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孙立坚:中国经济不会爆发系统性风险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4-17 10:07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字体: 打印本页

    昨日(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7.4%,增速比上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增速回落属于正常范围,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开局平稳、总体良好,当前核心任务是调结构转方式。

    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曾表示,一季度经济下滑也是短期的,仍然存在新的增长动力。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一季度经济下滑,目前经济发展存在何种风险,是否有可行的办法来防控,将来推动经济发展的产业究竟还有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专访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

    方向更重要

    NBD:一季度经济增速数据您认为如何?是什么因素导致一季度经济下滑?

    孙立坚:我觉得目前经济增速尽管下滑了,但因为是第一季度,也并没有到需要太紧张的程度,还在合理的区间之内。至于经济增速是7.4%还是7.3%,数字差别没有什么太大意义。数字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发展方向。

    造成经济下滑的微观层面原因主要是产能过剩,这也使得目前“三驾马车”都受到影响。首先,产能过剩造成目前投资放慢。另外,尽管产能过剩想要转变为可以利用的产能,但由于外部环境还未复苏,使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难度非常大。

    再加上目前消费也无法化解国内产能,部分原因在于现在“八项规定”、限制“三公消费”的执行,政府消费的手收紧以后,结果使之又回归到结构性消费不足的问题上。

    结构问题反映在,由于贫穷地区没有完成城镇化过程,所以消费能力非常有限。另外,沿海城市因为在刺激政策过程中带来了资产泡沫效应,并且服务行业与制造行业之间存在偏差,造成资金拥有者越来越多,但是满足资金的服务能力并没有跟上。

    目前的服务价格,尤其是房地产为代表的成本价格非常高,更加增加了沿海城市老百姓生活的压力,所以大家才拼命地理财与储蓄,而没有将储蓄转变为消费,进而使之进入到实体经济。

    NBD:除产能过剩风险以外,中国经济的发展接下来还要防控哪些风险?

    孙立坚:中国经济还存在房地产、金融兑付等风险。在房地产的问题上,我认为就是坚决不要托市。

    理想状态下,房地产市场应该进行大规模重组。因为目前有很多开发商在三、四线城市还开着很高的价格想获取利润。现在通过货币政策的稳健性可以让这批房地产商先退出市场。

    现在尽管一个房地产行业能够带动很多实体经济行业发展,但是风险太大了。一旦房地产不能一直往上走,或者进行健康的调整,就会牵连很多关联性的实体经济都出问题。所以,许多其他国家都已经在往大数据、互联网、生命科学、3D打印等方向走了,如果我们还靠房地产拉动经济的发展,这个是非常糟糕的事情。

    NBD:金融、地产等风险是否会叠加爆发系统性风险?

    孙立坚:系统性风险现在不会爆发,政府完全可以调动资源来接盘。不可能像发达国家,政府对于房价下跌是无所谓的态度,只能看着其下跌,最后造成银行的不良资产,中国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但我还是坚持认为不要救市,因为房地产导致的商业成本增加,会阻碍我们产业升级与创新的能力以及人才的引进。

    正负能量对冲

    NBD:今年接下来经济形势如何?有什么因素可以支撑中国经济发展?

    孙立坚:我觉得接下来的经济发展会有一个“正能量”与“负能量”的角逐,可能二季度也不一定有很漂亮的数据。但是只要我们企业投资的信心存在,并且现在代表未来经济的行业当中已经出现了一些投资的热潮。

    我现在对大数据、互联网非常看好,我们的互联网产业已经具有世界竞争力,一些互联网公司进军美国市场也不是没有竞争力。这些互联网行业发展起来,也是产业结构通过市场的力量进行调整的结果。

    并且,我在广东调研时发现,以前为别人代工的OEM、ODM等产业,现在已经有企业自己做自己品牌的产品。

    我们做了这么多年的加工贸易,现在已经完全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正在不断创造属于中国自己的品牌。

    NBD:下一步政策取向应该是怎样?

    孙立坚:我比较看重的是预期管理问题。想要看下一季度经济增长怎么样,关键在于能不能靠市场的作用,而不是靠政府救市的力量把经济抬起来。

    我认为应该给市场机会和信心,具体反映在通讯电子、互联网等产业上,传统的靠“铁公基”支持的钢铁,以及光伏产能的旧产能等目前遏制中国经济增长的部分产能,就能被对未来有信心的企业家的新产能扩张冲销掉。

    这两股正能量与负能量互相对冲以后,今年就是观战“正能量”是否能盖过产能过剩的“负能量”的时候。今天我看到数据当中,未来的信心在好转,所以我们现在特别要注意7.4%的方向问题。

    政府应该通过公平竞争环境的打造,让优胜劣汰的原则起作用,使那些没有生产效率的企业退出市场,然后把占有的资源腾出来。

    目前来看,本届政府正以开放倒逼改革的胸怀,将通过简政放权、放松管制、引入竞争等“制度红利”的方式,来全面推进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建设,让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在扶持企业创新、强化义务教育方面,政府应投入更多的公共资源,以确保高附加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应运而生,大众创造财富的能力和由此带来的消费水平日益上升。

责任编辑: 姜晨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