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执法监管
 
2007年农调户早籼稻成本收益情况调查与分析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9月06日   来源:发展改革委

单产提高、成本增加、价格上升、收益明显增长
——2007年农调户早籼稻成本收益情况调查与分析

    据全国物价系统成本调查队对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海南9个早籼稻主产省168个县1513个农户早籼稻生产成本收益情况调查显示,2007年主产区早籼稻播种总面积略有减少、成本有所增加,但由于单产提高、价格上升,每亩平均收益明显增长。

    一、单产提高

    今年主产区早籼稻亩均产量400.7公斤,比上年增加13.7公斤,增幅3.5%,创历史水平。主要原因:一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不断增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农业生产投入,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二是主产区早籼稻生长期间各地气候条件普遍较好。局部地区虽遭受病虫害影响,但由于防控措施得力,损失较小。三是高产优质种子,如浙江的“嘉育253”、湖南的“两优287”等得到了普遍推广。

    二、成本增加

    今年主产区早籼稻亩均总成本520.56元,比上年增加31.95元,增幅6.5%;亩均现金成本289.86元,增加25.86元,增幅9.8%。具体情况如下:

    (一)亩均物质与服务费用266.42元,增加23.18元,增幅9.5%,其中机械作业费增加是物质与服务费用增加的主要原因。

    1、化肥费。亩均化肥费89.54元,比上年增加3.33元,增幅3.9%。今年我国化肥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化肥费用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亩均化肥用量增加。据调查,早籼稻亩均化肥折纯用量为21.69公斤,比上年增加0.85公斤,增幅4.1%。

    2、种子费。亩均种子费21.61元,比上年增加0.83元,增幅4%;亩均种子用量2.85公斤,比上年减少0.22公斤,减幅7.2%。种子费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农民增加了优质种子的种植面积。优质种子具有价格高、用量少、抗病虫害性强、产量高等特点。

    3、农药费。亩均农药费31.52元,比上年增加5.37元,增幅20.5%。主要原因:一是今年早籼稻主产区病虫害偏重发生,农药使用次数、使用量有所增加。二是部分农药价格上涨。

    4、机械作业费。亩均机械作业费61.22元,比上年增加16.23元,增幅36.1%。主要原因:一是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的贯彻落实提高了机械化作业程度,同时水稻跨省收割的兴起,推动了机械作业范围的扩大。今年安徽、浙江等地农机专业户进入江西,很多农户耕地、收割都用上了机械,农民反映种田比原来省心省力;安徽省今年部分地区机收率已达51%,机耕率达80%;浙江诸暨市机插率达70.21%。二是国际油价居高不下,机耕、机收价格上涨。

    (二)亩均人工成本185.13元,比上年增加3.99元,增幅2.2%。随着各地机械化作业的推广,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今年早籼稻亩均用工数量9.46日,比上年减少0.87日,减幅8.4%。主要原因是劳动力价格的大幅上升导致人工成本增加。据调查,今年早籼稻雇工工价39.79元,比上年增加7.27元,增幅22.4%。

    (三)土地成本增加。今年主产区早籼稻亩均土地成本69.01元,增加4.78元,增幅7.4%。主要原因:一是种粮收益增加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二是随着城乡建设步伐的加快和种植结构调整,粮食用地供给减少。

    三、价格上升

    今年主产区早籼稻平均每50公斤出售价格81.44元,比上年增加6.26元,增幅8.3%。早籼稻出售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一是成本推动。今年主产区早籼稻种植的土地成本、机械作业费、化肥费和农药费等费用增加,导致了早稻生产总成本的增加。二是随着粮油价格和农资价格的上涨,农民对新粮市场价格的期望值也随之提高,惜售现象较为普遍。截至8月15日,今年平均每亩新早籼稻存粮261.1公斤,比上年同期增加3.9公斤,增幅1.5%。三是去年世界粮食产量减少、国际市场粮食涨价、粮食库存量减少,而市场需求量增加。

    四、收益增长

    在单产提高和价格上升的双重因素下,今年主产区早籼稻亩均产值666.55元,比上年增加69.55元,增幅11.7%。由于产值增幅高于成本增幅,亩均净利润145.99元,增加37.6元,增幅34.7%;亩均现金收益376.69元,增加43.69元,增幅13.1%。此外,目前主产区农户已拿到的补贴,亩均18.81元,比上年增加4.49元,增幅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