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为企业“走出去”提供续航能力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12-25 10:56 来源: 光明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大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力度,推动稳增长调结构促升级;决定进一步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确定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的措施,共享发展成果同奔小康生活。(12月24日 中国政府网)

    会议提到的“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出发点有市场需求的成分。“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举措”这句话指明了中国对外需求的增长点,已从商品类扩展到中国装备制造走出去的2.0版,并借此推进外贸结构优化升级。当然,3.0版的蓝图接着被打开,那就是此次会议提到的“加大金融对企业‘走出去’的支持”。

    此次常务会议之前,李克强总理刚刚结束7天近70场活动的欧亚外交行程。其中,一张中新社记者拍摄的“会议间隙中的李克强”照片,让我们看到“蛮拼的”总理。同时,笔者捕捉到站在总理边上两个熟悉身影,分别是财政部长楼继伟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他们都是掌管国家“钱袋子”的核心人物。此刻的出现,应有国家对于金融服务支持企业走出去的谋篇布局。

    从总理欧亚之行的成果来看,金融支持占据着很高的比例,物化的成果已经造就。李克强总理出席竣工仪式的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不仅是中国公司进行项目实施,也是由中方提供优惠贷款。其意义和本次常务会议提到的“金融支持推动我国优势和富余产能跨出国门、促进中外产能合作、拓展发展空间”无缝链接到一块。

    “走出去”,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对于中国企业走出去,首要之义就是简化手续,放宽限制,推进对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会议提到“将境外投资外汇管理由事前到有关部门登记,改为汇兑资金时在银行直接办理”就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它带来的利好在于,不仅大大节约企业人力及脚底成本,还有可能将原来企业相关业务办理的时间从“天数”变成“分钟”。企业将因此享受到简政放权的好处。

    会议重点提到拓宽融资渠道,着重“对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应保尽保,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重大装备设计、制造等全产业链的金融支持。”中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国门,必不可少地要面对国际上波诡云谲的挑战。增加对它们的金融支持,尤其是“对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应保尽保”,能够主动控制风险。从而加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中国项目挺近全球纵深领域。

    此外,会议提到的“完善人民币跨境支付和清算体系。”有国际金融的现实背景。美国推出量化宽松体系后,给新兴市场造成的抽血效应显著,以至于不少发展中国家陷入经济停滞阶段。世界体系需要新的力量加入。此刻,当中国装备制造大踏步走出去的同时,人民币也在通过不断签订互换协议推进国际化进程。这两者进行搭配,效果很可能是一加一大于二。

    中国企业的制造装备要“走出去”需要雄心,但更需要冷静。平心而论,发达国家的制造装备市场趋于饱和,而一些次级的欠发达国家才是中国企业摧城拔寨之地。但“双刃剑”效应显示得是这些国家和地区政治环境并不是很稳定,有时候起决定作用的反而不是技术水平本身。而此次会议强调的“做好信息、法律、领事等服务,加强协调,防止恶性竞争,强化风险防范,护航中国企业、中国装备走向世界”,其初衷也在与此。

    中国企业的制造装备“走出去”,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优化配置的大趋势。它要飞得更远,是需要金融支持提供的强大续航能力。而金融的支持,除了责无旁贷外,还代表着中国的第三产业也将在世界舞台上得以练兵。中国人喜欢用“两只腿走路”来形容一种稳健。而要为中国经济调结构、稳增长再找一个“抓手”,装备、金融这两只腿“走出去”就一定是种新常态。(谢伟锋) 

责任编辑: 郭晓婷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