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国经济有质量的增长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10-29 10:43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五中全会将于今天闭幕,按惯例,万众期盼的“十三五”规划建议稿要过几天才能公布。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都在盯着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定调,究竟是把目标增速确定在6%、6.5%还是7%,外界的分歧还有很多,不过有一点却没有争议,那就是“十三五”期间,将是中国经济实现有质量增长的关键时期。

    关于这个问题,决策层反复提到一个词“提质增效”。这里面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提质”,具体而言,这不单指提高产品的质量,更重要的是指品质,还有产品的“含金量”,中国制造的档次要提升,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比如中国是全球袜子、衬衫的生产基地,对这个产业而言,“提质”不单是耐穿好洗,还要形成品牌效应,不只是赚一点血汗钱,纺织品在创意设计方面大有可为,还可以多一点科技含量。比如通过技术创新,找到新材料制造衣服、袜子,只要轻薄的一层,就能兼顾舒适、保暖和透气等特质。

    中国纺织的升级只是中国经济“提质”的一个内容。它还包括在产业结构方面的优化提高,逐渐告别依靠廉价劳动力、税费优惠的竞争模式,抛弃以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换来的高增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这才是“提质”深刻用意。

    另一方面,“增效”也是一个大课题,它在提醒中国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需要不断提高使用效率,在这里需要好好“补课”。比如,提高生产率方面,首先就需要劳动者拥有较高的素质,这要在教育培训方面加大投入,其次,还是要依靠科技进步,通过创新实现效率的飞跃。

    德国2013年率先在全球提出“工业4.0”,着力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中国也很快意识到这一点,在借鉴这种方案后,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它的一条主线就是通过信息化的融合与渗透,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改造升级。显然,“智能制造”要比“工业3.0”的生产方式更有效率。

    “增效”也不限于具体的行业,甚至不只是对企业的要求,还包括了对政府部门的提醒。比如,国务院曾三令五申要求盘活存量资金,李克强总理更是多次提到,决不允许财政资金趴在账上呼呼大睡。多次“双降”后,中国现在“池子里的水”已经很多了,关键是怎么用好“池子里的水”,让它动起来、活起来而且流向实体经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也是“增效”的应有之义。

    我们认为,未来五年的经济增速恐怕难以和过去五年或十年相提并论,但是就增长的质量和效率而言,则完全有提升的空间。在“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在增长的质量和效率方面成绩卓著,但也留有不少缺憾,这些未竟的部分一定会在“十三五”期间得到弥补和改进。(田享华)

责任编辑: 方圆震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