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长短压力叠加拉低增速 中国经济平稳换挡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4-17 09:05 来源: 中新网
【字体: 打印本页

    4月16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一季度国民经济分析,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28213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7.4%。中新社发 张寒 制图

    在潜在增长率下行的长期趋势和高基数导致出口同比回落等短期压力的共同作用下,中国GDP增速在2014年一季度跌至近一年半以来的最低点。

    不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季度是中国经济活动的起步期而非高潮期,所对应的数据不足以成为唱衰全年的理由。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等学者也对中新社记者表示,当下中国经济所承受的短期压力,均不是内生性、趋势性的麻烦。向好的就业形势和平缓的物价涨幅显示中国经济并没有被增速的下行打乱秩序,正处“降速容忍度”提升的平稳换挡期。

    中国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4%,比上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较2013年四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

    相比于较为平稳的消费和投资,同比出现回落的出口是中国经济“三驾马车”在一季度的最大“短板”。

    不过这一“短板”的形成主要和一些短期因素有关。首先是基数效应。2013年初,人民币汇率的持续走升让一些热钱借道香港,以虚假贸易的形式进入内地,导致当期外贸数据异常增长,推高2014年一季度外贸同比数据的基数。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郑跃声指出,如果除去这些特别因素的影响,中国外贸进出口仍然运行在一个基本合理的区间。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则指出,美国经济受严冬的影响也是中国出口同比回落形成的一个原因。

    除了外贸,其他多个领域也显露出短期因素影子。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指出,消费增速的放缓与春节所带来的季节性干扰有关,刚刚过去的暖冬对发电量的拉低则是工业增速出现回落的一个原因。

    虽然短期干扰的存在让中国GDP增速略低于市场预期,但事实上“降速提质”已成为中国经济长期的趋势。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告诉中新社记者,中国经济在经过35年快速增长后已经进入一个潜在增长率下行的正常时段。王一鸣也强调,中国经济目前依然处在阶段性转换之中,达到均衡、相对稳定还需要一个过程。

    而在增长转向中高速的大趋势下,速度是升是降已不足以勾勒中国经济的整体表现。中国总理李克强此前回答记者提问时就明确表示,既然说GDP增长的预期目标是7.5%左右,就是有弹性的,“至于你说可以接受的下限是什么,那就是这个GDP必须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使居民收入有增长。”

    盛来运16日透露,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300万,比去年同期继续增加。国家统计局调查失业率的数据总体是稳定的。一季度外出打工6个月以上的农民工同比增加了288万人,增长1.7%,“我们在调研的时候都感觉到很多企业反映招工不容易”。

    在居民收入方面,一季度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62元,同比名义增11.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8.6%,一改过去被GDP增速“甩在身后”的局面。

    而即便单独分析7.4%,这一增速的取得也已经是一个难能可贵的成绩。横向上比,王一鸣表示,多个国家的经验显示,一个经济体高速增长二三十年后会进入一个减速高概率区间,开始以低于4%的增速增长。

    纵向上看,牛犁强调,零点几个百分点的差距和曾经的大起大落完全不是一回事。过去无论是好的时候还是坏的时候,中国经济从来没有连续八个季度位于同一个区间。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经济目前足够稳了”。 (记者 周锐)

责任编辑: 姜晨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