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发布
 
教育部介绍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和教师节的活动安排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9月07日   来源:教育部

    9月7日(周四)10时,教育部举行2006年第19次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最新情况和第22个教师节的活动安排。

发布会现场

    [王旭明]: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收看中国教育电视台现场直播的广大观众朋友们,收看人民网、中国网和中国教育新闻网的广大网民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出席教育部今年的第19次新闻发布会。

    [王旭明]: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跟我一样有共同的感觉,就是我们有些很重要的事情或者很重要的人,由于他太重要了,以致于我们在平常几乎就忘记了他的存在。比如说飞行安全,那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如果让媒体或者观众看飞行安全的手段、为飞行安全做出努力和贡献的人,人们没有兴趣,但是有一天飞机在空中爆炸,马上就会吸引全世界所有的媒体和所有的眼球。再比如,卫生防疫也很重要,但是重要到了人们平常也忘记了它的存在,直到“非典”肆虐的时候,人们才相信卫生防疫多么重要。

    [王旭明]:其实像这样的人和事非常多,比方说在我们成长过程当中,我们更多地关注我们的老板、上司、领导等等,其实给我们最深影响、最长远影响,从小到大给我们影响的是老师。但是从现实的层面看,从思维的另一个角度层面看,对老师我们还给予特别的关注,直到人们突然发现某一位教师的师德有问题,或者某一位教师出现了什么问题,媒体才都一起关注。这当然也是关注问题的一个角度、一个方面。但是伟大而且又深刻的人,他们从另外一个方面来关注我们平常看起来很重要的事情,他们在平凡当中看到了深刻,他们也在人们太熟悉、太重要又不太被关注的事物当中给予高度关注。在这些人们往往忽略的平凡而伟大中,他们不断地给人们点亮明灯、指明方向。

    [王旭明]:昨天新华社播发了胡锦涛总书记给孟二冬女儿的回信,在这篇回信当中,胡锦涛总书记赞扬孟二冬老师高尚的师德,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特别是提出了孟二冬身上体现出来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值得全国各行各业的人们向他学习。是的,孟二冬老师爱学生如同爱他的生命。在他生命临到晚期的时候,他提出的一个唯一的要求就是与他带过的学生每人交谈半小时。像孟二冬这样的老师是平凡的,是千千万万老师当中的代表,孟二冬老师平凡,平凡得就像沙漠中的一粒沙子,孟二冬老师普通,普通的就像我们芸芸众生的一分子。但是总书记在他日理万机当中,从孟二冬患病到去世一直十分牵挂,多次嘱咐。孟二冬去世时他正在出访,叮嘱要送花圈。回国以后,他含泪读了孟菲的来信又亲自复信,牵肠挂肚,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总书记对我们教师队伍建设的关心,也可以看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和师德建设的重要。

    [王旭明]:同时,总书记也为我们全社会和全国人民树立了一个尊师重教的表率。当然,在这里我觉得总书记也给我们所有的媒体和广大观众提供了一个从思维表达到报道方式的启发。这就是弘扬先进、讴歌先进,在平凡中发现、宣传伟大应当是我们永恒的主题。在今年第22个教师节到来的时候,我觉得总书记给孟二冬女儿孟菲的回信的发表,成为我们今年教师节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将会常常记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以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总书记回信精神为主题,来开展第22个教师节的活动。

    [王旭明]:今天我们请来了教育部的几位主管这方面工作的官员,向大家介绍教师队伍建设的最新情况和教师节活动的有关安排。他们是:教育部师范司司长管培俊先生、教育部师范司副司长宋永刚先生、教育部人事司副巡视员谢志敏女士、教育部人事司综合处处长王光彦先生,我们还特别请来了两位在教师节当中有重大贡献的电视界的同志,他们是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教育专题部副主任阚兆江先生和中国教育电视台艺术总监于禾先生。首先,有请教育部师范司司长管培俊先生介绍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最新情况和第22个教师节的活动安排。

    [管培俊]:各位新闻界的新老朋友上午好!在第22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作为直接为教师工作服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首先要向全国教育系统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深深的敬意和教师节的问候。也衷心地感谢新闻界的朋友们对教师工作长期以来的关切与支持。 下面我向大家通报教师节情况的有关安排,并介绍当前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关情况。

    [管培俊]:首先我向大家通报2006年教师节的有关安排。今年教师节有一个重要的背景,昨天新华社播发了胡锦涛总书记给北京大学孟二冬教授女儿回信的报道,回信情真意切,思想深刻,寓意深远。对于教育工作和教师队伍的建设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所以,教育部党组决定,今年的教师节要以学习贯彻总书记的回信为主线,以“尊师重教,为人师表”为主题,在全国教育系统掀起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总书记回信精神的高潮,进一步弘扬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的改革发展。

    [管培俊]:日前,教育部党组下发通知,就学习贯彻总书记回信精神和教师节活动的有关安排做出部署,主要活动和工作安排有如下内容:

    第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学习贯彻总书记的回信精神作为当前的重要任务,深刻领会、学习贯彻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坚定不移地贯彻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坚定不移地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坚定不移地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教育风气。教师节前后,各级教育部门及各级各类学校要通过学习会、座谈会、报告会等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活动,集中组织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学习总书记回信精神,教育系统的全体共产党员要以学习总书记回信为主题过一次组织生活。

    [管培俊]:第二,教育部党组举行学习会,并且在人民日报发表学习贯彻总书记回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署名文章。

    第三,教师节前后,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要集中宣传十位全国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中央电视台一频道《劳动者之歌》栏目从9月5日开始到25日连续播出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每两天一位。

    第四,教师节当晚,中央电视台将播出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2006奠基中国》教师节专题节目。

    第五,教师节前夕,教育部将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第二届高校教学名师奖表彰大会,表彰奖励100名高校教学名师。

    [管培俊]:第六,教师节之前,教育部和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要举办《教育家成长丛书》座谈会,研讨交流优秀教师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经验。 第七,教师节期间,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教育媒体要设立模范教师专栏,集中报道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

    第八,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采取有效的措施,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切实解决教师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依法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管培俊]:第二个方面,介绍一下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关情况。十五期间,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新的成效。广大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教师职业吸引力和队伍的活力逐步增强,教师教育的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农村师资力量得到重视和加强。我首先向大家报告六组数字: 首先,教师队伍数量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2005年我国普通中小学共有专任教师1036万人,其中小学教师559万,初中教师347万,高中教师130万。全国城市县镇普通中小学专任教师分别为203万、310万、522万,县镇以下农村中小学教师占到80.4%。

    [管培俊]:第二组数据,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逐年提高,全国普通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8.62%、95.24%、83.46%,其中高学历教师的比例逐年增加,专科以上小学教师现在达到56.3%,本科以上的初中教师达到35.3%,研究生学历的高中教师达到1.2%,本专科学历的教师成为新增教师的主体。 第三组数据,教师队伍年龄结构重心降低,教师队伍整体上呈年轻化的趋势。中青年教师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主体。2005年,普通小学、初中、高中35岁以上教师分别是45%、61%、55%,45岁以下的教师分别占到71%、86%、82%。

    [管培俊]:第四组数据,教师队伍职务结构、学科结构得到改善。全国普通小学、初中、高中具有高级职务的教师分别达到42.6%、6.56%、19.3%,有较大程度的提高。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也得到进一步的改善。第五组数据,教师配置的保障水平总体上得到改善。2005年中小学师生比均有降低,小学生师比由上一年的19.98:1降低到19.4:1,从一个方面反映教师师资配置水平的提高。初中生师比由18.65降低到17.8:1,高中生师比由上一年的18.65:1降低到18.5:1,教师队伍总体上趋于稳定。           

    [管培俊]:一年来,教育部大力推进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在六个方面, 首先,充实农村师资力量。包括四项举措,一是大力推进城镇教师资源进入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2006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意见,对这项工作做出部署。目前这项工作总体上呈良好的态势,各地支教工作大体上有五种方式:一是组织城市的教师下乡支教;二是在区县级范围内城镇教师定期支教;三是组织高校毕业生支教;四是组织师范生支教;五是优秀教师讲学等多种形式的智力支教。并且出台了相关的保障政策。北京、湖北、山西、黑龙江、河南、福建等省高度重视,措施有力,工作扎实,尤其是湖北省实施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取得可喜的成效。根据不完全的统计,2000年以来,全国组织城镇教师下乡支教超过一万人的有九个省,超过五千人的有12个省,教育部准备在近期召开专门会议进一步推进。

    [管培俊]:第二,启动实施农村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创新农村教育补充机制。为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2006年5月,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和中编办联合下发通知,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由中央财政支持,政府买单,公开招募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农村中小学任教。特岗计划启动实施以来,受到各地的欢迎,应届高校毕业生踊跃报名,进展比较顺利。据目前不完全统计,2006年招聘的特岗教师总数为18000人左右。这是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举措,也是治本的重大举措,坚持数年必有好处,必将对改变我国农村教师队伍的面貌产生连锁效应和深远影响。

    [管培俊]:第三,扩大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规模,吸引大学生到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任教。2004年教育部实施启动这项计划,通过推荐免试教育硕士培养与农村支教相结合的办法,为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培养骨干教师。2004年、2005年两年共招收1125名优秀本科生,到中西部19个省290余个贫困县任教,2006年进一步扩大规模,招收1200余名优秀本科生到农村中学任教。这项计划的实施,已经初见成效,不仅为农村学校输送了一批优秀的本科毕业生,而且有助于缓解农村中学教师紧缺的矛盾,更重要的是探索一种为农村学校培养补充高素质骨干教师的有效途径。

    [管培俊]:第四,积极地推动师范生实习支教,缓解部分农村地区教师短缺矛盾,同时提高教师的培养质量。西南师大自2002年起组织实施师范生实习支教计划,定期、定点向农村中小学派遣实习生,同时培训顶替出来的教师。教育部在西南大学召开师范生实施支教研讨会,积极推进试点工作。目前新疆自治区已经全面启动师范生实习支教,江西师大、新疆师大、河北师大、信阳师院等一批高师积极地组织师范生实习支教,取得成效,对于探索师范生培养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弥补了农村师资的短缺。

    [管培俊]:第二个方面的工作,积极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努力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一是积极地推进三级师范学校向两级过渡,教师教育教学办学层次整体上提高。99年到2005年,全国高师本科院校由87所增加到96所,师范专科学校由140所减少到58所,中等师范学校由815所减少到228所。二是,教师教育体系趋向开放,开始形成师范院校与综合高校共同培养教师的新格局。2005年培养本专科师范生的综合性非师范院校达到207所,这些学校培养的师范毕业生占到全国师范毕业生总数的35%,成为我国教师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

    [管培俊]:三是教师培养培训相分离的状况正在改变,教师教育开始形成一体化的新趋向。一方面师范院校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另一方面教师培训机构同师范院校整合、联合的趋势明显加强。1999年到2005年,独立设置的教育学院由166所减少到64所,目前有700多所县一级的教师进修学校与县一级教研、电教机构整合,逐步形成上挂高师院校,下联中小学校,具有多功能、广覆盖、大服务特点的区县一级的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              

    四是推进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计划,探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取得新的进展。目前我们正在组织研究制定教师教育的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果。许多高师院校探索多样化的教师培养模式,推进高师院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管培俊]:五是规范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努力提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养质量。针对当前一些地方存在的教师教育边缘化和缺乏监管的情况,2005年教育部下发关于规范小学幼儿园教师培养的通知,要求各省研究制定教师教育发展规划,组织专项评估,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小学幼儿园教师培养的统筹监管,确保教师培养质量。各地结合当地实际认真贯彻教育部文件,目前有337所院校经过评估认定合格。同时各地积极探索小学幼儿园教师培养的模式,湖南省从2006年开始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定向培养的专项计划,江西等省在积极研究改革现行的师范生招生办法的相关政策,目的是吸引优秀的学生报考师范院校,吸引优秀的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

    [管培俊]:第三个方面的工作,推进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开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新局面。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的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已取得较大进展和积极成效。

    首先是新课程师资培训。加大新课程师资培训力度,要求每一位实施新课程教学的教师要接受不低于40个学时的岗前培训。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全国有700万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师,60万名高中教师通过各种形式接受了40学时的新课程培训。教育部直接组织了两万名骨干教师的培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最近教育部成功地组织实施了“2006年暑期中小学教师新课程远程培训计划”,这是一次大规模的行动。以中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和全国教师网联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两个网络服务平台为依托,数万名骨干教师参加学习或者同步学习,培训了新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使用案例的教学和方法。这次培训是一次创新,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这种培训的规模和方式是空前的,学员的满意度超过90%。

    [管培俊]:第二,大力加强教育技术培训,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水平。2005年教育部启动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计划,在9省试点基础上,2006年5月开始全面实施,计划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利用多种手段组织全国中小学教师完成不低于50学时的教育技术培训,显著地提高教师在教学当中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三是加强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努力提供优质教师教育资源。三年来,我们每年组织一次教师教育优质课程资源的评选推荐,2006年启动实施了海外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的引进推荐计划。

    [管培俊]:第四个方面的工作,深入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着力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启动实施以来,应当说总体上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和较大成效。首先,全国教师网联八所师范大学初步实现了联合招生考试和相关课程资源共享。到2006年3月,八所师范大学和中央电大师范专业远程学历教育学生达到40万,非学历教育达到50万人。这也是空前的。教师网联“继教网”已覆盖全国21个省,建立了183个市、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建设近600门网上培训课程,帮助各地建设30多家地方网站。目前,在“继教网”注册学习的教师有16.33万人,网站日均点击率近10万人次。

    2005年,四川省率先成立了省级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福建省成立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中心”,建立了覆盖全省的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网络,广泛开展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

    [管培俊]:第五个方面的工作,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研究完善从严管理的办法。2001年到2005年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认定教师资格约612万人,其中2005年全国共有106万人获得教师资格,教师资格认定中,教育教学能力的考察普遍地加强。

    [管培俊]:第六个方面的工作,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努力提升师德水平。2005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师德建设工作总体的要求。近年来教育部开展一系列师德教育和宣传活动,先后举办了全国师德论坛,组织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重庆开县优秀教师群体、郑琦、孟二冬同志先进事迹的报告团,取得良好的效果。

    [管培俊]:第三、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重点。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实现教育优先发展,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当前,要围绕建设德才兼备的教师和教育家队伍的目标,着眼于吸收更多的优秀人才从教,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一是筹划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大计。研究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指导性意见和总体规划。研究制定《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计划》。二是加强制度创新,推进教师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要抓紧研究修订《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等现行法律法规。三是统筹城乡教师资源,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加强农村师资力量。

    四是完善教师资格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这项工作在三个层面上进行。在制度层面上,结合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抓紧进行有关条例规章的修订完善工作,研究教师资格定期认证和考试办法。在政策层面上,要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完善相关的实施政策。在操作层面上,要严格程序,严格把关,务求实效,促进教师资格认定工作逐步走向正常化、规范化。

    [管培俊]:五是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

    六是研究采取激励优秀人才从教的有效政策和办法。探索完善现行的师范类专业招生、师范专业奖学金和毕业生就业等相关政策,提高师范生源质量,鼓励吸引优秀师范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鼓励各地积极地探索创新农村教师培养补充机制,采取优惠措施,吸引一部分优秀农村中学毕业生报考师范类专业,毕业以后回农村从教。

    七是整合资源,优化布局,构建开放灵活、规范有序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要充分发挥师范院校的主体作用和举办教师教育的综合大学的优势,建立和完善培养培训衔接,学历非学历教育并举,多种教育形式沟通,学校教育和远程教育结合的中国特色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

    [管培俊]:八是积极推进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师教育质量。要积极探索中学、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不同的培养模式,要推进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改革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老三门的课程结构和内容。

    九是创新内容、方式和机制,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要认真实施好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加大力度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的实施,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和技术手段,大力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要加强监管,提高教师培训质量。最后要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培训经费占到公用经费5%的政策。

    十是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全面提高师德水平,要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强化师德教育,加强师德宣传,严格教师的考核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倡导用爱和责任办好教育,倡导“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全面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管培俊]:最后,我再向大家通报一下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在教师节前夕,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的通知》,对这项计划实施工作做了部署,这项计划出台的背景是中央8号文件和教育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这项举措对于提高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能力和班主任工作水平,对于充分发挥班主任在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方面的骨干作用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计划的目标和任务,是从2006年12月起,在全国建立中小学班主任岗位培训制度,担任班主任教师在上岗前或者是上岗后半年内必须要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规范、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班级活动设计、班级管理等等。培训的方式是采取案例教学的方法,面授跟远程教育相结合。

    [管培俊]:加强学分管理,制定专项培训计划,建立班主任学分登记档案。这项工作由各省具体组织实施。教育部负责总体的宏观指导,协调和质量监控,组织骨干教师国家级的培训,培训经费,教育部明确规定要以各级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设立专项经费,不能向教师个人收取培训经费。

    我先做这样一个介绍。形成一个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舆论氛围至关重要,在这儿再次感谢新闻界的朋友们的支持。谢谢大家!

发布会由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主持

    [王旭明]:谢谢管培俊司长。尽管管司长介绍里面有大量的数字,对于不搞教师教育的人来说可能非常枯燥。尽管他的介绍有大量工作式的语言,但却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素材,我们可以慢慢地体味。在听的过程当中,有很多令人振奋的消息,比如一年多来,我们教师队伍学历层次进一步提高,学历层次可能不足以代表全部的问题,但是从普遍意义上来讲,学历层次提高,说明教师质量在提高。比如说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和职务结构都有所改善,特别是年龄结构(小学、初中、高中)都在趋于年轻化。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年轻的、富有朝气的老师站在我们面前,那种亲近的魅力是别的年龄无法取代的。这是我们感到很兴奋的。

    [王旭明]:从具体政策上来讲,比如教育部今年实行了在农村工作的老师实行免试攻读教育硕士,使更多人立志农村教育,并且在农村教育这个层面上提高水平。比如今年开始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国家出钱把这个岗位买下来,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去工作三年,这个岗位的设立是非常科学的,是符合教育规律的,特设这样一个岗位以后,会吸引更多的优秀大学生到农村去当老师。我们记者前些日子到湖北去采访,湖北省这个计划先行于全国,走了三年,创造了很好的经验。我们那次去的记者朋友们深深地被几千名活跃在湖北农村教育大学生的动人事迹而感动。

    [王旭明]:这些好的政策都说明一条,教师太重要了,教师队伍建设太重要了。可以说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工作的本质,是教育工作的关键,是教育工作的牛鼻子。我在实践当中也深深地感受到教师建设工作太重要了。有的时候我同管司长开玩笑,说和我自己所干的工作比,我觉得教师工作更加重要,我希望作为他的一个兵也做一做教师工作,是的,我们一定要特别注意教师和教师队伍这方面的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还有一部分内容,下面有请人事司副巡视员谢志敏介绍这方面的有关情况。

    [谢志敏]:大家上午好!下面我就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关情况简单向大家介绍一下。

    关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状况,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一教师队伍规模持续扩大。到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教师总数达到105万,相比2000年增长了88.8个百分点。

    第二,教师队伍的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年轻教师已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主体,40岁以下的教师占到三分之二。高学历的教师稳步增长,到2005年,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已经有36.6万人,占教师总数的34.86%,比2000年增长了7.8个百分点。教师的职务结构趋于合理,有正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39.94万人,占教师总数的38%。在高校教师队伍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96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57人,分别占总数的41.9%和36.6%。

    第三,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不断加强,涌现出了一大批像孟二冬同志这样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高尚师德的优秀教师。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在不断加强,高校培养人才和集聚人才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地提高。

    [谢志敏]: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许多方面,有许多的工作,我想在这里主要汇报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人才队伍建设,一个是人事制度改革。

    关于高校的人才队伍建设,这几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第一,人才工作的组织协调机制进一步地完善。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后,为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教育部成立了以周济部长为组长,有关部领导为副组长的人才工作协调小组,负责研究制定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战略、规划、政策,以及重大人才计划的实施方案,做好有关统筹协调工作,并落实了专门的人才工作机构承担具体工作。各地区和各高校也不断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相继成立了人才工作的相关协调机构,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谢志敏]:第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得到了顺利实施。教育部积极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国、人才强校”战略,2004年,通过统筹规划和整合资源,研究确定了新一轮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初步构建了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促进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体系,加大了对高层次人才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培训、吸引使用、鼓励支持的力度。两年来,这项计划共培养和支持了381位长江学者,119个优秀创新团队,1924位新世纪优秀人才和数万名骨干教师。 今年3月,我们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2005年度的长江学者受聘和颁奖仪式,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出席受聘仪式并颁奖,周济部长在会议上做了“教育要发展,关键在人才”的重要讲话,部分长江学者还发出了“严谨治学立身、自主创新报国”的倡议,要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和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当中的生力军作用。在教育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的示范和带动下,各地和高校也启动或实施了高校和当地的相应的人才计划,有力地促进了高校人才队伍建设。

    [谢志敏]:第三,高校人才工作政策和战略研究工作不断深化。按照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的统一部署,2004年上半年,中组部、教育部联合组织了调研组,就充分发挥高校培养和集聚人才作用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分赴15个省市召开了各种类型的座谈会,对于当前高校人才工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这个基础上组织专门的力量研究起草进一步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在研究制定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当中,教师队伍建设也作为一个专题,对教师队伍发展的长远目标和重大战略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我们还研究制定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十一五”规划。

    [谢志敏]:第二个方面,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同时取得了新的进展。近年来,教育部根据国家关于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整体部署,按照《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也就是人发[2000]59号文件精神,大力推进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通过改革,高校初步建立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良好的制度环境。

    一是增强用人机制活力,深化教师聘任制改革。高校积极推进以教师聘任制改革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一批高校带头组织实施了新一轮的人事制度改革,在高校当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许多高校也都在这么做了,有的也在积极地制定深化改革的政策或者出台方案。北京、上海等地已全面实施了教师职务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制改革,有的省也做了全面的部署。从整体看,全面推进教师聘任制改革的态势已经形成。

    [谢志敏]:二是强化人员分类管理,积极开展新一轮高校职员试点工作。建立高校的职员制度,这是一项制度创新。2000年,我们在武汉大学等有关高校进行了试点,2003年中国农业大学也加入到了试点的行列。通过试点,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基本理顺了高校的人员关系,强化了岗位分类管理和实行聘任制,提高了管理人员队伍的素质、能力、服务意识和工作效率。

    三是继续开展 高校编制标准的研究工作。2003年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成立了高校编制工作的小组,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分别召开了北京、上海等地的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尤其是做了新的大量的数据的测算,下一步就是研究制定高校编制标准的指导性意见。

    四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进一步深化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近年来,很多高校继续实施也在不断完善以基本工资、校内岗位津贴和业绩奖励三位一体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尤其是在确定岗位津贴水平、发放形式、分配办法、调整原则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建立了重实绩、重贡献、向高层次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妥善处理学校内部各类人员的收入分配关系,为吸引和稳定人才,调动教师积极性发挥了作用。

    [谢志敏]:下一步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我们主要还是要抓人才,抓改革,我想主要谈八项重点工作:

    1、配合中组部研究制定有关高校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文件并抓好落实,研究制定下发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进一步明确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工作和重大举措,进一步推进制度创新和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2、进一步构建完善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体系。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加大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的实施力度,要着眼于高层次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的总量增长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创新能力建设,加大培养支持力度,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3、深入开展高校有关人才制度和制度创新方面的政策研究。进一步完善高技术人才评价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开展人才队伍建设的课题研究工作。

    [谢志敏]:4、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工作。大力表彰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师德,全面提升高校教师的师德水平。 5、深入推进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竞争择优、合同管理”的原则,深化教师聘任制改革,全面推行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和公开招聘制度。同时要研究高校编制标准的指导性意见,完善教师人事争议处理的机制,对新任教师实行人事代理制度,探索建立竞争激励与职业保护相结合的科学合理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校用人制度。 6、建立高校岗位设置管理制度。这项工作是全新的工作,也是事业单位今年要重点做的一项工作。根据人事部的相关文件,我们正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政策。通过这项工作实现对岗位设置的管理,推进聘任制的改革和分配收入制的改革。

    [谢志敏]:7、建立完善符合高校教师职业特点的评价制度。根据学校学科、专业和岗位的不同特点的不同,建立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绩效提高,促进教师全面发展为导向,由品德、能力、知识、业绩等多方面的要素构成,由学生、同行、老师参与的多元的评价体系。在教师的学术评价当中,要发挥学校同行专家、海内外同行专家的作用。

    8、深化高校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今年国家将实施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将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这是一项重点工作,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我们也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高校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并逐步建立和完善体现岗位职责、能力、业绩的薪酬体系,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分配力度倾斜,加强宏观调控。

    [谢志敏]:我想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情况,高层次人才建设,人事制度改革,择其要点汇报以上三个方面。下面补充一下,因为中小学教师队伍是一个整体,刚才管培俊司长就各个方面做了全面的介绍,人事制度改革是教师队伍建设当中的一部分,下面我就提纲性地给大家补充一些情况。

    今年来,我们积极推进中小学的人事制度改革,主要是要转换用人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深入发展。今年6月,我们在山西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座谈会,总结经验,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我们通过总结认识到,中小学人事制度在五个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谢志敏]:第一是中小学教职工的编制核定到县的任务基本完成了。全国大多数省份根据国家的标准,制定了当地的实施意见,并且根据当地的实施意见进行编制核定到县,这个工作基本完成,下一步的工作是具体核定到校。

    第二、教职工的全员聘任制改革和定岗分流工作稳步的推进。各地在核编的基础上,陆续推进教师聘任制改革,绝大部分省份都制定了本地的改革政策性的文件,并且严格地按照政策规定,通过缜密的计划、严格的程序来实施中小学教师聘任制的改革,调整队伍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建立竞争激励机制。

    第三,建立了比较系统完善的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新的进展。如许多省都已经实行了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严格把教师的入口关,同时我们会同人事部联合在吉林省四平市进行了教师职务评定结合的试点,这也是一项改革创新。强化学校的责任和教师的聘任,在转化中小学职务任用机制上迈出非常关键的一大步,部有条件的学校,还积极开展了以完善工资分配办法为主要内容的校内分配制度改革。刚才管司长讲到了,对于优秀青年教师,对班主任教师,我们从政策上、从分配制度上也进行了倾斜,调动这些方面的积极性,对边远农村地区的教师进行补贴,也要抓紧落实。

    [谢志敏]:第四,制定和完善人事制度,积极推动和促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工作。从人事制度方面,通过完善教师交流制度,城镇教师到农村任教的服务机制,规定评定高级教师职务时,要有在农村工作的经历,在核编定岗的时候,提供一定的津贴补贴等人事激励的政策,积极推动城镇教师支援农村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教师的不足和农村教师素质偏低的矛盾。为促进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第五,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加大中小学的选拔任用机制改革的力度,推动了校长聘任制,一大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教师走上学校的领导岗位。同时我们注重校长素质的提高和能力建设,“十五”期间先后有60余万人次中小学校长参加了培训,提高了他们管理能力和办学水平。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就从以上五个方面概括一下。

    [谢志敏]:下一阶段,在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当中要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以规范岗位设置为基础,进一步深化中小学的全员聘任制,根据国家岗位设置的总体精神和要求,研究实施中小学岗位设置管理的工作,尽快将编制核定到校,积极稳妥的实施定岗分流和全员聘任制改革,进一步规范聘任合同的管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二是加快推进中小学新任教师的公开招聘制度,尤其是吸引优秀人才和高学历的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规范新任教师的用人行为,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三是不断深化中小学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按照事业单位建立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总体的部署,我们也要研究中小学工作人员的收入分配的改革意见,这些文件正在制定当中。

    四是大力推进教师交流,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这些工作都是很明确的了,下一步我们关键要抓重点、抓落实,把这些工作落到实处,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谢志敏]:教师节在即,日前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学习会上做了“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重要讲话,昨天又发表了胡锦涛总书记给孟二冬同志的女儿孟菲的一封信,总书记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对教师的深切关爱,殷切的期望,以及对教师的学识和人格魅力的充分肯定,都使我们深受感动、深受激励、深受教育。 下一步我们要在教育部党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包括高校和中小学的。为学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充分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提供人才支持和人才保证。 最后,我想表达一个意思,真诚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同时,借此祝愿全国的老师们节日快乐!谢谢大家!

    [王旭明]:谢谢谢司长。谢司长对他们人事司做的工作做了介绍,可能大家听起来感觉更加专业,我想这也给大家一个方向,将来我们深入采访,深度报道的时候,就可以由此作为切入点,由此作为突破口,比如她介绍“建立竞争机制和职业保护”,这两个结合起来,我就特别感兴趣,我觉得今后我们都可以照这些方向去琢磨、去研究。

    总而言之一句话,教育党组提出来,不仅要一个孟二冬,十几个孟二冬,要培养一大批孟二冬式的老师。我觉得要想培养一大批孟二冬式的老师,仅仅靠道德提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一整套政策体系设计与保障。我认为今天管司长、谢司长的介绍,为我们培养一大批孟二冬式的教师,提供了一种政策支持的可能。

    [王旭明]:大家进入我们大厅的时候,看到两个大屏幕上放映非常激动人心的两个电视片的片断,一个是中央电视台将在9月10日教师节当晚,在科教频道10套节目准时播出的大型电视专题片《2006奠基中国》。这个电视专题片是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合作的,已经连续合作了三年,前两期播出以后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反响。今年的《2006奠基中国》又将给大家怎样的喜悦和激动呢?下面请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教育专题部副主任阚兆江介绍有关情况。

    [阚兆江]:各位领导、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下面我介绍一下今年中央电视台和教育部合作的《2006奠基中国》的情况。

    《奠基中国》,是2004年我们和教育部联合举办为庆祝教师节推出的一个大型特别节目。《2006奠基中国》跟前两届相比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主题鲜明集中。,《2006奠基中国》的副标题叫“为了农村的孩子”,这是我们和教育部有关领导充分地协商确定的。2004年我们节目的副标题叫做“光荣的人民教师”,2005年的副标题叫做“爱与责任”,今年叫做“为了农村的孩子”。从三个副标题可以看出,它更集中,跟当前国家和教育工作的重心结合得更紧密。当前国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同时教育部对农村教育工作也尤其重视,所以我们通过酝酿,把晚会的主题确定为“为了农村的孩子”,我们觉得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当然,“为了农村的孩子”更多讲的是农村的广大教师,为了农村的孩子的教育工作和培育人才所付出的心血和做出的贡献。

    [阚兆江]:第二,模范人物的事迹选取上有鲜明的时代特征。2004年,我们推出第一届《奠基中国》的时候,主要是以第20个教师节为背景,在节目中十几个先进人物的选取基本上涵盖了近二十年来先进教师的典型代表。2005年,我们是面向整个教师群体,典型人物里面有基础教育的先进人物,也有高等教育的教授。今年我们确定了“为了农村的孩子”主题后,在先进人物选取上,主要集中在农村和偏远地区,重点选取了为农村教育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师和典型事迹,他们的事迹有的大家已经很熟悉了,像昨天总书记给孟二冬的女儿回信里面提到孟二冬教授的先进事迹。孟二冬的事迹也是作为今年我们节目中的第一个先进人物出现的,还有汪来九、李元昌老师等,还有在教育部实施的“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晚会中还有一段内容与当今时代联系很紧密,就是关于“留守孩子”的内容。随着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他们的子女留下在乡下,有一个特殊的名称叫做“留守孩子”。这个群体也是现实农村中出现的一个现象。针对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我们也选取了一个典型人物,就是安徽肥东的吴红军老师,他不但关心留守孩子的文化课学习,同时还关心他们的情感需求,在这方面花了非常大的心血,作出了突出的成绩。所有这些集中起来,都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与当前教育工作重点和具体实践结合非常紧密。

    [阚兆江]:第三,今年《2006奠基中国》我们创作上力求在形式上有所创新。第一年专题节目风格和特点比较凝重,专题色彩比较浓。第二年吸取了一些专家观众的建议,在增加节日气氛上下了些功夫。今年在保持前两届优点的基础上,我们融进了音乐剧、说唱,Flash动画等等新的电视表现形式,当然最后的效果还有待于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和观众去评判。整个创作思想上,是想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能够给观众以新的审美愉悦。但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年与前两年在筹备和制作过程当中有些仓促,剧组真正启动是6月22日,到8月22日演播室录制,满打满算就是两个月的时间,有很多设想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或表现方式还不够不够完善,请大家观看的时候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今后改进。

    [阚兆江]: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教育部三年来对我们《奠基中国》的支持,这个支持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支持,也给予了很多具体的指导,包括政策上的把关,典型人物选取上的权威性。在座的几位领导,像管司长、谢司长,还有王旭明主任,都是我们《奠基中国》直接的策划人和把关人,在节目创作思路和艺术表现形式上都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设性的意见,在此我代表我们部门和创作班子向教育部的领导,以及所有参与《奠基中国》策划、把关、创作当中给予支持和帮助的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向中国教育电视台的于禾总监表示感谢,希望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奠基中国》,支持我们的工作。谢谢大家!

    [王旭明]:谢谢阚主任,9月10日晚20时,我们共同观看中央电视台十套节目和中国教育电视台一套节目播出的《奠基中国》。最后有请中国教育电视台艺术总监于禾介绍专题节目《难忘师恩》的有关情况。

    [于禾]:各位朋友上午好!过几天就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了,我想借此机会,代表中国教育电视台全体员工向奋战在教育第一线上的全体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向所有离退休的老师们表示真诚的慰问,向所有为我们教育事业做出贡献而离开我们的那些老师们表示深深的怀念!

    我们中国教育电视台是教育电视台,也是教育部直属的一个媒体,所以宣传老师、歌颂老师,为老师服务,为我们国家的教师队伍的建设服务是我们的天职,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一个重要的职责。所以,在今年的教师节到来之前,跟往年一样,我们都加大了对老师、教师队伍的宣传工作,我们在不少栏目里都专门开辟了这些方面的一些节目。同时我们在人力、物力、财力都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我们根据教育部、办公厅、新闻办的指示,我们也赶制了一期节目《难忘师恩》。

    [于禾]:特别要说明的是,中国教育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比起来,我们还不强,还不大,和《奠基中国》比起来,我们的《难忘师恩》还是一个小制作,但是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教育部党组的领导下,把中国教育电视台做强做大,把我们的节目今后更进一步做好做精。 最后,我想用做这期节目一点感想作最后的结束。人们常把老师比作是蜡烛,我说不,因为蜡烛总有燃尽的时刻,我说老师是一首诗,是一首让他的学生受益终身,而且永远读不完的一首伟大的诗。谢谢大家!

    [王旭明]:谢谢于禾先生慷慨激扬、深情动人的介绍,中国教育电视台1套节目在9月11日下午15:34分播出《难忘师恩》,欢迎大家收看。下面请记者提问。

    [香港文报记者]:我想问一下高校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问题,请问谢司长是否给大学老师大幅提高工资?第二,针对丘成桐教授的一些批评能否谈一下,因为你在介绍情况的时候,讲到教育部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政策,这个政策是否包括对聘请海外的学者回到大陆高校任教的政策,会不会给他们设定特别的岗位和类别?第三,对于聘请海外学者到中国任教,对他们的收入、任教的时间、研究的成果会不会有一些规范和监督?

    [谢志敏]:谢谢你对于我们教育工作的支持。你提的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关于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问题,我们要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高校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以后就是岗位绩效工资,主要是这个。岗位绩效工资,主要是按照国家相关的文件规定,分为四个部分:一个是岗位工资,一个是薪级工资,一个是绩效工资和津补贴组成。具体到高校哪类人员怎么分配,这些文件还在制定当中,因为有一个总方案,到底高校怎么执行,中小学怎么执行,职业中等学校怎么执行,这个文件还在进一步研究当中。

    第二个问题,关于岗位设置问题。你提的这个问题非常重要,这也是我们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点,因为全国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工作是一项制度创新,它主要是岗位分类管理。从现在来看,从人事部下达的文件来看,事业单位分类主要是三类,一类是管理岗位,一类是专业技术岗位,一类是工勤岗位。总的精神有了,总的文件有了,高校岗位设置到底怎么做,中小学岗位设置应该怎么做,这是一个系统的非常复杂的工程,而且它的政策性也很强。所以我们这个文件也在研究制定当中。

    [谢志敏]:第三个问题,关于丘成桐教授对北大的一些看法的问题。9月4日的中国教育报发表了北京大学的闵维方书记接受媒体记者采访的报道,对有关情况做了介绍。您可以看当天的中国教育报。

    第四个问题,关于谈到海外教师到学校任教的问题,有些政策也在研究,属于高校内部管理的问题。我们面对海外吸引人才,像长江学者面向国内,也面向国外,有一些具体的政策规定,你想具体了解,我们还可以会后再谈。

    [法制日报记者]:刚才介绍教师资格制度实行十年了,有一些不适应的地方,具体有哪些不适应?要有哪些改进措施?

    [宋永刚]:法制报记者提到关于教师资格制度的有关情况,我简要做一个介绍。关于教师资格制度,我国实施了将近十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对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也出现一些不适应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教师入职门槛标准较低。原来规定小学、初中、高中有一个最基本的学历要求,适应当时的情况,现在应对入职人员的要求进行提高。目前,我们可供选择的教师后备队伍整体状况在不断改善,特别是在新的情况下,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要相应提高要求,包括学历要求。有条件的地区可进一步提高学历层次要求。

    [宋永刚]: 二是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要求不高。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根本性的工作,需要很多配套措施来确保全面实施。其中进一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水平是一个重要环节,目前一些教师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与实施素质教育相比还有一些差别,尽快消除这些差别是我们目前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三是教师资格认证程序有待严格。现在对于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层次的教师资格认定的权限和程序都有明确规定,有些地方很严格,但也有执行不严格的情况,如何进一步地严格程序,执行政策,真正地做好程序把关,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强化。

    [宋永刚]:四是教师资格缺失有效期限。目前教师资格一旦获得终身有效,没有像其他职业资格证书规定有效期限,不利于教师的进修提高和专业发展。如何实行定期认证,有待进一步研究。

    五是忽视不同层次和学科教师的专业性。目前我国教师资格具有融通性,取得上一层次的教师资格者,可以到下一层次的学校任教,但从实际情况和教师专业化要求来看,能教好大学的,未必能教好小学。所以,对于小学教师、初中教师、高中教师,应该有不同的专业要求。我这里只是简单地列举了目前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这也是今后修订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制度需要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我们现在看到在教育队伍当中绝大多数的老师是像孟二冬老师这样呕心沥血,教书育人的好老师,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极少数老师出现打骂、体罚学生的现象,甚至有乱收费或违法犯罪的行为出现,这些现象虽然少,但是影响很恶劣,教育部门将采取什么样的举措来减少甚至杜绝这样的现象发生?

    [管培俊]:谢谢这位记者提出的问题。在教师节的时候,我们特别要向一千多万老师致以深深的敬意,他们的确是最值得尊敬,最为敬业、最为奉献的一个团队。教师队伍的主流和总的精神状态必须得到肯定。一个国家尊师重教,必须要尊崇教师,必须弘扬教师高尚的师德,必须要在教师队伍中、在全社会弘扬这样一种风气。

    教师队伍当中也的确有一些不尽人意的情况,也有违反教师师德,甚至严重违反教师师德的现象,但是我想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必须正视这一问题。教师是崇高的职业,我们特别理解大众和媒体为什么特别关注这一点。人们希望教师做得更好,容忍不得半点有损这一崇高称谓的事情。正因为这样,我们广大教师必须自尊自爱自强,为人师表。我们必须要坚定不移地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加强师德建设。必须在教师当中要深入宣传,要大力推进师德建设、师德宣传、师德教育,教师本身要做为人师表的模范,要做教书育人的模范。打铁必须本身硬,必须是这样的。

    [管培俊]:但同时我们也一定要看到,严重违犯师德规范毕竟是个别人,师德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它只是一个支流,它不是教师队伍的主流。我们在不少的情况下听到不少关于教师的议论,有的是不负责的,好象把教师说得一塌糊涂。我想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必须要搞清楚,要旗帜鲜明地说教师队伍的主流是好的,存在的一些问题是支流的问题,我们需要大力宣传师德的典型、师德的模范,向模范教师学习,要解决师德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师德水平需要提高,师德的工作需要加强,师德的制度环境需要改善。但是我们一定要客观理性地看待,实事求是地分析,要尊重教师,维护教师的声誉。把教师说得一无是处,不符合事实,也不利于我们的孩子。这一点必须要讲清楚,我们自己要清楚,而且要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教师、崇尚师德、爱护关心教师的观念。

    [王旭明]:今天新闻发布会确实有点超长,另外我们几位发布人发言也超长,但是他们想说得太多,想说的也太重要,我们也都听进去了。在今天新闻发布会结束的时候,我还再次提醒,在教师节即将到来的时候,请注意我们下面若干个宣传事宜,一是从9月5日开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将在《劳动者之歌》拦目播出汪来九、李月娥、邹有云、盘振玉、张昭、陶海林、玉贵、李元昌、林崇德、何雅玲等10位老师的先进事迹,其他平面媒体也将刊播,这十位老师在《奠基中国》也将集中展现,比如陶海林老师,辞去了很高薪水的经理工作去做职业学校的校长,令人敬佩。二是今天上午新闻发布会之后,下午我们将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一个《教育家成长丛书》座谈会,有些优秀老师将在现场,大家可以在现场对他们进行采访。三是9月9日教育部第二届百名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将在人民大会堂将举行颁奖大会,明天下午我们把这百名名师的优秀代表提前请到北京来和记者朋友们见面。特别提醒大家,这些教学名师有些是来自西部省区,过去几年从来没有评出教学名师的省份,今年第一次评上教学名师。四是9月8日晚上19点30分开始,中央电视台第八套节目将在黄金强档里面播出17集电视连续剧《殷雪梅》,同时电影《殷雪梅》也将在全国播映,请大家关注。五是9月10日晚上20点开始,中央电视台10套将播出专题节目《2006奠基中国》,中国教育电视台同时播出,同时中国教育电视台将于9月11日10:10、10月4日14:22、10月14日19:00重播。中国教育电视台一套还将在9月10日晚10:00播出西部教育栏目教师节特别节目《难忘师恩》,中央电视台7套将在9月11日15:34-16:24、17日01:03-01:53、18日15:34-16:24、24日01:03-01:53重播。 六是9月13日,我们还将把近年来为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献身或者负了重伤的优秀教师,或者优秀教师生前所在的学校的代表请到教育部来,和记者朋友们见面,介绍这些老师为了保护学生的生命,光荣献身的英雄事迹,也请大家关注。

    [王旭明]:说到媒体,很多媒体在近期已经对教师节给予了很多的关注。中央电视台社区新闻专门播出了感谢师恩的系列专题节目。人民网已经开设了“我为人师”和“感念师恩”的主题征文,主题征文已经进行了20天左右,我基本都看了,每篇都是词章华美,生动感人。北京青年报早在十几天前开始了一个“寻找我的小学老师”活动专栏,到昨天已经寻找到了500多位小学老师。我建议,在第22个教师节到来的时候,在各位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在我们独具慧眼,揭露社会上还存在各种问题的同时,我希望大家放慢脚步,静下心来,好好品味,好好看一看、说一说,伴随我们终身成长的美丽的园丁——人民教师。本次发布会到此结束,下次发布会再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