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执法监管
 
甘肃省工业节水进展情况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6月29日   来源:发展改革委

    甘肃省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多年平均降水量277mm,仅为全国平均年降水量的43%;人均占有量1077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二分之一。近年来,甘肃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水法》和国家有关工业节水的方针政策,立足甘肃水资源实际,深入开展工业节水工作,工业用水的效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由2005年的631立方米下降到2006年的620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2005年230立方米下降到2006年的205立方米。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制定节水法规规划,强化水资源利用的监督管理。新《水法》颁布实施以来,甘肃省陆续出台了《甘肃省实施水法办法》、《甘肃省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甘肃省节约用水发展规划》、《甘肃省行业用水定额》。成立了甘肃省节约用水办公室,市、县两级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酒泉市编制了工业节水“十一五”规划,提出了矿产品采选、食品、生物化工、建筑建材、棉纱等五大行业的节水指标。

  (二)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从根本上促进节水型工业的发展。为适应甘肃省工业产业发展实际,改造不适宜市场条件和产业政策的产业,避免新的“高耗”企业的建设,近年来,甘肃省根据水资源条件和行业特点,合理调整甘肃的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关、并和淘汰了一批小造纸、小皮革、小硅铁、小轧钢等高耗水和高污染企业。武威市按照《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能力、设备名录》,先后取缔、关停了污染严重的“十五小”、“新五小”企业85家,大大削减了污染物的排放,使工业废水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对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设项目涉及取水许可制度的,一律严格进行水资源论证报告审批,并落实建设项目的“三同时”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执行不力的工业项目和企业,有关部门不予批准立项,银行不予贷款,供水部门不予供水。

  (三)依靠技术进步,有效推动工业节水工作。针对目前全省绝大部分工业企业用水设备工艺落后,用水效率不高的问题,近年来,甘肃省坚持依托工业节水项目的组织申报与实施,积极为企业开展节水工作创造有利条件。酒钢公司通过对炼铁区、炼钢区、轧钢区实施节水改造,水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2006年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93%,比2005年提高1个百分点,吨钢新水消耗降低到6.83立方米,比2005年下降4.48%,全年节约新水约700万立方米。金川公司投资近1亿元实施节水重点技术改造,对排水系统、含金属高盐类废水处理站、酸性废水处理、污水处理总站及中水回用系统等进行改造,于2005年投入运行。2006年中水回用量808.48万吨,使金川公司在产品产量较2005年有较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而新水用量却比2005年少了196万吨,节水效果明显。靖远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实施了废污水处理与雨水集流回用工程项目,项目建成后,矿区废水利用率将达到80%以上,日用水量由现在的4.5万吨下降至2.5万吨。武威纸业公司在10万吨造纸项目建设中,采用国际先进的多圆盘真空过滤回收处理技术对造纸白水进行处理,实现了造纸白水100%的循环利用;利用曝气生物滤池技术对中段废水进行处理,年循环利用量529万立方米,重复利用率达到88%。

  (四)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深入挖掘节水潜力。甘肃省要求重点火电、有色冶金、石化、医药、造纸、食品、建筑等行业企业制定内部节水规划,通过建立节水目标责任制,强化成本核算,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挖掘管理节水的潜力。酒钢公司、金川公司、兰州石化、金化公司、白银公司等重点企业完善了节水管理机构,明确了责任,形成了自上而下的节水管理机制,实行用水定额管理;制定了“十一五”节水规划和实施方案,层层签订《节水目标责任书》,定期对节水工作进行测评考核;对生产生活用水输送管线及设备进行定期全面维修,及时更换损坏设备、泄露管道、阀门,杜绝了各种用水跑、冒、滴、漏现象。

  (五)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有效带动工业节水。省委、省政府在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率先把河西走廊建成节水型社会示范带列入了甘肃省“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张掖试点工作不断深化,连续七年实现了黑河分水目标。在张掖经验的示范带动下,先后分两批设立了43个县(市、区)作为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试点面扩大到50%,覆盖了河西全部县(区)。根据区域水资源条件,确定了在黄河干流、石羊河、黑河流域兴建工业项目必须按水权转让方式获得用水权。2006年先后实施了大唐景泰电厂与景电灌区、靖远电厂三期及白银市靖乐渠等三个灌区的水权转让,共吸引节水改造资金5980万元,转让水量1536万立方米。嘉峪关市按照“统筹城乡用水、提高用水效率”的思路,先后投资1228万元发展节水农业,每年节水近500万立方米,节出的水供给工业使用,不仅实现了农业节水良性循环,也缓解了工业用水矛盾。

  (六)开展节水教育宣传。近年来,甘肃省在每年开展的“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世界环境日”以及“节能宣传周”等宣传活动中,都把节约用水作为主要宣传内容,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开展多种宣传活动。积极开展创建“节水型城市”、“节水型企业”和“节水标兵”等社会活动,不断增强社会各界的节水意识。

  二、工业节水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工业节水的法规制度和激励机制不完善。工业节水方面的配套管理规章制度和措施比较缺乏,难以有效规范和监督管理经济社会用水活动。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激励机制不健全,加之水价偏低,部分企业节约水资源的内在动力不足。

  二是节水管理和基础工作较为薄弱。工业节水方面的配套管理规章制度和措施比较缺乏。大部分工业主管部门还没有把工业节水工作纳入重要日程。多数企业没有专门的节水管理机构或人员。工业用水和节水方面的统计制度不健全。

  三是节水投入不足,技术开发与改造进展缓慢。一些企业节水改造进展缓慢,用水技术工艺落后,用水效率低下。节水技术产品开发工作滞后,先进适用能够带来较大经济效益的节水技术仍然比较缺乏。工业废水治理成本较高。

  四是对节约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一些企业仍缺乏对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粗放型用水,浪费水资源,污染水环境的现象仍比较普遍。

  三、2007年主要工作

  一是把工业节水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优化配置水资源。加强节水管理,对用水量较大的建设项目,严格实行节约和合理用水专题论证,严格执行“三同时、四到位”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大力压缩耗水量大、用水效率低、水污染严重的行业,严格限制造纸、纺织、钢铁、化工等高耗水、高污染工业项目的发展。对拒不执行的,有关部门不得批准立项,银行不得提供贷款,水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办理取水许可审批手续。按照国家鼓励发展的工业节水技术、产品、设备以及限制高耗水项目、淘汰落后高耗水工艺、高耗水设备的目录,合理调整甘肃省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

  二是依靠技术进步,促进各类企业向节水型企业转变。进一步拓宽节水建设项目的融资渠道,有效增加节水资金投入。加大节水技术设备和产品的研究开发力度,积极推广应用节水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集中力量支持一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水技术改造项目,并以此为示范,带动全省工业企业节水工作的全面展开。通过改进用水工艺,采取循环用水、一水多用、废水处理综合等措施,降低工业产品用水单耗,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三是加强工业废水综合治理,实现工业废水资源化。科学制定区域工业废水治理规划,采取工业废水分散治理和集中治理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工业废水达标排放,逐步改善水环境,防止出现水质性缺水。在工业企业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将污染控制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减少废水的排放,促进工业企业废水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实现废水资源化。进一步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废水治理的投入,加快废水资源化和处理设施建设。积极推行污染治理设施社会化运营管理,加强运行监管,充分发挥已建设施的作用。

  四是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工业节水基础管理。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定合理的用水价格;建立健全工业企业用水定额制度、节水统计报表制度,把工业企业用水、节水基础资料纳入统计报表系统;定期发布有关用水情况信息,为工业企业节水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指导;对取水定额指标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超定额用水的企业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收费制度;督促企业积极开展水平衡测试和查漏维修维护工作,强化计量管理,实行在线监测,杜绝“跑冒滴漏”等浪费水资源的现象。

  五是持续开展工业节水方面的宣传教育。广泛宣传国家有关节水的方针政策,宣传节水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总结推广节水先进企业的经验,开展节水管理和技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广大企业的节水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