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敦促央企增效升级 遏制产能过剩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12-10 07:52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字体: 打印本页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中央企业增效升级。在业内专家看来,这标志着国企改革总方案的相关细则正式落地。

李克强在会上对中央企业取得成绩应予肯定。他指出,今后两年要以提质增效为重点,紧盯市场需求强化创新,改善供给增效益。

“增效不仅仅是利润指标,还包括社会效益和政治效益。”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喜亮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支持社会保障确保民生改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减轻社会压力、力挺“一带一路”战略等贡献也都应当属于增效的内容,单纯追求当下利润指标,难免又产生新的问题。

除供需层面的增效外,当日召开的常务会议上还强调推进管理增效。

会议指出,要开展“成本管控、效益否决”专项行动,加大存货和应收账款清理,大力压缩非生产性支出,减少管理层级,实行工资效益联动,强化业绩考核和激励约束,落实提质增效责任。试点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张春晓告诉记者,所有的企业都存在管理成本的问题,就央企而言,其行政色彩较浓,对市场的反应相对较慢,中间管理链条运行效率低,会议要求是让中央企业行政化色彩逐渐淡化。

“适应当前市场变化、优化管理链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提升自身的管理体系,降低自身的管理成本,把管理成本压缩到最小。”张春晓举例称,对企业内非生产性部门的整合、对管理人员的职能整合、调整管理框架等,都是降低管理成本的有效途径。

作为本次部署央企增效升级的重点,李克强特别强调,要加强分类指导,对不符合国家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和长期亏损的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实行关停或剥离重组。

会议指出,对持续亏损三年以上且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采取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方式予以“出清”,清理处置“僵尸企业”,到2017年末实现经营性亏损企业亏损额显著下降;加快从非主业领域退出,严控产能过剩行业投资,促进国有资本更多地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认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结构问题都与产能过剩有关,这是经济发展的痼疾。“中国有大量的央企分布在重化工行业,钢铁、冶金、煤炭都存在产能过剩问题。”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钢铁的生产量占到全球一半,今年尽管中国减少了5000万吨的钢铁产能,但仅占国内总产能的4%。

在上述专家看来,国有资本应更多地投向国家安全、命脉和高端领域,发挥对国民经济引领、带动作用。而当前产能过剩、利润亏损的行业已不应属央企应该分布的领域。

对于官方铁腕遏制产能过剩的种种措施,黄群慧称为“一举三得”,这些措施直指产能过剩、利润亏损和国有企业战略新布局的三大问题。

会议还指出,要加快混合所有制等改革,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创新政策支持,推动商业银行落实不良资产处置政策,加大产能过剩行业呆坏账核销力度。

当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十二五”即将收官,专家普遍认为,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应在促增效、去产能化中进一步深化,更好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作用。(记者 刘辰瑶)

责任编辑: 温雅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