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保障的重中之重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8-18 07:38 来源: 经济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民生保障的重中之重
——我国民族教育发展成就综述

自2002年第五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央对民族教育日益重视,投入不断加大,我国民族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资源配置向民族地区倾斜

我国有1亿多少数民族人口,民族自治地区占国土总面积的64%。全面提高民族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承担着构建中华民族文化基础、服务民族地区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任。

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民族教育的重要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列出专门章节规划民族教育,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都提出,要重视和加强民族教育发展,资源配置要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

2002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先后投入4000多亿元,实施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薄弱学校改造等系列重大工程项目,教育信息化覆盖了边远民族地区乡村;中央财政累计向5个自治区下达农村义务教育保障资金519亿元,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连续保持年均增长20%以上……

各地也将民族地区教育作为民生保障的重中之重。在南疆地区,学前双语幼儿园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中小学双语现代远程教育等重大项目,率先在南疆三地州启动实施。

一系列政策把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送到民族地区千家万户,有效提升了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切实保障了各民族学生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

技能培训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如果没有国家开办的内地西藏中职班,我可能还在老家务农。”宁波市鄞州职业高级中学西藏班学生扎西曲邓的老家在西藏昌都,因家庭经济困难,他初中毕业后便辍学在家务农5年多,直到2011年考上了浙江的内地西藏中职班。3年后,扎西曲邓又以过硬的技术,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夺得汽修大赛车身修复(钣金)项目比赛冠军,并被保送进入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深造。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幸福生活能力为落脚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向5个自治区安排资金21.04亿元,支持了576所职业学校建设。

作为我国第一个西部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2009年四川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了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每年组织约1万名藏区学生到川内优质职业学校免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其中87%以上的学生来自农牧民家庭,实现藏区贫困农牧民学生“零缴费”和“无障碍入学”。

探索形成人才培养新模式

为支持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计划、农村义务教育特岗教师计划、“国培计划”、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等国家级项目重点向民族地区倾斜,有效地促进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师的成长。为加大双语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国培计划”向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双语教师倾斜,“特岗教师”优先保障双语教师需求。2014年,中央安排0.6亿元专项资金,培训双语教师1.58万人次。

国家还大力发展内地民族班,直接让民族地区的学生到内地学校接受教育。时至今日,内地民族班已形成了涵盖初中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预科教育、本专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在内的办学新格局,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新模式。2013年度“最美乡村教师”、墨脱县帮辛乡完小教师格桑德吉,全国人大代表、“忠诚使命的模范军官”江勇西绕,北京奥运会火炬手斯朗卓玛,向云南地震灾区捐赠5吨切糕的“切糕王子”阿迪力·买买提吐热等,都是内地民族班培养的优秀人才。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师队伍素质稳步提升、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广泛开展、双语教育积极稳步推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这些都是民族地区教育所取得的累累硕果。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一段时期,民族教育要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结构调整和质量提升为重点,完善普惠政策,采取特惠措施,扎实推进民族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记者 佘颖)

责任编辑: 温雅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