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对CPI重回“1时代”过于担忧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10-20 09:14 来源: 光明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仅1.6%,再次跌回“1时代”,更创下近56个月的新低。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1.8%,也出现了连续31个月的同比负增长。

    9月份CPI和PPI的双双不振,立时引发部分市场人士担忧,对于解除了通胀警报的我国,是否又会面临新一轮的通缩危险。

    合理的担忧是必要的,但是,过度的唱衰却是不切实际的。抛开技术层面的翘尾因素不论,其实,只要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就会发现,9月份CPI和PPI的双双不振,事实是极其合情合理的。

    首先,反腐高压下“职务消费”的锐减,会不可避免地对整体消费产生了影响。尽管没有确切的数据,表明“职务消费”对CPI的联动效应到底有多大,但是,对于公权力一直过大的我国而言,大规模的职务消费确实挥之不去。而在近年来新一届政府强化反腐力度之下,伴随着“职务消费”的大幅减少,势必会对CPI下行产生一定的影响。而9月份PPI的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也与今年以来政府对投资拉动的大幅收缩有关。

    “职务消费”锐减和投资拉动收缩,对CPI和PPI下行所造成的影响,对我国经济中长期发展而言,毫无疑问是一个好事,这不仅可以大幅降低我国实体经济的运营成本,而且也是彻底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必须。

    其次,近年来全球大宗商品大幅走跌,数据显示,数据显示,目前的全球市场上,近期黄金、原油、铜等大宗商品价格均为全线下行,并且,诸如玉米、大豆等农产品也创下了五六年来的新低,而螺纹钢、铁矿石、焦炭期货等黑色金属则更是不断再刷新低。毫不客气地说,今年的第三季度已经普遍市场认为是大宗商品走势最差的一个季度。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大幅走跌的大环境下,CPI和PPI发生追随性下行趋势,不仅之于我国合情合理,而且放之全球各国亦普遍如此。

    在全球经济整体疲软导致大宗商品急剧走跌之下,我国CPI和PPI的双双下行,不仅合乎情理,而且9月份PPI下行幅度甚至缓于CPI,其本身就表明我国实体经济具有一定的抗压性。

    没有必要对CPI和PPI的双双下行过于担忧,今年前三季度的贸易数据,已经充分证明,我国经济事实已经进入一个较为乐观的局面——2014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19.4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1.8%。贸易顺差1.4万亿元,扩大35.3%。由此可见,我国实体经济不仅不像部分人认为的那样前景暗淡,反而是在复苏,正在焕发全新的活力。

    综上所述,我们应理性看待此次CPI和PPI的下行,没有必要“见风就是雨”地盲目唱衰。实际上,我国当前宏观经济数据的相对不振,不仅是全球大宗商品急速下跌必然的伴生现象,而且也是我国主动转变行政职能和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前提。(杨国英) 

责任编辑: 郭晓婷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