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强音”,力促“10+1>11”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11-23 17:30 来源: 中青在线
【字体: 打印

11月21日,李克强总理出席在吉隆坡第十八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并阐释“10+1”合作中国与东盟国家唇齿相依、兴衰相伴,只有增进互信,才能夯实合作根基;只有融合发展,才能共同繁荣、实现共赢;只有扩大共同利益、求同存异,才能缩小分歧。他强调,“10+1”合作要走得远、行得稳,要善于运用“和而不同”、“以和促解”的智慧,包容互鉴、合作共赢。李克强总理还为中国与东盟合作提六点建议。(11月22日新华网)

相对于刚刚落幕G20与APEC双峰会,东盟系列峰会虽然所涉国家并不太多,但经济合作内容却相对更务实、具体,而东盟十国与中国均互为近邻,并同为亚洲经济增长最快速的地区国家。回溯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历史,早在2003年,中国即与东盟发展为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成为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非东盟国家,自从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订在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协议后,当年双方的进出口贸易额即突破500亿美元,201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超过4800亿美元,24年间双边贸易额增长了75倍,是仅次于欧盟与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在中国-东盟对话关系将迎来25周年之际,双方正努力争取到2020年双边贸易额实现第四个“翻番”,即达到1万亿美元大关。

从24年前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开始,中国即本着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理念,并始终从多角度谋划与东盟的深入互信、务实合作,力促“10+1>11”。如从2004年起每年在中国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同期还举办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2004年3月成立并在2013年3月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的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中国—东盟国家与企业合作搭建了永久平台。此外,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中国-东盟科技伙伴计划、中国-东盟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行动计划等,也都从不同侧面深化并夯实着中国与东盟的战略协作伙伴基础,并不断拓宽着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渠道,共同拉动着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也正是有了中国与东盟“10+1”合作模式的典范,才有了更广泛的东盟“10+3”、“10+6”、“10+8”合作对话平台。

不过,我们也必须看到,随着东盟内部有些国家居心不良的挑唆,和东盟十国因收入差距巨大所导致的意见分歧,“10+3”、“10+6”、“10+8”合作对话平台的不断扩展,某些国家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惯性思想下,开始把东盟当作了机会与工具,中国-东盟合作机制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对此,即将在今年年底全新亮相国际舞台的东盟共同体,必须深刻认识到南海是和平之海,也是合作之海,中国和东盟不但要回顾历史,同时更要展望未来,以求同存异管控分岐,以包容互鉴增进理解,以务实合作来创造共赢,携手“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倡议和亚投行、丝路基金、“十三五”规划等一系列机发展机遇,加快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换代升级,以惠及19亿人民福祉不断提升。

“德不孤,必有邻”,明年中国将与东盟共同庆祝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中国将与新的东盟共同体协商规划第一个五年计划,而求同存异、权责共担的东盟共同体与中国所倡导的亲、诚、惠、容国际关系新秩序可谓异曲同工、珠联璧合,只要双方坚持李克强总理提出的“2+7合作框架”和“六点建议”,不断增进战略互信,同心协力建设繁荣共享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东盟“10+1”合作模式必将行稳致远、屡创辉煌。(青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责任编辑:张兴华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