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李克强总理访韩带回“几大件”?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11-03 13:43 来源: 央广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导读】大到宏观经济,小至“一菜一汤”,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韩三天成果丰硕。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本期关注:李克强总理访韩带回“几大件”?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昨天(11月2日)结束了为期三天的访韩之旅回到北京。就像很多去韩国旅游的人满载而归一样,李克强总理的韩国之行也带回了很多礼物。大到宏观经济,小至“一菜一汤”,每一样都关乎你我生活,件件都是“大礼包”。

    首先是中韩两国大型国家战略的完美对接。“从一带一路”到“欧亚倡议”,从中国制造2025到制造业革新3.0关系的再升级。其次是两国签署17项协议,涉及经贸合作以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中国将进口参鸡汤,韩国泡菜的进口也指日可待。还有一项是,中国还将租借给韩国一对大熊猫,这被韩国媒体称为“珍贵的礼物”。

    其次是,中韩自贸协定的加速落地。这其中的金融合作前景广阔、值得期待,比如中国将在上海建立人民币对韩元的直接交易机制。这将大大减少成本,便利投资贸易。最值得一提的是,中断3年的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机制再次开启。这对于整个东北亚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李克强总理把中日韩三国关系比喻为韩国料理中的石锅拌饭。虽然包含不同食材,但可以合作,和谐共生。

    今后,中日韩三国的关系将不断求同存异,谋求更多的合作和发展。那么,本次李克强总理访韩,带回了“几大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瑞就此话题做出解读与评论。

    经济之声:李克强总理圆满结束了对韩国的访问。有韩国学者比喻这次访问是中韩的“经济蜜月期”,怎么看待这种比喻?

    桑百川:我觉得这个比喻非常恰当。李克强总理访韩签署了一揽子的17项合作协议,不仅仅开启了两国“经济蜜月期”,同时很多人也在期待着两国能够结成长久的“圆满婚姻”。两国合作协议覆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也标志着中韩两国的经济合作走向了更深、更远的层面。在制造业领域的紧密合作,比如中国制造2025和韩国制造业创新3.0战略直接挂钩,发挥两国优势,主要是中国的资本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以及韩国的技术优势,可以使两国在制造业的升级创新中获得更快的成长。

    另外,在经贸合作中,中韩自贸区有望尽快落地,也会降低两国的贸易成本,推动两国贸易更快发展。再者,两国在金融合作领域也取得了长足进展,比如韩国的“欧亚大陆倡议”与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相联动,在金融领域的合作下,推动两国企业能更快地走向国际市场。

    经济之声:除了经贸合作,中韩两国未来在人文交流等领域是否也将会更加紧密?

    刘瑞:的确如此,中韩之间的关系源远流长。尤其我们如果到韩国去,从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认识当中,就能看出他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国家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建立在民间友好往来基础之上的,民间的友谊一旦建立起来,它甚至可以超越政治关系,中韩国家的关系就是如此。一个睦邻友好关系的建立,除了政治家频频出访交流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扩大民间交往,让老百姓彼此了解对方、尊重对方、喜欢对方,在这样一种民意驱使下,国与国之间的政策才是有益处的。

    经济之声:展望未来,中韩两国还可能在哪些方面有更多的合作空间?

    刘瑞:将来一定是全方位的合作。我觉得首先是历史认同方面,这一次中日韩领导人在一起时,大家讲要重视历史,其实中韩之间也有某些历史需要正确面对。另外,在政治体制方面,因为韩国受到了很多美国政治体制的影响,它对于中国的一些理解可能还需要加深。

    经济之声: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机制在中断3年半后重启,应该说意义非同小可,中日韩三国经济总量占亚洲经济总量的2/3以上,未来三方的合作在哪些方面值得期待?

    刘瑞: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机制之所以在停止3年多后重启,还是因为根本的共同认识在起着作用。首先是经济利益方面,如果中日韩建立一个世界性的经贸体,它可能会超过北美的自贸区;另外,通过三年多的冷静思考,大家可能发现,与其这样相处下去,不如进一步合作。全世界凡是紧张、动荡的地区,经济都在停滞,老百姓都会遭殃,甚至有大规模的难民潮,而在和平、合作的环境里,经济会迅猛发展,老百姓都安居乐业。政治家有责任维护这种局面,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如果达成这种共识,再大的困难、再多的问题都可以暂时放下,来“求大同存小异”,共同面对未来。

    当然这还只是一个开端,今后在推进过程中可能还会不断涉及到比较具体的问题,比如有些国家和集团不乐意见到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它们可能会有意无意地制造出一些事端,来阻碍这个机制。因此,面对这样一种险峻的环境,中日韩三方的政治家必须要有一种警觉,要有一种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局面的勇气和智慧。(记者 李硕)

责任编辑: 宋岩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