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紧缩距离我国并不近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1-30 19:33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新华社发布”客户端北京1月30日专电(记者 张欢)近期关于我国靠近通缩悬崖的声音浮起,主要依据是CPI去年上涨2%,远低于3.5%的预期目标,同时,PPI连续34个月负增长。事实上,当前的物价下行仅是结构性,而非趋势性,并不构成实质性通货紧缩。我国需要防范通缩风险,但是,通货紧缩距离中国并不近。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表示,当前CPI和PPI低位运行,我国通缩风险和压力有所增加,但不构成实质性通货紧缩。原国家统计局局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德水认为,CPI全年上涨2%是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等追求的理想目标,我国达到这个目标是令人高兴的事情,不能说中国已经出现通缩现象,这不科学。

  综观我国经济全局,当前是“中高速增长伴随低通胀”的形势。CPI涨幅在冬季的罕见低值主要受到天气偏暖的影响,使得蔬菜、食品的供给相对充足、价格低于往年。PPI的持续收缩,则是产能过剩导致的产品价格下挫,以及受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低迷的波及,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会造成连锁反应,拉低相关工业品、消费品价格,对我国PPI指数变化形成输入型下拉力量。由此可见,CPI和PPI的下行,皆是结构性因素所致,并不是需求疲弱、货币供应量不足等趋势性力量的驱使。盛来运表示,剔除了食品和石油价格影响的2014年核心CPI指数高于2013年和2012年。业界预测2015年PPI很难转正,CPI涨幅还将低于2014年,但回落不会过甚,核心CPI指数将保持稳定。

  对于通缩的风险,确实不能不防,但无需夸大,因为我国拥有比较充足的政策储备可以应对。

  从货币政策看,目前的利率水平还较高,尚存下调余地;去年社会融资规模比上年下降8598亿元人民币,12月M2同比增长12.2%,剔除同业存款的影响,M2同比大致增长10%,这种情况为我国适度增强货币供应提供了操作空间。业内很多观点赞成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但要防止释放的货币过多进入资本市场,而较少进入预防通缩的主战场——实体经济领域。

  从财政政策来看,不仅可以发挥减税的积极作用,还可以运用增加支出的政策,尽管未来一段时间财政增收情况不比从前,但我国多年的财政积累可以支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有专家建议在当前赤字率低于2%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适当扩大赤字规模。同时,CPI、PPI走低的时期也恰是加快价格改革的契机,如若推出涨价措施可以对CPI形成上行拉力,业内预期,今年和明年可以成为能源资源类产品、农产品等价格改革的好时机。

责任编辑: 刘红色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