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经济述评:有质量的发展看什么?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8-11 11:07 来源: 央广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导读】经济之声“2015年中经济述评——转型与转变”第二篇:有质量的发展看什么?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过去30多年,深圳以GDP年均增长25%左右的速度一路狂奔。在创出这种“深圳奇迹”的同时,深圳成了全国单位面积产出最高、万元GDP能耗最低的城市。发展到今天,深圳不但经济振翅高飞,宝贵的生态环境也得以保存。

    深圳的发展,似乎代表了一个方向、一种样本。

    按照这个要求,上半年中国经济交出的答卷怎么样呢?从已经公布的一连串数据里,可以看出什么?无非两个角度,一是速度是不是合理,二是质量是不是向好。

    从速度看,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的同比增速为7%,尽管和往年相比有所回落,但从经济体量来看,仍然不低。在世界范围内,无论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也都名列前茅。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继续追求高速增长是不现实的。

    经济增速也不是越低越好。在13亿多的人口的中国,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因此,对于7%这个数字,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的评价是,恰到好处。

    姚景源:7%左右的增长速度,是我们现阶段的经济发展适宜的速度。我们现在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60万亿元,每年经济的增量就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个年度总量,所以现在也没有必要像过去那样保持那么高的增长速度。把速度主动调下来,有助于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改革顺利走过深水区,打好攻坚战,也有助于化解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如果没有质量做基础,快速发展很可能意味着你正在制造不好的产品。”这是美国知名统计应用实践专家道格拉斯·费尔对“中国制造”提出的观点。

    而对中国经济来说,光看速度不看质量,则会导致“矿山越挖越空、资源越用越少”,经济总量“虚胖”,发展很难持续。

    那么,从“质量是不是向好”角度,上半年的中国经济该怎么看?不外乎几个方面:收入高不高、就业好不好、物价稳不稳、环境美不美。

    相对于GDP的增长,人们无疑更关心自己的收入高不高。如果老百姓的“钱袋子”没鼓起来,GDP增速再高,也只是“自拉自唱”。

    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931元,同比名义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继续“跑赢”GDP增速。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会计学家张连起解释,给老百姓带来“获得感”的发展才是有质量的发展。

    张连起:收入增长意味着,无论经济增速是中高速,还是高速,收入是保证百姓“钱袋子”、保证民生的重要因素,而且让老百姓有获得感。居民收入增速跑赢GDP是一个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速度,是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重要指标,也是稳定的、让老百姓有预期的指标。

    “钱袋子”要鼓起来,前提是就业。有就业才会有收入,大家才能真正享受到经济发展的好处。就业好不好,是衡量发展质量的又一个重要指标。

    浙江杭州的一家就业网站——“大帮网”,通过移动互联网,让大学毕业生通过微信报名,和一些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一起参加“训练营”活动,学生和企业的需求直接对口,大大增加了就业率。

    “大帮网”们的创新模式,正在为就业添油加力。今年截止到6月末,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1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1.8%,就业指标实现了“逆势上扬”。姚景源直言,他不太关心GDP,他最关心的还是就业数据。

    姚景源:就业数据确实来之不易。我们现在的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依靠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已经占据了国民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而它又特别能够吸纳就业。下半年第三产业会得到夯实和发展,“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局面也会得到进一步开拓,再加上各项改革措施,包括三证合一和取消职业资格准入门槛的落实,今年全年在原先1000万的目标上再增长300万是没有问题的。

    物价稳定,老百姓的日子才能过得安定。物价大起大落,人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必然飘忽不定。“稳稳的获得感”离不开“稳稳的物价”。因此,物价稳不稳,也是决定发展质量的重要因素。

    今年上半年,中国CPI同比增长1.3%,物价保持低位平稳运行。经济学者马光远分析,“稳字当头”是眼下物价指数走势的最大特点。

    马光远:总体看来是比较正常的,它反映了当下中国经济包括物价基本稳定的态势。如果没有大的趋势变化,物价将基本平稳维持在这样一个态势。不管是菜价还是猪肉价格等,出现大变化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呼吸清洁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是老百姓最基本的生存要求。即使增速、收入、就业、物价等都协调发展,一旦环境问题成为短板,发展就会“断粮”,民生就会“打折扣”,使得有质量的发展“挺不起腰杆子”。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已经成为不少地方的主动选择。河北省承德市过去主要依赖传统的采矿业,为了绿水青山,只有痛下决心,压缩再压缩。全国人大代表、曾经担任承德市市长的赵风楼说,最好的出路就是两个字:转型。

    赵风楼:每年大概三产增加一个百分点,工业每年再下降一个百分点,这样慢慢调整。尤其是压减过剩产能,对一些环境有影响的,对环境污染的这些产能,坚决把它压掉,留出空间。

    转型带来转变。2011年以来,我国单位GDP能耗逐年下降,降幅分别达到2.0%、3.6%、3.7%、4.8%。而今年上半年,这一降幅达到了5.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说,尽管节能减排任重道远,但我们正在努力让环境“越来越美”。

    常纪文:环保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的发展非常重要。一个是充满雾霾和有水污染的社会是难以持续发展的。今年上半年的我国节能减排力度非常大,而经济增速达到7%,这个GDP是建立在资源节目和环境友好基础之上的。目前的经济增长是高质量的增长,考虑到了经济资源和健康的综合效益,可以让老百姓的“综合幸福感”比以前更强。(记者 李硕)

点击进入“中国经济‘半年报’”专题

责任编辑: 宋岩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