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自贸区透露可喜的经济发展“新信号”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12-13 15:44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新一批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措施,促进转变政府职能、建设现代政府;部署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经验、加快制定完善负面清单,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会议指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一年多来,围绕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贸易便利化、金融服务业开放、完善政府监管制度等,在体制机制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创新,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党中央、国务院已决定在更大范围推开,推动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12月12日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再设广东、天津、福建三个自由贸易区,是一年多来上海自贸区成功经验上的总结,也是中央有关方面谋划确定的新一轮深改方略中最重要的“一步棋”。其“落子”、“布局”高瞻远瞩,极富有战略意义,对于今后国内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也预示性释放出一个强烈的新信号。这一“落子”,未来预期和效果让人期待。

    一年多以来,上海自贸区获得了巨大的“试点”成功。一项资料显示,上海自贸区成立一周年后,上海自贸区累计实现进出口总值747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高出同期上海市外贸进出口总体增速2个百分点,占同期上海市进出口总值的26.4%。而除此之外,上海自贸试验区第三方机构评估报告11月14日发布,参与评估的第三方机构中有两家称,自贸区的综合满意度超过80%。这还仅仅是“评估”和“外贸”的一两个方面的成绩单,如果算上投资创业的、金融保险的、消费的、税收财政的等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绩,以及现实从上海自贸区试点中获得的诸多“成功经验”的巨大价值,成果成就无法估量。

    上海率先“落子”自贸区,有着“全盘皆活”的决定性意义,而随后即将拉开大幕的“广东、天津和福建”三省份的复制跟进,其意义同样重大、落子同样“精当”,改革和经济谋划大剧同样精彩。上海属于华东地区,有着南北经济支撑点、联系点的重要功能,而广东偏南、天津属于经济发展带的华北,福建属于东南,上海之后的广东、福建和天津的自贸区跟进,无疑将点亮中国沿海经济带这一整体。形象些比喻,上海自贸区只是点亮一盏灯的话,那么,广东、福建和天津自贸区的设置,相当于同时点亮了相互依托、南北对接的“四盏灯”。一个大上海就取得了如此大的经济试点成就,更何况未来的“四灯齐亮”之后对整个沿海地区、国家整体经济的辐射和带动意义呢。

    在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战略构想和大布局中,“四家”国内自贸区的同步推进,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动意义将是深远的,对于沿海经济和国家整体经济的影响也将是深远的。中央有关方面的“复制”自贸区的做法,是在一个最适合的时机,下了一步“最好的棋”。自贸区的深入推进和成功“复制”,更大的意义还在于对国内经济更深层次的影响。上海自贸区是区别于以后的经济特区模式的,不是保税区的“2.0版”,他是承载着在市场开放、政府边界厘清、管制放松等诸多“试点”内容的改革;更不同于主要依赖税收、土地的“老套路”开放区模式。它不以“土地开发”为主要模式,甚至基本上不需要多少“新增土地”,它不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它是“绿色”的,是一种综合了体制、机制、税制、汇制、法制等方方面面的试验田,也是一个使“巧劲”和运用“高新思维”生钱和赚钱的“高水平改革开放区”。一言以蔽之,以上海自贸区为代表的“新一代开放区”,已经与过去的旧的试点开放模式有显著区别。

    那么,这一新的经济模式或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显然对国内其他省份和地方将形成直接的影响,乃至经济发展思维上的冲击。我国目前在经济发展上面临诸多瓶颈,已开始受到来自资源环境的诸多压力,经济结构不合理问题凸现,经济结构转型吁求紧迫而现实,“三高”(高污染、高耗能、高资源性)经济模式受到拷问,经济结构向更科学发展模式势在必然。自贸区的“复制”,承载的可能就是一个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引领,带动和示范给各地的就是一个如何在“不污染”或“少能耗”的基础上实现经济腾飞。“复制”自贸区,是深化改革的又一步,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因此要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方式。会议还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构想,到“新常态”观念的提出,是经济稳中求进的信号,也是经济模式向更科学、更创新、更富有活力和“更节约”方向转变的标志。“复制”更多的自贸区,承载和释放的正是国家经济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如何走、如何走得更好的“新信号”。(毕晓哲)

责任编辑: 林巧婷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