+工业互联网’应用,提升企业数字技术应用能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韩建飞说。

确保投资有效性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需进一步优化“新基建”投资发展环境,让其在拉动经济增长、扩大有效投资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刘向东告诉记者,新一轮“新基建”要强调投资的有效性,各地应对投资前景作出预判,既要合理设计盈利模式,也要精细安排融资方式,使其在商业投资上具有可行性,避免陷入债务陷阱。

韩建飞建议,要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支持相关领域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开展共性技术攻关,解决“新基建”所涉及行业的技术问题。此外,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新基建”设施,开放建设运营所需的基础数据,减少其前期投入。

在新一轮“新基建”投资中,很多项目的投融资机制更为灵活和市场化,对社会资本特别是上市企业有较大吸引力。“应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成本和准入门槛,同时还要提供更便利的金融扶持政策,为社会资本参与提供更专业的金融服务。”刘向东说。(记者 李芃达)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杨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