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政放权迈出重要一步后续改革更引期待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7-08 17:54 来源: 中国经济新闻网
【字体: 打印本页

简政放权,作为本届政府开门第一件事,一直被视为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特别是,在国务院相继取消和下放8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提前兑现“在任期内削减1700多项审批权三分之一”的承诺,以及简政放权改革遭遇中梗阻及最后一公里难落实棘手难题之际,准确把握、认清政府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改革的社会评价和企业感受、了解最新诉求,对于深化简政放权改革向纵深推进,至关重要。

  今年6月,由国家行政学院委托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以法人单位为对象,覆盖10省份,汇集随机进行的20万份调查结果显示:受访企业对改革充分认可、高度评价、感受明显。 

  对此,国家行政学院培训中心副主任丁茂战7月7日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对调查结果显示的评价内容,进行了权威解读。

  评价之高史无前例,改革空间犹存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出企业对简政放权改革的评价之高,是史无前例的。同时,也意味着本届政府深化简政放权改革力度之大在我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丁茂战表示,从调查结果反映出的数据可以看出,国务院深化简政放权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是有口皆碑、有目共睹的。

  针对简政放权等改革的认可度是这次调查重点考察的一个方面。数据显示,有96.7%的受访企业认为简政放权改革很有必要,而选择“没有必要”和“不清楚”的受访企业分别仅占2.0%和1.3%。此外,具体改革措施方面,受访者对优化政府服务、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改革、取消和减少资质资格改革、商事制度改革等事项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比例均超过九成。

  在丁茂战看来,数据真实地反映了现实情况,说明简政放权等改革切中了社会普遍关注的主要问题,抓住了改革的“牛鼻子”,是民之所望;继续深入推进简政放权等改革是民心所向,社会所需,“特别是跟进配套的商事制度改革,包括税收结构性优惠等扶持政策的整体推进,都让市场主体有着非常直观的体会和感受。”

  “但数据也同期呈现了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入和推进的空间。”丁茂战介绍,调查结果显示,在清理收费改革和事中事后监管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比例都不及前述超九成比例认可的结果,分别为87.3%和79.9%。此外,调查还显示,认为简政放权等改革“有必要,不满意”的受访企业仍有5.5%,认为改革“效果不明显”的受访企业占到26.7%。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改革成效与社会期望值还存在一定距离,社会对简政放权等改革还有热切关注和期盼。丁茂战说,企业认为存在不满意的地方是非常正常的。从政府推进工作角度看,目前简政放权的推进力度,对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最终实现负面清单管理的目标而言,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五大领域工作亟待深化,后续步子料将加大

  按照总理多次强调要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菜”的要求,此次调查结果亦列明了群众给出的“菜单”,包括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规范审批流程和压缩审批时限、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优化政府服务、进一步提升地方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承接能力、进一步统筹协调推进改革、进一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精准度等七项内容。

  丁茂战认为,调查结果本身是一种导向和对企业诉求的反映,各界期望改革力度加大,向纵深推进,也为政府继续加大简政放权改革力度,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形成了正面动力。接下来,应该在以下五方面继续深化改革:

  一是中梗阻到最后一公里落实,其中存在众多制度和政策上的障碍亟待打破。地方政府的很多行政审批事项都是有着法律和政策依据的,因此,开展清理必须“先拆庙”,即从立法和政策变革上着手,为下一步地方政府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和形成负面权力清单提供法制前提。

  二是因为政府行政权力和其本身体制存在捆绑,行政审批调整涉及政府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整体调整,因此,政府机构的整合和简政放权改革相适应,是下一步需要地方继续探路予以推进的。

  三是地方政府的行政能力,从中央到省再到县,以前由中央管理的事项转移到省乃至县市级别,是否有能力无缝、高效、科学地接管,需要加大对政府行政人才的培养和培训。

  四是政府自身一些工作可以更加简单化,以减少制度成本和交易成本,比如尽可能运用信息化技术,积极融入“互联网+”,提升行政效率。

  五是最重要的,即要处理好部署和落实的关系。中央部署后,究竟落实怎样,部署的主体负责督查,不留死角、不留退路地一抓到底,地方政府的贯彻执行力度才会更大。

  “现阶段国务院简政放权改革的举措取得了成绩,也还只是迈出了重要一步,可以判断,后续改革还将迈出更大步伐。”丁茂战说,各界对简政放权改革的期待也将随之升高。(记者 李海楠)

责任编辑: 张维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