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发布>> 其他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通报2011年第二季度工作情况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7月26日   来源:中国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定于2011年7月25日15:00在西院(东城区和平里中街12号)216会议室召开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通报2011年第二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言人尹成基介绍情况。中国网 张琳 摄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言人尹成基: 2011年二季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推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充实完善现有就业政策体系。国务院专题召开电视电话会,对做好2011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部署。制定下发贯彻落实国务院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文件的通知,指导各地做好贯彻落实工作。继续实施“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研究规范见习管理。指导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印发关于继续做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一、就业工作

    工作进展情况:一是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1—6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55万人,完成全年900万人目标的73%。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90万人,完成全年500万人目标的58%。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93万人,完成全年100万人目标的93%。二季度末,全国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908万人,比一季度末减少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与一季度末持平。

    二是全面推动就业政策落实。以税收优惠新政策的贯彻落实为切入点,推动出台地方政策文件和具体操作办法,加强政策宣传和督查,确保政策落实到位。指导各地在总结评估的基础上调整完善小额担保贷款、特定政策补助等相关政策。会同财政部下拨2011年就业专项资金369亿元用于扶助和促进就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范和加强资金的使用管理。

    三是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全面推进创建创业型城市绩效评估活动,加强创业工作经验交流。召开部分省市“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推进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

    四是完善和强化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开展“2011全国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19.6万户民营企业参加了招聘周活动,近87万人次求职者与用人单位达成了就业意向。加强就业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精细化、长效化的服务机制,推进实名制的就业援助和就业失业管理工作。启动覆盖全国的就业信息监测制度,为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和劳动者求职就业提供更加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统一管理切实维护人力资源市场良好秩序的通知》,加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监管,推动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制定。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扎实推动就业各项政策的落实。全方位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抓好税收优惠新政策、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落实,结合实际细化完善就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产业转型升级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低碳经济发展与促进就业等重大政策研究,探索推进绿色就业,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扩大就业。

    二是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抓紧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强政策宣传和落实。重点针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强化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努力帮助更多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

    三是深入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以绩效评估工作为抓手,积极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建立健全创业服务体系,继续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四是大规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

    五是加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整合,加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能力建设,拓展和完善服务功能。加快建设全国就业信息监测平台和全国招聘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均等化、制度化、专业化和信息化。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社会保障工作

    工作进展情况:一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启动实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新农保试点深入推进,截至6月底,国家试点地区共有1.42亿人参保,3713万人领取养老金。加上各地自行开展的试点,全国参加新农保人数共1.99亿人,5408万人领取养老金。北京、天津、重庆、浙江、江苏、西藏、宁夏、青海、海南9个省区市已经实现新农保制度全覆盖。积极做好社会保险法的贯彻实施工作,颁布实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等配套规章。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平稳开展,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进一步推进。

    二是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中央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补助资金已全部下拨到位。城乡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逐步提高,各地普遍提高了居民医疗保险支付比例,门诊统筹工作正在全面推进。初步建立失业保险金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启动失业保险金标准调整程序,适当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工伤和生育保险待遇标准进一步提高。

    三是有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积极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等群体的养老保险问题。“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工作取得明显进展,56亿元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已全部下拨,截至6月底,全国已有184万国有企业有伤残等级“老工伤”人员和工亡职工供养亲属纳入了工伤保险统筹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做好淘汰落后产能和兼并重组企业职工安置工作的意见。

    四是认真做好扩面征缴和支付工作。截至6月底,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26626万人、45431万人、13719万人、16827万人、13013万人,分别比上年底增加919万人、2168万人、344万人、666万人、677万人。1—6月,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10520.4亿元,同比增长26.6%;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8409.2亿元,同比增长21.0%。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进一步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全面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加快配套规章制定工作,加大社会保险法宣传培训力度。扎实推进新农保试点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今年两项试点覆盖面达到60%,明年实现全覆盖。研究完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积极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巩固省级统筹成果,着手研究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思路。

    二是加强扩面征缴工作。继续以非公单位员工、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为重点,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强基金征缴,扩大基金规模。加强基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研究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政策。

    三是抓好政策落实工作。年底前将国有、集体企业等“老工伤”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抓好将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等群体纳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贯彻实施工作。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加快推进门诊统筹和付费方式改革,提高参保人员待遇水平,增强医疗保险经办管理服务能力。加强各项社会保险制度衔接等方面的政策研究。

    四是加快推进社保基础建设。科学编制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大力加强社保经办能力建设。提高社保信息化水平。全年完成增发9000万张社会保障卡任务。

    三、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工作

    工作进展情况:一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工作。贯彻落实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举办贯彻实施培训研讨班。举办2011年专家工作暨专家管理软件培训班。继续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实施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印发第四批新疆特培工作的通知。

    二是稳步推进留学人员和回国专家工作。举办第二届全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培训班,出台加强留学人员回国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配合组织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千人计划”,开展第六批创业平台评审组织工作。组织实施2011年度“海外赤子为国服务行动计划”,支持39项重点活动。

    三是有序开展博士后工作。推进博士后分级管理改革,河北等5个省市开展博士后工作分级管理的具体交接工作。组织召开香江学者计划专家评审会和中国(广东)博士后人才与科技项目洽谈会。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筹备开展万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计划启动仪式。二是组织召开全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会议。开展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试点、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评审工作。继续推进2011年度“海外赤子为国服务行动计划”和“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三是继续做好博士后工作,印发博士后工作“十二五”规划。四是启动实施知识更新工程,筹备召开第四批新疆特培工作大会。

    四、职业能力建设工作

    工作进展情况:一是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会同中组部印发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明确到2020年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启动2011年50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和2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工作。二是推进职业分类和技能鉴定工作。积极开展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完成大典修订工作平台的调整完善和上线测试等工作。督促检查各地区、各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所(站)自查自评工作。三是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系列活动。积极筹备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参赛工作,组织技术专家赴英国参加世界技能组织预备会和观摩活动。组织开展2011年全国职业技能竞赛系列活动。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继续做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开展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的宣传及贯彻落实工作。组织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印发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实施方案。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二是推动技工院校改革发展。指导技工院校明确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在巩固初高中毕业生生源的同时,强化在职职工培训和各类就业技能培训。研究制定技工院校弹性学制和学分制指导意见。三是做好职业分类与技能竞赛工作。继续做好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开展职业描述信息修订工作。组织开展2011年全国职业技能竞赛系列活动,做好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参赛组织工作。

    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

    工作进展情况:一是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配合做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研究起草《关于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参与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等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二是进一步规范公开招聘工作。调查处理部分地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规问题。加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三是加强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80%以上中央部门和近1/3的地方基本完成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工作。研究起草事业单位职员制度试点工作方案。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做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关于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的出台和贯彻实施工作,起草事业单位人事监督规定。二是继续完善聘用管理制度,启动聘用合同范本修改工作,研究起草聘用合同规定。三是进一步健全公开招聘制度,研究起草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规违纪行为处理办法。以县以下基层事业单位为重点,开展事业单位进人情况大检查。四是认真做好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启动事业单位职员制度试点工作,探索完善岗位设置动态管理机制。

    六、农民工、劳动关系协调和权益保障工作

    工作进展情况:一是稳步推进农民工工作。召开国务院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第九次全体会议,研究部署中国农民工发展政策研究工作。开展千户百强家庭服务企业创建活动,研究制定《家政服务业劳动管理规定》。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工作进展顺利,截至6月底,全国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保险人数分别为3553万人、4623万人、2165万人、6555万人,分别比上年底增加269万人、40万人、175万人、255万人。

    二是继续推动劳动合同法贯彻实施。继续开展小企业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专项行动和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春暖行动”,进一步提高小企业和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加强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建设,逐步发挥备案系统在用工管理、决策支持等方面的基础作用。继续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实施“彩虹计划”,指导各地以工资集体协商为重点,推动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修改完善《特殊工时管理规定》,加强对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等方面的政策指导。进一步加强三方机制建设,深入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

    三是加强企业工资分配宏观指导调控工作。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有北京、天津、山西等18个地区相继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深圳市132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北京市13元。全国共有13个省份发布了2011年度工资指导线,基准线多在15%以上。

    四是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企业劳动争议预防调解示范工作进展顺利,乡镇街道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工作稳步推进。研究制定加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建设的指导性意见,积极推进仲裁院建设。二季度,全国各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共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27.2万件,涉及劳动者35.0万人。结案25.7万件,涉及金额46.43亿元。五是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力度。研究起草《关于进一步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的意见》。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建设,推动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标准化、人员专业化、执法规范化”建设。

    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贯彻落实国务院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第九次全体会议的工作部署,组织开展中国农民工发展研究工作。修改完善农民工工作绩效评估暂行办法和指标体系。继续做好发展家庭服务业各项工作。二是继续做好劳动合同制度实施工作。配合做好第二次劳动合同法执法检查工作,继续推进小企业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专项行动。制定下发《关于加强劳务派遣用工管理的通知》,加强对劳务派遣用工的监管。继续以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技术先进型服务外包企业为重点,加强对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管理和服务。进一步加强三方机制组织建设,增强三方机制的广泛性和代表性。深化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活动,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先进表彰,推进创建活动向街道(社区)、乡镇延伸。

    三是推进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继续以工资集体协商为重点,稳步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实施“彩虹计划”,进一步扩大集体合同覆盖面,逐步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完善工资指导线、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企业薪酬调查制度试运行。继续指导尚未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地区适时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四是推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研究制定《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办法》,继续对64家国有企业劳动争议预防调解示范工作进行督促检查。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聘用高校毕业生充实基层调解员队伍,研究制定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员管理办法。出台加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加强调解仲裁管理信息化建设。

    五是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从7月1日至8月15日,组织开展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情况的专项执法检查,重点对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支付工资、缴纳社会保险、遵守工时和特殊劳动保护等方面情况进行检查。全面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队伍建设。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言人尹成基回答记者的问题。中国网 张琳 摄

    凤凰卫视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社保资金大规模投资了高铁,包括最近一次在6月2号参加了南车的增发活动,像今天早上一开盘,南车大跌至少8%,整个社保资金在这次事故中有什么样的损失,有没有接到相关部门的报告?第二个问题,在不久前我们公布的“十二五”规划中,我们强调说最低工资标准每年年均增长13%,媒体测算差不多五年内就会实现倍增,请问媒体的这个测算是否准确?对这个倍增计划有没有什么样具体的目标?

    尹成基: 你所说的社保基金跟我们部所管的社会保险基金是两个概念,那个是国家社会保障基金。我们有一个专门的社保基金理事会,是他们管的一部分战略性储备的社保资金,参与市场运作、各种投资,按照规范进行市场化的运作。这个是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管理的一项职责,跟我们的社保基金不一样,你了解的情况是否真实,我不能够证实,但是我们系统管的社会保险基金没有你所说的情况。

    第二个问题,我们在“十二五”规划当中,明确提出最低工资标准要保持每年增长幅度在13%以上。最低工资制度实际上是保障职工最基本工资收入的一个制度保障,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当中,中央提出提高两个比重,特别是提高初次分配在整个收入分配当中的比重。这个最低工资制度,我想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制度的保障措施。不是说所有的用人单位都要按照这个标准给职工发工资,这是一种误解。

    实际工作当中,有一些用人单位由于经营情况比较差,可能会按照这个标准来给职工发工资,这是一个最低保障线,并不是普遍的工资水平线,这是一个兜底保障,是最基本的保障。职工的报酬不能低于这个标准,否则就是违法的。效益好的、有活力的、有发展潜力的、劳动生产率比较高的企业,应该根据综合的因素来确定职工的工资。另外,因为职工的素质状况不一样,对企业的贡献大小不一样,获得的工资报酬也会有差别。所以,要客观、准确理解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所发挥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十二五”期间,最低工资标准保持13%以上的增长幅度,就是为了使低收入职工工资水平有一个有保障的增长,这个保障应该说可以达到一定的增长速度。我想它的作用和意义主要是体现在这个方面,所以我们要准确把握。谢谢。

    新华社记者: 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时期,请问政府在完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方面,实现老有所养等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绩?谢谢。

    尹成基: 这个问题很重大,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一项制度建设,我刚才通报上半年工作的时候,也提到这方面的情况。在老龄化迅速加快的进程当中,养老保险显得越来越重要。而且中央提出的小康社会发展目标和“十二五”规划,以及2020年的发展目标当中,都把实现全民享有基本社会保障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老有所养是实现全民保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制度,如果这个制度能够全面实施,那就是实现全民保障的一个重要标志。大家知道,最近几年,我们国家积极推进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从制度的层面上讲,应该说医疗保障已经实现了全覆盖。

    养老保障也涉及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每一个人都要进入老年,享受保障待遇,这是人人关心的一个问题。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出台了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同时国务院专门召开会议,对这项试点和已经开展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同时作出了部署。新农保试点今年覆盖面要达到60%,居民的养老保险试点今年下半年开始启动。我们要求国家试点范围内的那些试点地区,要同步推进城镇居民的养老保险试点,这个覆盖范围和新农保试点的覆盖范围是一致的,目标也是一致的,都要达到60%的覆盖面。同时,温家宝总理在会上特别强调,在明年年底之前,这两项试点要基本实现全覆盖。也就是说,从制度层面上讲,到明年底我们中国城乡所有居民都可以实现基本养老的制度保障。

    我刚才在通报的时候也提到了,对于这两项试点地方的积极性非常高,为什么?因为老百姓欢迎,广大的农民对于新农保的期待和评价都是非常高的。这也是中国政府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的一项制度保障。养老和医疗涉及到每一个人的。医疗是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过程,养老是按照劳动年龄人口计算的,最后都是要进入老年,来享受这个待遇的,所以跟每个人有关系,是涉及到每一个人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这两项制度如果建立健全了,并覆盖到中国城乡所有居民了,那么中国最重要的、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就建立起来了。当然,从制度覆盖到人人享有、规范化管理、可持续化发展,还是有一个过程的,还要逐步加以解决。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加大公共财政体制的建设,加大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实施好这两项试点,把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起来,我们是有信心的。谢谢。

    南方都市报记者: 请问,从2009年开始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现在的进展如何?有没有什么困难?国家当初设定的“三步走”,每一步的完成情况怎样?另外,我听说在上个月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的院长吴江受人社部的委托,完成了一项针对全国绩效工资改革的研究报告,不知道接下来人社部是否会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来推动这项改革的深入?

    尹成基: 谢谢你,你对这项改革的关注程度还是很深的,能够提出这个问题,说明你对这项改革非常关注和了解。关于你说的“三步走”,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绩效工资已经在去年全部落实到位了。同时,国家对基层医疗卫生和公共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实施绩效工资也作出了部署,主要是配合医改作为一项重要的配套改革来实施的。这项工作目前各地基本上已经有了方案,正在落实当中。其他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我们提出了一个16字方针,总体上是要求各地积极、稳妥、慎重地推进改革。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这项改革任务是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一项重要配套改革,涉及我们部的,除了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改革以外,还有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以及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这些配套改革,现在正在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总体部署加以推进。

    另外,你提到对绩效工资的课题研究,这也是涉及到这个制度将来的一些调整和完善。通过实施绩效工资,主要是解决事业单位的激励和保障问题,从“绩”和“效”两个方面建立激励保障的机制,使事业单位的人员能够留得住,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谢谢。

    香港经济通记者: 工信部说广东、浙江方面都没有中小企业“倒闭潮”,我想了解一下,人社部有没有具体了解企业倒闭的原因?是成本提高了,或者是经营方面的问题,比如融资难的问题,你们有没有了解到他们实际状况是什么样的?另外,我看新闻通稿写到,第二季度制造业的用人数下降了15%,造成这个状况是什么原因呢?

    尹成基: 谢谢你。你说的这个情况,从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就高度关注。今年,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我们也了解到有一些中小企业面临着因融资、汇率变化带来的困难,这个问题是确实存在的。我们特别关注的是这些企业面临这样的困难,对就业和社会保障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从上半年监测的情况来看,总体上对于就业、社保和劳动关系、职工权益保障等方面有一些影响,但是,总体还是稳定的,对就业的影响也没有十分明显。

    关于你说的“倒闭潮”,我们没有了解到这方面的信息,称不上“潮”。有些企业临时遇到困难,可能会出现半生产的状态,不能满负荷运转,有这样的情况,但是对用工的影响还是十分有限的。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也针对这个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支持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如果缺乏竞争力,缺乏发展潜力,没有相应的人才支撑,这样的企业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怎么样转型、升级并提高自身的发展能力,加强创新,这是多数中小企业都要关注和研究的问题。让他们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过程中,能够生存下来,并且能够发展好,这也是我们期待的。谢谢。

    财新传媒新世纪周刊记者: 第一个问题,关于社会保险法,7月1号社会保险法生效前,人社部已经出了好几个配套规章和办法。我问一下,在这之后还会出台哪些方面的配套规章?有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表?尤其是刚才提到的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办法,具体什么时候出台?第二个问题,刚才您在发布当中也提到,下半年会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我想问一下,这个工作的推进,现在具体是什么样的情况,有一个什么样的时间表?现在有没有一个具体的思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会不会跟企业并轨,或者说会再设计一个单独的计划?谢谢。

    尹成基: 关于社保法,我们已经有了一些配套的法规和政策,下一步,还有一些配套的政策,正在研究制定过程中。具体什么时候能够出台,我想不会很晚。大家都知道,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制定过程还是比较复杂的。目前五项保险中,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已经有条例了,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还没有专门的条例,我们都在研究起草,同时我们会加快配套规章的制定。关于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办法,我们前几年已经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现在还在进一步研究、论证,以完善这个办法。我以前回答过这个问题,要确保安全,同时又能够实现保值增值,这两个目标要同时保证。所以,办法的制定和实施都要受一系列条件的限制。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是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的一项重要配套制度。关于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试点的5个省,我们正根据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总体要求和各项配套改革的进展情况进行详细、认真测算,再进一步完善试点方案。同时,为了使试点工作能够更好地推进,使这个制度更好地体现事业单位的特点,我们还将制定和出台配套的政策,如职业年金的办法。总的来说,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是明确的,中央、国务院已经明确了要加快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要能够体现机关事业单位的特点,便于人员在机关、事业、企业之间的正常流动。所以,我们经过进一步研究,这项改革也将适时启动和推进。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上半年的统计数字已经出来了,现在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低于上半年GDP的增长幅度,我们“十二五”规划当中,提到两个增长是同步的,所以我想问一下,2011年开始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居民收入和GDP是不是可以达到同步的增长?另外,工资条例大家很关注,去年一直说要出来,现在到底进展到什么样的程度?今年或近期能不能出来?谢谢。

    尹成基: 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是明确的,特别是“十二五”规划中已经有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人社部主要是负责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工资问题是我们这个部的职责所在。这项改革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关系,要建立一个合理的收入分配关系,制度层面是非常关键的。中央也提出来,一些重大的改革要加强顶层设计,就是基本的制度方向要把握准,实施的步骤要进一步明确。所以实现GDP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长同步,这是一个目标,是一个过程,需要逐步实现。对于实现这个目标,中央的要求是明确的,我们作为职能部门信心和决心也是明确的。所以,这要靠各方面共同的努力,靠实体经济的发展、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使广大劳动者来分享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所带来的成果。我们相信在“十二五”规划实施过程中,将会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目前,工资条例在研究和论证中,没有具体出台时间。我们在加快研究、论证和推进,使这个条例更加符合实际,更加可操作,使广大职工和用人单位都能够接受。谢谢。

    小康杂志记者: 您刚才提到,下半年要推进技工院校的改革,我们在采访过程中,制造业、造船行业、机械工程行业的企业普遍反映优秀技工缺乏的问题,而现在技工院校招生又匮乏,您认为这个矛盾症结在哪里?下一步我们将怎样推进技工院校的改革?第二个问题,社会保险法从7月1号开始实施到现在也快一个月了,我们也在做配套的工作,就实施一个月的情况来看,有没有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如果有的话是什么?

    尹成基: 中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怎么样发挥好人力资源的优势,这是个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在“十二五”期间,也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没有人才、没有技能,怎么支撑企业的发展?所以,这是我国人力资源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当前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体现。所以,我们要通过技工院校的改革来培养更多的技能人才,以适应企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的用工需要。

    从总体上掌握的情况来看,技工短缺现象是存在的。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召开了会议,对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作出了部署。我部非常重视这项工作的实施,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在“十二五”期间,我们要进一步加大政府对技能培训的资金投入,提供更好的财力保障,发挥政府在培训方面的作用。同时,针对用人单位的需要,改革和调整技工院校的课程设置、师资力量、专业设置,使技工院校毕业的学生和技工能够更好地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

    社会保险法已经正式实施。在这部法律颁布之后,我们作为具体实施这部法律的政府职能部门,已经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法律本身的宣传,包括对系统工作人员的培训,还有配套政策法规的制定。在社会保险法正式实施的时候,已经有一些配套的法规同时出台。所以,前期准备工作还是比较充分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保法实施一段时间以来,总体上还是非常平稳的,职工和用人单位各方面都反映良好。谢谢。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相关链接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谈“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三公经费”支出和预算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答问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召开庆祝建党90周年座谈会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专业技术人才发展接受专访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