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常务会议说到必做到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8-03 16:26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字体: 打印本页

果断有力 适时适度 注重实效
国务院常务会议说到必做到

7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融资担保行业改革发展,更好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作用。会议决定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以管理创新促进资源配置高效透明。这是自2013年3月本届政府组成至今,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近百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一个缩影。

回顾这近百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每当经济运行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时,国务院常务会议总是及时提出保持经济稳定与发展的政策措施。

盘点这近百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后对外公布的近百篇新闻通稿,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发现,国务院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这四大方面,反复讨论,认真研究的议题频次最多,这其中,涉及到“惠民生”的议题居首,达90次之多,其次是促改革(63次)、稳增长(42次)、调结构(37次)。

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这四大主要议题所形成的政策决策以及部署推进的重点工作,都离不开“落实”二字。打通抓落实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一直是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部署重点,李克强总理更是强调,“国务院决不发空头文件”。

稳增长:短期措施与中长期战略并重

在近百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中,“稳增长”无疑是当仁不让的高频词议题。据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有关“稳增长”的议题超过40次,如果纳入涉及稳增长或有关中长期发展战略的议题内容,比例或可达九成之多。在这些议题中,提及频次由高至低排列为宏观经济(11次)、企业发展(10次)、稳定外需(8次)、金融规范(6次)、社会投资(5次)。不难发现,这些均着眼于短期稳定经济增长的措施,即稳定当前总需求。

从7月1日起,我国国民经济进入了2015年下半年的运行区间,而就在这短短一个月内,国务院有三次常务会议都涉及稳增长,并有针对性地推出了多项新政。7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四大举措稳增长。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仍然紧紧围绕稳增长,既注重投资,主要是城镇地下管廊,又注重消费,涵盖休闲旅游消费。

而从近百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有关“稳增长”议题的讨论、研究和工作部署可以看到政府最高决策层引导中国经济走向稳定所做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效。所出台的政策措施,其适应经济新常态特征的轨迹彰显无遗,而近两年来中国经济在内外不利因素集中爆发时保持了稳定增长的事实,亦证明了决策的明智和正确。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对本报记者表示,近百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决策涉及范围广泛、措施内容具体有效且兼具了前瞻性,表明政府在实现稳增长目标的过程中正在坚持短期措施与中长期战略并重的施政思路。

促改革:狠抓简政放权、创业创新

在国务院召开的近百次常务会议中,“促改革”也是名副其实的高频议题,63次被讨论、研究。在“促改革”议题中,出现的高频词为简政放权(21次),税务改革、企业改革、政策落实均为6次。而在近百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后所播发的近百篇新闻通稿中,“改革”一词被提及的次数更是多达420次,是国务院常务会议高频词之冠。

为什么是“改革”?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但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蹚,因为别无选择,它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

本届政府执政以来,就如何改革思路是清晰的,即简政放权。近百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三个“一”都将简政放权作为主题之一。2013年3月18日,新一届政府第一次常务会议就将“研究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事项”作为主题。此后两年的开年第一次常务会议,都将简政放权作为主题之一。2014年1月8日会议讨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2015年1月7日的会议则侧重规范和改进行政审批措施。据本报记者统计,在今年已召开的24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李克强总理有9次都在主持讨论简政放权的相关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部长吕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简政放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要不断发现和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

调结构:增强内动力明确重点和方向

在过去的两年半时间里,“调结构”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工作中的“口头禅”。据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在近百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调结构”相关议题研究次数达37次,高频议题分别为: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11次)、推动产业发展(9次)、优化外贸结构(6次)。从细分议题来看,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国务院先后21次研究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21次提及简政放权,10次提及创业创新,7次专题研究释放科技创新活力,为新业态的发展提供助推动力,希望借此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认为,新一届政府召开的近百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多次提及“调结构”相关议题,这增强和释放了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目前,推动结构调整需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需要在关键和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下一步,应更加注重科技资源的统筹利用,把各方面的创新力量联合起来,加快关键和核心技术的攻坚步伐,为结构调整创造坚实基础。

惠民生:让百姓收到更多政策“红包”

从大病医疗到助学贷款,从降低税费到提高网速,从大气治污到食品安全……“民生问题”是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最多的问题,范围涵盖老百姓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惠民生”相关的议题主要涉及社会保障(26次)、改善就业(13次)、灾害防控(10次)、生态环境(10次)、城镇化(9次)、教育均衡(6次)、食品安全(3次)、其他(13次)。而在近百篇新闻通稿的高频词中,“民生”一词位列前五,被提及达130次之多。

有关惠及民生的措施,涉及养老金提高、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易发生欠薪的行业推行工资保证金制度等,每一项都具体而细微,受益人群涵盖退休老人、农民工、生活困难群众、残疾人等诸多弱势群体。

除关注弱势人群之外,国务院常务会议在部署简政放权、投融资改革、创业就业等多项工作中强调,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3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首次部署政府重点工作时这样强调。他还表示,要从制度上推进教育公平、就业公平、创业公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对本报记者说,在保底基本民生多项措施支持下,尽管经济增速出现换挡,但人民生活水平没有换档;尽管困难企业不断增加,但困难家庭没有不断增加。在收入水平平稳和物价稳定的支持下,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总体得到保障和改善。(记者 张娜)

1    2    3    4    5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尾页
责任编辑: 张维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