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发布
 
教育部召开发布会介绍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等情况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6月26日 22时17分   来源:教育部网站

教育部2006年第15次新闻发布会
介绍高等学校招生“阳光工程”等有关情况

    [王旭明]新闻界的各位朋友,收看中国教育电视台现场直播的广大观众朋友,收看人民网现场直播的广大网民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各位出席、关注我们教育部今年的第15次也是我们定时定点新闻发布的第6次新闻发布会。

    大家来到这里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烈日炎炎,酷暑当头,再加上世界杯的热度不减,大家如约来参加我们教育部定时定点的新闻发布会,我们非常感谢大家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热情关注。高等教育招生考试涉及千家万户,百万考生,也是教育部每年的重点工作之一,针对高等学校招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教育部坚持改革、管理两手抓,积极探索,强化管理,不断完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考。

    从去年以来,教育部把精心组织实施高校招生的“阳光工程”、切实解决高校招生工作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年度工作重点,从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和强化制度建设入手,先后下发了很多配套文件,要求各地和各高校在高校招生中以公平、公正为核心,在制度建设、信息公开、从严管理、优化服务、加强监督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建立和完善了以招生政策公开、高校招生资格及有关考生资格公开;招生计划公开、录取信息公开、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公开、重大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公开等为主要内容的“六公开”制度。

    高校招生工作实施“阳光工程”以来在提高招生工作的诚信度,国家教育考试的公信度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去年实施高等学校“阳光工程”以来,社会各界称教育部实施的“阳光工程”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今年的高等教育招生考试阅卷工作已经结束,录取招生工作即将开始,在录取工作中如何继续坚持“阳光”,使今年的高校招生工作更加公平、公正,今天我特别请来了我的几位同事,来向各位介绍这方面的情况。他们是:教育部学生司司长林蕙青、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教育部学生司副司长姜钢、中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监察局综合执法室主任来启华、教育部学生司本专科招生处处长杨松先生。“热门话题,热门时刻。”欢迎进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首先有请教育部学生司司长林蕙青女士介绍今年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的有关情况。有请。

    [教育部学生司司长林蕙青]大家下午好。2006年高校招生考试工作在社会各界包括新闻界各位朋友的大力支持下,已经圆满结束,总体来讲,进展顺利。招生录取工作即将开始,6月28日是第一个启动录取工作的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整个录取工作将历时两个月于8月底结束。刚才王旭明同志已经介绍2005年教育部提出了“普通高校招生实施‘阳光工程’”,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实施的力度,推进“阳光工程”的制度化,力求取得更大实效,切实维护好高校招生录取的良好秩序和声誉,借这一机会,我把今年一些主要工作,向新闻界的朋友们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第一、大力推进招生信息公开的制度化。在去年实施招生信息公开“六公开”的基础上,今年我们信息公开的措施可以说是更加明晰,更加刚性化,更加落实,走向更加完善的制度化建设。体现在我们今年高校招生信息公开的基本原则、责任主体的权利和责任,信息公开的项目、内容、渠道、方式、程序、时间等,我们都做了一一的明确和细化。比如说,“公开”我们要求所有的招生政策,要向公众公开。比如“公布”,所有的有资格招生的学校要求全部要向社会公布。所谓的“公示”我们要求所有享受加分政策考试考生的名单要向社会公示等,而且实行分级负责制。比如教育部我们对具备“保送生资格,艺术特长生资格、高水平运动员资格、自主选拔、录取资格”有这四类资格考生的名单,在我们的网上全部实行公示,一共有3万多考生。教育部实行公示之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接到任何举报。同时我们也要求地方招办、大学、中学也要分级公示相关考生的名单来接受社会的广泛监督。

    二、严肃招生纪律。坚决杜绝权学交易、钱学交易。教育部发文重申招生人员严格执行的规定,自觉接受纪检监查部门和社会的监督。在程序上我们要求招生工作中的重大事项,高校一定要实行集体议事制度,防止个人说了算,防止暗箱操作。再有就是监督渠道要保证渠道畅通、教育部各省级招办和高校都向社会公布了举报电话。对于违反招生工作规定的要严格执行招生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对于严重违规行为,一经查实,主管领导要立即停职,并且按照教育部关于招生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办法进行严肃查处。

    三、出台了新的举措,进一步积极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今年我们要求各地都要参照天津、上海等地的做法,积极探索利用仲裁等方式来解决高校招生工作当中出现各种争议。确保有关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切实维护考生及相关方面的合法权益,再有我们要求按照就近、及时、便捷的原则,将咨询、信访工作重心下移,努力在区县设立考生信访服务站,进一步延伸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的功能,开通网上的信访通道,搭建起能够跨时空、无障碍的交流和沟通的平台。

    四、大力优化考生招生考试服务,今年我们进一步完善了教育部各省市、县三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等学校多位一体、立体式网上咨询系统,为考生答疑解惑,这项工作,教育部的网站已经集中在三个时段向社会开展了这方面的咨询工作,是5月中旬,6月上旬和6月下旬,这项工作目前已经有1500多所高校,在这个平台上接受咨询,最近因为咨询的考生量,问答量依然非常火爆,所以我们决定把这个咨询时间延期三天,一直到7月初。

    再有我们要求高校增派招生专家送咨询到中学,为考生提供零距离更加直接有效的咨询服务。还有采取多种措施,优化高考志愿填报的方式,比如多批次、多时段填写平行志愿,以及没有完成计划进行多次公开征集志愿等等方式,为考生提供多次有针对性的志愿填报的方式、机会,进一步提高考生志愿满意率,降低高分考生的落榜率。

    再有我们要积极协调和解决残障等有特殊困难的考生的考试和录取问题。

    五、对违规违法招生实行更加严格的管理,更加严厉的打击,今年我们治理的重点是体制外和计划外的招生。采取的主要措施有这样几项:一是对违规招生一律不予学历证书电子注册违规既包括了体制外,通过中介进行录取的考生,也包括体制内,超计划、计划外的考生,针对他们一律不颁发学历证书,这项政策是明确的、刚性的。例如,2005年有三万考生不符合要求,都没有进行电子注册。

    再有我们实行全口径计划网上实时监测和管理,也有的考生家长担心会不会超计划,超计划这一部分成为招生工作的漏洞,今年我们实行新的管理模式,所有的计划,包括调剂计划,全部在网上接受监测和管理,确保我们计划工作的规范和执行的严肃性,同时也堵塞可能在这个环节上出现的漏洞。还有今年我们要进一步严格规范特殊类型的招生政策,出台了更加严格的政策,比如,凡是加分的二级运动员,都要实行“统测”,前一段大家在媒体上看到,湖南在这方面的工作是有一定力度的,杜绝了一些资格不实的、弄虚作假的考生享受这样的政策。

    还有高职艺术类专业,均必须按照招生来源计划,同时使用省级专业的统测,或者统考的成绩。还有针对保送生,尽管保送生不需要参加考试,但是录取的学校要进行学校的统一文化测试。防止弄虚作假,防止资格不实情况的发生。 

    再有公安机关已经做好了严密的部署,组织了精干的力量对非法中介的现行诈骗案件,明确提出快侦快破,依法严厉打击和查处。 

    最后我们也想借这个机会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高校招生有着严格的录取政策、严格的录取程序、严格的操作规则、严格的处罚办法。所以我们请大家要充分的了解这些政策和规定,谨防中介诈骗,以避免家庭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也避免孩子受到不必要的伤害,比如通过中介,或者通过非法、违规的方式录取来的学生,最后不能电子注册,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最后是拿不到毕业文凭的,所以在这方面我们也希望网络媒体们能够提醒和告诫广大考生和家长,一定要谨防受骗上当。谢谢大家。

    [王旭明]谢谢林司长。通过林司长的介绍,我们知道今年的“阳光工程”政策更加细化、服务更加周到、监督更加有力、措施更加具体。我想今年的“阳光工程”不仅会继续去年的“阳光”,而且会更加“阳光”。下面有请教育部考试中心的主任戴家干先生介绍这方面的有关情况。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大家下午好。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大家也都清楚,是952万,比去年增加83万,是历年之最,我们一共设置了2153个考区,设了8400多个考点,有38万多个考场,监考人员达到85万余人,省派巡视员5600多人。考试期间在考场发现违规考生人数3000多人。今年高考考务工作,始终围绕一个中心,即以考生为中心,“两个确保”,即确保安全保密和考场管理不出现严重问题。违规率万分之3.5。

    总体上看,今年的高考考试工作基本平稳。大家也知道,今年的高考期间在福建省发生暴雨,福建省建瓯市因遭遇特大洪灾造成了高考延期,涉及4681名考生,遵照中央领导和部领导的批示精神,学生司、考试中心以及福建省招办,还有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密切配合,教育部派出工作小组亲自到福建省建瓯市现场指导,起用了副题考试,无一考生因缺考,考生及家长较为满意。

    回顾今年的高考考试情况,有这么几项特点,一个是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是保证今年高考顺利进行恩和实施的关键所在。

    第二、国家有关部委大力支持。今年国家有关部委继续给予高考工作以大力支持和配合,特别是公安部、信息产业部和教育部进一步做好了联合工作的机制,使考试期间快速沟通,及时切断了互联网上各种有害信息,迅速侦破一批网上诈骗案,抓获了一些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作弊的事件。今年新闻媒体对高考宣传较为重视,各地公安积极参与试卷的保管运输工作,并派出警力维护考场周边环境,各级保密部门考前考察了当地的试卷保密室,各部门合作,齐抓共管,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考试环境。

    第三、部领导亲自部署指挥。部领导对高考工作始终高度重视,多次听取了今年高考工作的汇报,要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精神,加强检查,确保考试安全,严厉打击各种考场腐败现象。部长周济、副部长赵沁平、中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田淑兰考前分别在江苏、江苏、上海、内蒙等地进行检查,6月9—10日学生司和考试中心按照要求组建“高考应急工作办公室”。赵沁平副部长同志亲自指挥,快速处理了福建建瓯等一些市县的情况。

    第四、教育部采取了多项有效的措施搞好考务工作。第一项就是完善相关的规定,根据国家教育考试面临的新的形势、新的情况,先后出台了《2006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工作的规定》,强化诚信高考,作为考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要求所有的中学对考生进行诚信考试专题教育,引导考生树立诚信高考,终身受益的观念。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外语听力考试,网上评卷环节管理规定,从实际效果看,各地都较好的实行了这些规章制度,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实施细则,确保高考顺利实施。5月10号,学生司、考试中心共同召开2006年高考考试管理与录取工作,对今年高考各项工作进行了具体的部署和要求。

    第二项任务是加强检查力度,在去年检查的基础上,从今年5月开始,学生司考试中心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队,对12个省、区、市进行高考安全保密专项检查,对发现问题,及时指出,要求迅速整改,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考试机构,同时加强对所属单位的工作检查,特别是对各考卷的保密室做到逐一检查、不留空白。今年承担高考试卷工作的保密印刷厂,全部是国家保密局指定的定点厂。考试期间教育部还对山东、湖北、吉林、宁夏等4省区进行了检查。

    三、做好考试的值班制度。6月1日—12日安排了专人昼夜值班,考试期间对各个环节形成监督等等方面的措施。

    四、强化及时报告制度。各省级的招办从5月22日开始,严格实行报告制度,从试卷的印刷、运输、保管、值班各个方面实行报告制度,我们这方面是24小时跟踪。

    五、确保通讯畅通。做到上情下达,准确地提供有关信息。

    六、加大考务管理的科技含量。建立国家教育考试管理与服务平台。其中,今年高考期间,成功地与该平台进行试验工作,分别与重庆、广东、辽宁实行联网,赵沁平副部长、林蕙青司长于6月8号在考试中心通过该平台与两个省的政府领导通话,了解当地的考试情况,作了重要指示,并通过这样一个巡考的方式,检查了重庆、广东等部分考场和保密室的监察情况。

    第五、地方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高考工作的领导。今年对高考的工作动手早,并始终围绕安全保密进行部署,协调公安、武警、保密、纪检、监察、通讯、电力等部门开展工作,不少省级领导亲自听取高考工作汇报,检查考试的情况,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第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落实考试有关制度。

    以上就是今年高考的初步情况。我就向大家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王旭明]谢谢戴家干主任,戴家干主任从考务管理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有关部门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考试环境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所做的许多工作。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很多经验可以汲取、发扬。新闻每天发生,视角各有不同。欢迎各位就今年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有关问题进行提问。

    [东方早报记者]: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请问戴主任,戴主任解说今年高考出现考试违规大概有3千多人,请问这些违规行为,主要是哪些方面的行为,这些人主要分布在哪些省份?第二个问题请问林司长,前一段时间媒体报道说,北京有十所高校试点研究生,不分自费和公费,我想请问这十所高校是哪几所?请您介绍一下相关的情况。

    [戴家干]高考违规、违纪主要是按照教育部“18号令”的要求进行的。18号令里面规定了很多违规违纪的规定。比如答卷试卷没有写在纸上,写在了别的地方,有些人带手机进入考场等方面。都是严格按照18号令确定违规的内容和处理办法。

    [王旭明]关于研究生收费改革问题,我来回答。我们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为社会各界及各行各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人才,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家也知道,在当前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大批高层次的,不仅仅有研究生学历,而且要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是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为了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包括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教育部和有关高等学校,一直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积极的探索,近几年来,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形成良好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均采取了许多措施。据我了解,目前还没有出台关于研究生收费改革的政策。谢谢。

    [上海文汇报记者]林司长,我们知道纪检监察工作在招生工作中是一个保驾护航的作用。想请问教育部在今年的考试中间采取了什么工作,保证考试工作的具体落实?

    [林蕙青]:请纪检监察局的来主任回答这个问题。

    [来启华]感谢这位记者提出这个问题。教育部对高校的招生工作历来是坚持着从严治教和规范管理的原则,作为纪检监察部门就要在高校的招生工作当中,履行监督的责任,用通俗的话来讲首先是起到一个“保驾护航”的责任,确保国家招生工作的健康、有序和顺利进行。另外就是监督招生部门和招生工作人员是否正确的履行职责。总体上是这么一个架构。

    最近几年来,在教育部大力实施诚信高考和“阳光工程”以来,教育部以及监察部驻教育部监察局在完善招生监督工作机制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在这儿,我可以简要的概括一下,一共有三个制度:一个是2000年曾经颁布了《教育部关于高校招生监察工作的暂行规定》;一个是2003年《教育部关于高校招生工作的监督办法》;还有一个2005年教育部又出台了《关于高校招生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办法》。应该说这三个制度,已经在着力构建一个招生工作的监督制约机制。

    我可以再具体讲一下,这个机制共有六个方面。一个是集体决策机制,也就是说在招生工作现场,有招生学校的领导、有招生工作部门,还有纪检监察部门的同志。这个纪检监察部门如果在省里还包括省级的纪检监察部门和教育纪检监察部门。在这个过程当中,对招生的重大政策、录取分数线,包括入学的条件以及预录取名单最后的确定、学生最后的录取等在这方面我们都要进行集体研究,集体决策,这严格规范了招生工作,避免了暗箱操作的问题,避免了个人违规操作。这是其一。

    另外还有一个监督制约的机制。刚才我讲到了招生工作当中有一个监督的办法。实际上在我们招生的工作当中,有着多层的审核制度。也就是说对预录取的名单,对预留的计划使用,在使用上要有严格规范。在这里,招生部门要负责审核,纪检监察部门也要参与复核,然后由主管招生的学校领导最后审定。这体现在招生录取的关键性环节和关键的部位。这是其二。

    第三、严格执行回避的制度。也就是说我们的招生工作人员和招生监督人员,如果当年你的子女、亲属要参加当年高考,他应该主动提出回避。

    [第四、我们还有一个督查工作的机制。在每年的招生录取期间,教育部和各个省都会组织一定数量的督查组,去督查学校的招生录取工作,看看他们的招生工作是否严格管理、是否规范,是否严格执行了国家招生政策和规定。今年的招生录取工作马上就要开始了,届时监察局将会同有关司局,比如学生司、发展规划司、财务司等等,可能还会有一些相关部门继续组成督查组检查部分省市的招生录取工作。

    第五、我们还有一套完整的咨询和举报的受理机制。刚才林司长特别强调,在高校招生领域有严格的政策、严格的秩序和严格的规定。在这个里面,实际上要求我们各省级招生部门、教育部门包括大学都要设立咨询与举报的电话,教育部也公布自己的有关高考咨询的热线电话和举报电话。我想在这里重申一下,如果有哪些方面的问题,有政策需要咨询,有问题需要举报,你可以向教育部门反映,也可以向驻在教育部门的纪检监察机构反映。你也可以向当地的纪检监察的部门去投诉、反映。应该相信国家有关部门会认真、严肃地处理这些事情。

    第六、我们还有一个快速的反应机制。在这个反应机制里面,教育部要求“有诉必应,有错必纠,有责必问,有案必查”。一个是要求各地省级教育部门、招生考试部门和学校要建立应急机制,有这样一个应急预案。刚才林司长特别强调今年在高校的录取工作中,要突出这样一个重点,就是说,要坚决制止与招生录取挂钩的“乱收费”,要坚决打击非法招生中介的诈骗活动。在这里,想通过媒体的朋友向社会广泛宣传一下。千万让考生家长不要相信那些“分不够,钱来凑”的谎话和鬼话,谨防受骗上当。

    在招生工作领域,我们有着一套完整的工作机制,今年我们还会有一些正在探讨和加强的更新的举措。我们正在进行调查研究,正在考虑建立一个招生监察的仲裁性机构,也就是说,当省市教育部门、招生部门和学校在录取学生,完成计划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时,一个方面涉及到学校,另外一个可能还涉及到考生,在这里,我们怎么样来把它进一步完善。在这儿,我可以用这么两句话来概括一下,一个是确保国家招生计划的完成,其中也包括高校完成招生计划,另外一个就是要维护广大考生的合法权益。对这个方面,我做了这样一个归纳,不知道能不能满足这位记者提出的要求。

    [王旭明]谢谢来启华主任全面、细致的解释。

    [新华社记者]请教戴家干主任,今年有十多个省份实行了网上阅卷,某些考生对网上阅卷这种方式存在一些担忧,能不能请您介绍一下网上阅卷有哪些优势?在这次高考网上阅卷的过程中,我们是如何确保公平、公正的? 

    [戴家干]谢谢这位记者所提的问题。前一段时间,《人民日报》有一位记者也提出类似问题,我想借此机会对网上阅卷的问题再和大家讲一下。考试作为公正、公平的工具,为社会客观的选拔人才起主要作用。但是考试具有它的局限性,特别是传统的考试方法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评分的主要手段是手工作业。早在上个世纪世界上一些考试机构就在研究这一问题,特别是对主观题怎么能够更加公正、公平地体现考试标准。

    怎么实施才能让高考主观题更加公平、公正?这就实行了网上阅卷。网上阅卷基本流程是在印刷试卷时将试题与答卷分开。另一个方面就是把试题用扫描的方式进入计算机,并储存在储存器。主观题采用背靠背的方式判卷,一份卷子,一道题要由两个老师来判,而不是像过去是流水式的。依据教育统计、教育测量的方式达到两个所判卷分数取值是相等的,那么这道题基本上是过了,如果超出这样一个规定的取分标准,计算机自动生成到另一个老师来判,这就形成一道题由三个老师来判,如果第三个老师评卷还没有达到这一标准,就要交给主管评卷的组长来确定。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有可能出现这个老师在判卷的过程中,他判过的卷子还会出现在这位老师面前,尽管可能他记得这个卷子他判过,但是他不知道这个卷子得多少分,这样以确保公平、公正。同时也是对评卷老师的检查。

    今年已经发展到22个省市实行网上阅卷,利用现代化高科技的手段,作为我们评卷的一个很重要的辅助功能。网上阅卷在很大程度上能减轻很多人为计算方面而发生的一些错误。比如在登记分过程中,过去的登记分,大家都是在一个大礼堂里把卷子铺开,一个人手里拿一个算盘,背靠背的在算,算完了再看分数对不对,是以这样的形式登记分,现在的“网上阅卷”确确实实有了一个进步,确保记分的准确。

    网上阅卷在一定意义上讲,控制并保证了阅卷的速度,同时误差得以有效控制,保证考试的分数更加公平、公正。 

    第三、改变一些传统考试管理,提高效率。

    第四、便于统计有关数据,向社会和命题人员提供一个信息的反馈。考试的分数不仅仅是作为录取选拔的唯一用处,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一个考试加大我们评价的功能,能真正的反映出我们的教育质量,为我们国家今后的基础教育发展,提供一个依据。同时也为这个地区、这个学校乃至个人提供信息。也是为我们下一步信息数据采集奠定了基础。

    第五、有利于主观命题的改革。这样下一步也为命题改革做了一些准备。因为命题是要有信度、效度、区分度、难度的。谢谢大家。

    [王旭明]谢谢戴主任。戴主任让我们减少了很多疑虑。下面请姜钢副司长补充。

    [姜钢]实际上我们在实行网上评卷的过程中,在设计这套制度、办法的过程中,从技术角度做了全面的考虑,包括在卷子的设计上,比如扫描,能不能把整个卷子都扫描进去?另外纸张的厚度,会不会受钢笔的一些影响。比如纸张质地的要求,重量是多少克,用什么样的纸。另外在使用扫描仪的要求上,都有严格的规定。扫描完了,有可能担心的一点就是,如果用铅笔答完了以后,会不会因为扫描的原因,而扫描不上。因为扫描时涉及到一个灰度,如果扫描进去以后,一旦发现扫描不清的地方,还会进行人工的复写,所以在技术手段上,考生不必担心,不会出现任何技术问题。

    [王旭明]网上阅卷比背靠背式阅卷的有把握,准确率高,我们要积极推进这样的阅卷形式。

    [中国青年报记者]请问戴主任,最近全国高考已经结束了,但是我们也知道各地为此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人力、物力,前不久海淀区考试大楼的建立以及我们最近到某区看到考试评卷的地方,我想问一下,有没有一个估算,全国为考试付出考物的成本或者说它的投入大概是多少?第二个问题请问英语四、六级考试已经开始,我听说准备在明年对四六级英语考试进行改革,怎么改?请您解释一下。

    [戴家干]从考务方面来看还没有完全的统计。

    其实对于教育来说,大家可能也清楚,学校实行“校校通”互联网。我觉得互联网的运用,确确实实为中国的教育拉短了距离和空间。互联网最大的功能是交互,用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这样不仅仅是在教学方面使用,其实在多方面也可以使用。因为考试不仅仅是高考、还有成考、自考等方面。比如像“校校通”这样的网络可以更好的开发和利用,我个人认为,利用好现代化技术手段,利用好我们现有的教育资源,更好的为考生服务,使我们考生的考试更加公平、公正,我觉得花点力气、力量也是应该的。谢谢。

    [王旭明]关于你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问题,我在近期的网上也看到了有关评论,我看到这些评论和报道之后,我和我们教育部有关部门进行了讨论。我得到的情况是这样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部为提高高等教育英语教学质量而采取的一项措施。这项措施从1987年实施以来,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史。据我们了解,现在的考生规模已经达到了一千多万人,可以肯定的说,四、六级考试对我们国家高等教育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大学英语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的公共必修课程,由于学习的人数非常多,群体非常庞大,这就决定教学质量高低对整个群体起到关键作用。教育部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对这样一类教育提出课程要求和标准,并以设立考试等这种方式进行检测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设想一下,就算我们取消了四、六级考试,为了加强教学管理也会有其他的考试手段,因此我们认为从目前来看,四、六级英语考试仍然是评价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相对比较客观的标准。 

    我们也注意到了媒体和我们工作研究当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比方说由于种种原因,社会上和有些学校仍然过份强调四、六级考试成绩的现象。我们的本意是要通过四、六级考试引导提高教学质量,但是现在有些教师没有把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方面,有些学校对学生监管不力,四、六级考试当中作弊现象时有发生。我们了解到,有关部门今后将进一步加大四、六级考试,包括六级考试的改革力度,充分发挥考试的正面作用,使其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引导学校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教学质量上来。在这里也要特别提醒各级各类高校,要理性的使用四、六级考试的成绩,同时要进一步采取措施,严格考试管理,严肃考试纪律。谢谢。

    [中国教育报记者]我想请问林司长,最近几年对于招生诈骗问题,教育部采取了很多措施,取得了很好的实效,但是还有很多招生诈骗事件大面积发生,我想主要是采取了什么手段?考生家长应该如何避免上当受骗?

    [林蕙青]刚才我已经介绍了,就这个问题请我们姜司长简单回答一下。

    [姜钢]从这几年公安机关侦破的招生诈骗案件来看,其实不法分子实施招生诈骗的手段并不高明,所以刚才我们也讲到,考生和家长只要认真按照国家有关招生的规定和办法,认真研读各省市下发的相关补充规定,增强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法分子诈骗手段和行为是完全可以识破的。

    这几年我们从案件了解的情况看,大概把这种招生诈骗案件归为五类。第一个是混淆各种不同类型,以招生来蒙骗考生和家长。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目前除了普通高等教育之外,还有成人高等教育、远程网络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等等多种形式的高等教育。不同的招生类别的入学条件也是不一样的。例如我们高考就是要经过国家统一的入学考试。另外还有联考,还有宽进严出,不同学习形式的高等教育,毕业文凭的性质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这些情况平时不少考生和家长可能不太关心,也不太注意这些高等教育形式的区别,那么正是由于这一点,一些不法分子就利用考生和家长这种认识上的盲区或者误区,故意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和我们普通高考的区别。他们一般都是采取花言巧语,声称只要肯花钱,就可以上大学,甚至可以上名牌大学。另外还有的保证能够以后上本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考生家长花钱买到录取通知书。的确是可以拿到这个录取通知书,但是这并不是普通高等学校通过全国统一高考拿到这个录取通知书,今后拿到毕业证书也不是我们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证书,等到这些学生入学后才知道上当。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势。

    第二种形式就是打着自主招生的幌子来骗取考生和家长的钱财。自主招生是近几年我们国家为了扩大高等招生自主权,选拔优秀人才一种新的招生方式。通过这种形势,被录取新生有两个必要条件:第一个就是要在高考前通过学校的组织测试,学校测试以后,还要进行统试。第二经过学校测试合格,还必须参加我们每年6月份的高考。高考成绩达到生源所在地,你报考学校的同批次,甚至有的高等学校要求比这个同批次高得分数线才可以录取。所以自主招生不是自由招生,自主招生是有条件的,所以这点大家要注意和明确。这并不像招生骗子所说的自主招生就是学校说了算,只要花钱就可以搞到这个自主招生的指标。这是第二个问题。

    第三种形式是假借定向招生的名义进行诈骗。有一些骗子对考生家长吹嘘自己和什么大学有关系,可以搞到定向招生计划,只要考生和家长出所谓的定向费就可以录取,以此骗取钱财。实际上这几年教育部对定向招生也加强管理力度。从2005年开始明确地方所属高等学校一般不再安排这个名额。有定向招生资格的学校招生人数也不得超过当年定向招生规模的1%,定向招生降分也有一定限制,而且规定安排定向生的高校不可以和当地的录取生范围发生冲突。中介机构不得参与高等学校的录取,高校及定向就业单位任何时候不得以任何理由向考生收取国家政策规定以外的费用。

    第四种形式是利用录取信息进行诈骗。每年的高招录取期间都有一些骗子利用考生或者家长提供的考生号在招生咨询时通过有关人员进行招生,实际上属于一种投档录取。这些骗子向考生和家长要钱,声称自己找关系和朋友,花钱疏通关系考生才录取的,借这种名义向考生和家长索取钱财。

    第五种形式是吹嘘自己神通广大,可以拿到内部指标,甚至冒充高校招生人员,说计划外指标可以加分录取,索取指标费。或者要求考生家长事先预付一部分定金,多则几万,少则几千,这些骗子弄到钱以后,就不管了。刚才来局长也介绍了,教育部对学校的招生规模包括预留计划的比例和使用范围都是有规定的。在录取期间,省级招办、高等学校都是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要求和程序来执行,所以刚才我讲的这种吹嘘自己神通广大可以弄到内部指标是欺骗招生的一种形式。我想借这次新闻发布会,请媒体再次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一定要认真的了解高校招生录取政策、规定及程序,不要轻信骗子的话,谨防上当受骗。谢谢。

    [王旭明]姜司长讲了这么多,我想尽管骗子的手段非常高明,但是请我们的家长擦亮眼睛,谨防上当受骗,要相信分数、相信标准、相信公正。

    [北京考试报记者]我想问一下高考加分有什么种类?高考加分在招生录取过程中,有哪些措施保证公正公平?

    [杨松]按照2006年招生规定,普通高校招生相关的加分政策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属于鼓励性加分;一类是属于照顾性加分。所谓鼓励性加分是通过考生自身的努力,获取的某些方面的成就,以此获得一些加分的机会,还有一种是照顾性加分,是考生自然属性和国家相关照顾政策如民族政策所产生的加分。我们的鼓励性加分主要有六项:一项是根据国务院有关政策文件要求评选出来的全国的省级优秀学生。第二类是思想品德方面突出的中学生。第三类是获得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或者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学生。第四类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及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的获得者。

    第五类是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赛获奖者。第六类是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或全国性比赛取得前六名的获奖者。还有就是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称号,同时也经过省级招办组织的测试认定的考生,这些都属于可以获得鼓励性加分。还有四类是照顾性加分的。一类是边疆山区牧区以及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第二类是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归侨及台湾省的考生;第三类是烈士子女;第四类是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我们采取的是照顾性加分。另外对残疾军人、残疾人民警察以及因公牺牲的军人、人民警察子女以及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采取优先录取的照顾性政策。

    加分具体分值是由各省级招生委员会决定,我们有一个上限的要求,就是不超过20分。一个考生如果符合多项加分条件,他只可以取得最大的一项加分分值,但是不可以累计加分。相对于2005年而言,2006年我们在高考加分政策方面是基本保持稳定,尤其对应届高中毕业生来说,没有任何变化。要说有变化,我们是增加了对于驻守在祖国边陲艰苦地区的军人子女进行了照顾,对他们实施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措施。扩大了对自谋职业士兵的照顾范围,无论你是来自城镇还是来自农村,只要你是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都可以给予一定的加分政策;

    第三,进一步规范了我们一些加分的项目和名称,使得它可操作性更强、公平性更强。另外,按照分类指导原则,我们也允许各省级招生委员会根据本省特点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照顾项目和加分的分值,但是分值不可以超过20分,由于是各省制定的加分政策,所以适用范围是在这个省所在地的高等学校,省级招办在投档时,按照相应加分及投档规则投档,高等学校依据《招生章程》和录取规则来择优录取考生。

    对于所有具有加分资格的考生,我们在操作过程中要求各省级招办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对考生的资格进行审查。所有已经具备加分资格的考生都要在省级招办指定的媒体或网站上公布。符合全国性加分政策的,还要在教育部指定的网站进行公布。同时,相关学校对一些考生的资格认定,也在本校自己的网站上进行公布。就是刚才林司长说的“三级公示”。

    [另外一方面我们各省级招办有举报电话,对有举报经过查实的确是弄虚作假的,这部分取得高考加分资格的考生,毫无疑问,一经查实必将取消他的加分资格,同时还要把他的这种行为记入这位考生的电子诚信档案。录取时把这个电子档案发给高等学校,作为学校是否予以录取的主要依据。

    [王旭明]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的发布会马上就要结束了,下面请问最后一个问题。

    [中国教育报记者]据报道,有一个考生因为家庭贫困而无法上大学,父亲服农药自杀,请问教育部如何评价?

    [王旭明]发生这样的事,我们深表同情。同时我们也认为不应该发生这样的事。因为大家知道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经过教育部、财政部等多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中心的包括奖、减、贷、助、免等一整套资助困难学生上学的体系,特别是加上“绿色通道”政策。所谓“绿色通道”政策是指考生拿到录取通知书后,无论手上有没有钱,先到学校报到,学校会给你安排入学,这就是所谓“绿色通道”政策。可以负责任说,在这一政策框架内,每一个考上公立学校的学生都能够顺利入学。

    这里我也给大家提供一个数字,我们刚才说奖、减、贷、助、免。我们以奖为例,我们的国家助学奖学金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助学金;一个是奖学金。国家每年投入十亿元,每年奖励五万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同时,每年要资助53万多名学生,加起来仅国家助学奖学金资助的学生就有58万多人。我再提供一个数字,截至去年为止,按新的机制运行以后,国家助学贷款资助大学生的总人数,目前已经达到了206.8万人。可以说,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是目前最完整、受益人数最多,也是最庞大的体系,是任何其他资助形式都比不了的。

    可惜的是在以往的一些宣传上,我们可能更偏重于宣传某个人的行为或者某个团体、某个企业的善举,当然这个是非常好的,但是相对于国家这样大规模的资助困难学生的行为却宣传不够。因此,我们在2006年招生录取工作即将开始时,我们希望媒体大力宣传国家有关资助高校贫困学生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领导对困难学生的关心,要使社会各方面,特别是考生、家长来了解资助困难学生的有关政策采取的措施以及各方面进展情况,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我相信,通过各方面共同的努力,这样的悲剧不会再发生。

    新鲜资讯一小时,健康生活每一天。希望我们给各位提供的高考招生 “阳光工程”的信息可以让大家快快乐乐的生活。近期我们教育部将有一系列大重大的工作在这里通报,大家知道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在全国人大审议,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事,新修改的《义务教育法》如果通过之后,将会对我国义务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此外,7月6日—7日孔子学院工作会议将在京召开,这个会议将促使更多人学习汉语。同时7月12日—18日第三届中外校长论坛将在上海举行。我们还将根据高校招生的进展情况进行国家助学贷款一系列政策的宣传,希望这些引起大家的兴趣,我们下次新闻发布会再见。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