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国经济时报】遵循问题导向让政务公开有的放矢

2016-04-23 10:49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近年来,中央层面的重要政策、部署和会议等均对政务公开工作提出过有关要求,比如要大力推动市、县两级政府工作部门全面公开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推进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等等。其目的就是要更好地厘清政府和市场的权力边界。《要点》将公开工作聚焦到事关重大国计民生的具体问题上,意在解决好如何将权力置于阳光之下、减少行政寻租空间、激活市场活力的难题。

受访人

李拓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赖茂生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2016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下称《要点》),对2016年全国政务公开工作作出部署,旨在进一步细化政务公开工作任务,加大公开力度,加强政策解读回应,不断增强公开实效,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助力深化改革、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政府建设。

众所周知,作为现代法制化政府的重要特征,政务公开产生的影响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积极有效推进政务公开对当前推进经济社会领域改革以及实现新常态下可持续发展而言,势必带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相关专家看来,《要点》更加突出问题导向,通过对接政务公开在公开理念、工作落实、公开标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部署工作安排,意在对外释放使政务公开工作更加有的放矢的积极信息。

六大领域重点安排对接社会关切

今年以来,我国政务公开的政策推进路线日渐清晰。从中办、国办于今年2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明确推进政务阳光透明、扩大政务开放参与、提升政务公开能力、强化保障措施的任务要求以来,细化安排政务公开工作的要求就被提上日程。与此同时,近年来社会各界对教育、环保等热点领域公开信息的关注度不断升级,也在客观上促使我国政务公开工作加快精细化的步伐。

根据《要点》安排,2016年我国将重点在以下六个领域推进政务公开:一是围绕深化改革推进公开,重点推进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市场监管信息、政务服务等方面的公开;二是围绕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公开,重点推进经济社会政策、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政府投资的重大建设项目信息、公共资源配置信息、减税降费信息、国有企业运营监管信息等方面的公开;三是围绕民生改善推进公开,重点推进扶贫、社会救助、就业创业、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环境保护、教育、卫生、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的公开;四是围绕助力政府建设推进公开,重点推进政府决策、政策执行落实情况和财政预决算的公开;五是围绕扩大政务参与加强解读回应,重点就主动做好政策解读、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更好地发挥媒体作用三个方面,对加强同步解读、主要负责人带头解读政策、热点舆情收集处置回应、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等方面提出要求;六是围绕增强公开实效加强能力建设,重点就提高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集中化,以及公开队伍的专业化理论化水平三个方面提出了要求。

“这正是坚持问题导向在政务公开领域的具体实践。”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赖茂生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点》通过明确在六大领域加快推进政务公开,表明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越来越聚焦重要领域和重要问题,思路较以往更加清晰。他认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存在的“大政府、小社会”局面并未彻底改变,这一现象已经不利于当前在经济社会领域开展的各项改革措施。因此,积极推进在重点领域政务公开的进程,不仅有助于改变这一局面,更有助于我国在新常态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李拓也对本报记者表示,近年来,中央层面的重要政策、部署和会议等均对政务公开工作提出过有关要求,比如要大力推动市、县两级政府工作部门全面公开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推进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等等。其目的就是要更好地厘清政府和市场的权力边界。“《要点》将公开工作聚焦到事关重大国计民生的具体问题上,意在解决好如何将权力置于阳光之下、减少行政寻租空间、激活市场活力的难题。”李拓说。

《要点》亮点引关注

既然此次聚焦政务公开旨在精细化相关工作安排,其间亮点自然值得关注。根据《要点》明确的工作安排,“首次提出”的内容不可不表。比如,在推进扶贫工作信息公开方面,要求贫困地区建立扶贫公告、公示制度,确保扶贫对象看得到、看得懂、能监督;要求各级行政机关特别是市、县两级政府要积极实行重大决策预公开;明确推进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建设,明确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公开的主体、内容、时限、方式等;要求将政务公开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所占分值权重不应低于4%等等。

在赖茂生看来,包括扶贫政策、扶贫项目在内,很多影响民生的重要领域,如教育、住房补贴、养老等都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并期待能够及时获得政府信息公开的领域。他认为,类似这些国家有着巨大投入的领域,单纯公开已有的政策和项目还不够,为确保决策实施的科学与准确性,确保施政投入能够获得应有的效果,可参考市、县两级政府重大决策预公开的方法。“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将舆论监督前移,更好地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重大决策的失误和损失。”赖茂生说。

李拓则认为,目前来看,我国推进政务公开必须尽快解决制度化和标准化缺位的问题,这也是政务公开能否高效推进的关键所在。《要点》明确提出要提高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化、标准化水平。其中首次提出要推进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建设,进一步明确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公开的主体、内容、时限、方式等,提升主动公开的规范化水平。“基本目录旨在细化政府公开的程序化流程,将主要内容、时间和边界以及应该在哪些方面着力加以明确,方便政府更好地开展公开行为。”李拓强调,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和机制体现,其目的就是要确保政务公开有章可循。

而对于“将政务公开纳入政绩考核,且考核权重不低于4%”的表述,李拓说,政绩考核是对地方和部门一段时间以来的施政检验,不仅能体现施政重点何在,亦可对施政者带来最为有效的倒逼压力。而将政务公开纳入考核并占有一定权重,可以理解为我国政府更重视提高政府自身依法行政和执行监管,以及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建设,而政府的重视势必客观上促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有效展开。

此外,《要点》首次提及的亮点还涉及政务服务公开、国企改革、教育、重特大事件应急等方面。比如,要求公开居住证申领条件及程序、居住证持有人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等信息;推动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产权交易、增资扩股等方面的信息公开和结果公示;推进义务教育划片工作程序内容结果、随迁子女入学办法、入学流程、证件要求和办理方式公开;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等。

引入第三方评估保落实

值得注意的是,《要点》在具体任务的部署落实上,有别于以往推进类似政策的力度,由此越发凸显了任务的紧迫性以及政府大力推进政务公开的决心。比如,《要点》在确保任务分工明确的基础上,指定了牵头落实单位。除此之外,特别强调各地区和各部门要在《要点》公布后30个工作日内,在政府网站上公开具体的实施方案或工作措施。同时,《要点》提出,国办将对各地区、各部门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估,并会对外公布评估结果。

“明确具体贯彻措施的发布时间点和强调第三方评估,显示了政府推进力度的加大以及信心的明确。”李拓说,30个工作日确保实施方案发布,对于地方政府和参与部门而言,的确任务紧迫。这意味着,要拿出一套科学、完善、可行的实施方案,必须从现在起就着手制定具体措施和内容。必须要提醒的是,绝不可因为应付交差随意为之,这将是日后第三方评估重点加以评估的内容。

在李拓看来,政策的实施效果和制定需要中立的第三方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加以评估,这是科学决策和依法执政的具体表现。中央必须避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出现。好的政策需要好的执行力度,《要点》传递了国家层面推动政务公开工作的决心。“特别是在遵循问题导向的前提下,政务公开工作通过以上六大领域试图实现有的放矢地推进,而这正需要监督的强化与评估,确保具体工作取得有力的执行效果。”李拓说。

赖茂生也认为,对于地方政府和有关参与部门而言,一定的倒逼压力的确有助于其主观能动性的调动。毕竟,在国家层面不断彰显推进落实政务公开决心的同时,有必要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影响决策落实的情况加以预判,并对此形成干预,确保政务公开科学有序、按部就班地高效推进。

链接

《2016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六大公开领域:

一是围绕深化改革推进公开。着眼于将政府权力和责任置于阳光下,让市场运行更加规范透明,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重点推进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市场监管信息、政务服务等方面的公开。

二是围绕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公开。着眼于稳定市场预期,营造公开透明的营商环境,重点推进经济社会政策、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政府投资的重大建设项目信息、公共资源配置信息、减税降费信息、国有企业运营监管信息等方面的公开。

三是围绕民生改善推进公开。着眼于以公开促进保民生、兜底线惠民政策落实,促进公平公正,重点推进扶贫、社会救助、就业创业、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环境保护、教育、卫生、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的公开。

四是围绕助力政府建设推进公开。着眼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提升政府治理能力,重点推进政府决策、政策执行落实情况和财政预决算的公开。

五是围绕扩大政务参与加强解读回应。重点就主动做好政策解读、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更好地发挥媒体作用三个方面,对加强同步解读、主要负责人带头解读政策、热点舆情收集处置回应、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等方面提出要求。

六是围绕增强公开实效加强能力建设。重点就提高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集中化,以及公开队伍的专业化理论化水平三个方面提出了要求。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刘啸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