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降”恰逢其时 利率市场化又进一步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8-27 17:56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字体: 打印本页

专家表示,央行决定降息降准有利于引导中国境内外利率、汇率
及汇率预期的平衡,也为推进利率市场化提供了条件

    “这次降息、降准,并不代表货币政策的转向。我国货币政策的基调仍然是稳健和中性的。从调控实体经济的角度来看,降息、降准有助于维持合理的实际利率水平和支持适度的货币信贷增速水平。”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这样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

    8月25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8月2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及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各0.25个百分点,调整后二者分别为4.6%和1.75%;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做出调整。同时,放开一年期以上(不含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浮动上限,但活期存款以及一年期以下定期存款的利率浮动上限维持不变。央行当晚还决定,从9月6日起,普遍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并额外降低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并且额外下调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准备金率3个百分点。

    “双降”政策落地恰逢其时

    马骏表示,“为了进一步巩固前期稳增长措施的成果,有效降低融资成本,保持合理的流动性,帮助稳定国内外市场预期,央行再次降息降准是有必要的。”

    “降息有利于缓解存量债务压力,促进企业实际融资成本下降;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一起实施,约一次性释放资金6500亿至8000亿元人民币,将促进银行扩大信贷投放,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同时,对冲因外汇占款下降而引发的流动性紧缺,有助于稳定资本市场。”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解读道。

    连平认为,此次“双降”政策的推出恰逢其时。“2015年下半年经济开局不利,7月多项实体经济指标同比增速均出现下滑,8月以来也未见转好迹象,经济下行压力不减。”他对本报记者进一步分析认为,“7月份工业增加值的增速有所回落,8月份财新PMI初值下降等数据表现都显示出一定的经济下行压力。”尽管马骏认为2015年二季度以来中国实体经济出现企稳回升迹象,但他也指出其向好发展的基础仍不牢固。

    除考量宏观经济数据以外,资金拆借成本的高低,不仅深受宏观经济状况的影响,而且直接关系到市场微观主体筹融资的效率,牵扯着企业生产投入的意愿和能力。“在PPI持续为负且降幅仍有所扩大的情况下,虽然名义利率下行,但企业实际融资成本仍然居高不下。”连平说。马骏对本报记者表示,“最近原油价格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再次大幅下跌,可能继续抑制国内通胀率,从而造成对实际利率的上行压力。”

    “‘双降’缓解了国内流动性紧张的压力,利率将稳中趋降。”交通银行资产管理中心高级分析师陈鹄飞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在连平看来,外汇占款规模下降只是造成市场流动性紧缩的原因之一,近期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的预期上升引发一定程度的资本流出,也是造成国内流动性缩紧的因素之一。

    目前,中国经济情况与世界经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给货币政策调整提出新的要求。马骏提到,“近期,全球金融市场的过度波动,可能通过预期等渠道影响我国和全球经济,甚至影响一些国家的金融稳定。”陈鹄飞分析认为,“双降”有利于引导中国境内外利率、汇率及汇率预期的平衡,可有效避免金融风险的跨市场传递。

    利率市场化再攻一城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央行在使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整的同时,打出“组合拳”:放开一年期以上(不含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中国利率市场化又迈出一步。

    “现在,通胀率和通胀预期较低,同时宣布降低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有助于引导利率下行。这些条件为取消一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在马骏看来,这次政策组合中,“双降”为利率进一步市场化提供了条件。

    对此次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时机是否成熟的问题,马骏认为,从当下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过去几次市场对利率上限调整的反应来看,中国放开一年期及以下存款利率上限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在“双降”政策出台的同时,如何促进利率决定机制的市场化水平,他谈到,“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有助于让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为新的货币政策框架转型提供条件。未来利率市场化进程,将更多着眼于强化商业银行的市场化定价机制,培育市场可接受的基准利率,疏通利率传导机制。”

    连平表示,此次放开一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利率浮动管制的实际影响并不大,利率市场化仍坚持稳妥审慎的原则。“考虑到此前一些银行的存款利率并未上浮到顶,且这部分存款占比不高,应不会出现存款利率大幅上升的情况。”他分析道。(记者 王田田)

责任编辑: 王骁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