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国办印发指导意见,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提出加快推进“最后一公里”邮政业基础设施建设

2018-11-02 14:39 来源: 邮政局网站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基础设施供给质量,更好地发挥有效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对于邮政业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在“重点任务”部分明确提出,在社会民生领域,要“加快推进‘最后一公里’水电气路邮建设”。

作为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和社会组织系统,邮政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那么,邮政业“最后一公里”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如何?未来如何保持补短板力度?业内外专家对此有怎样的建议?

明确定位抓准发展目标

邮政业基础设施包括哪些方面?记者梳理发现,根据邮政法第八条第四款,“提供邮政普遍服务的邮政设施等组成的邮政网络是国家重要的通信基础设施”;《快递暂行条例》则将“快件大型集散、分拣等基础设施”纳入行业基础设施范畴。

近年来,邮政业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乡镇快递服务覆盖率超过90%。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让更多各地特色产品依托快递渠道大量上市,有效服务精准脱贫。同时,行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多家企业构建智慧供应链基础网络。全国主要企业已投入运营智能快件箱25.6万组,通过智能快件箱完成投递的快件量为29亿件。跨境基础设施建设亦逐步完善。

“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服务好国家重大战略。大力推进‘邮政在乡’和‘快递下乡’工程换挡升级。全面履行邮政普遍服务义务,加快实现边远行政村直接通邮目标,着力解决农村地区用邮均衡问题。加快推进‘快递入区’工程,大力发展第三方和智能终端服务体系,加快末端转型升级……”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在第四十九届世界邮政日致辞中,对邮政业末端基础建设补短板提出如是要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魏际刚认为,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支撑。邮政业首先要明确自身定位——既是战略性基础设施,又是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魏际刚表示,邮政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尤其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也存在短板,“最后一公里”的末端服务即是行业发展的短板。他建议,未来几年要着力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补齐末端基础设施的短板,做好末端服务,提升服务质量。

补足短板持续发力末端

针对邮政业“最后一公里”基础建设存在的短板,要补哪些地方?如何去补?

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胡凯认为:“邮政行业基础网络,包括‘邮政在乡’‘快递下乡’在内的整个‘最后一公里’网络。除了边远农村地区,城市末端建设更是邮政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

他建议,应制定相关标准为行业“最后一公里”基础建设有关布局规划提供依据。标准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根据城市的经济基础、人口数量、区域面积等,制定城市末端投递设施的数量标准。标准内容需要适当按照平均覆盖人口和平均覆盖半径,适度超前制定。二是具体的建设标准,包括功能、面积等,如新建小区、写字楼、校园等必须根据居住人口数量和面积,建设不同面积、不同功能、不同大小的末端投递场所和设施,明确是否需要人员值守等。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邮政系主任王为民针对普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谈了自己的看法。她表示,邮政企业承担着普遍服务工作,既是企业职能,更是政治任务。目前,国家虽然已经有了相关标准,但邮政企业怎么去落地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邮政企业加大网点‘补白’力度,有效保障了公民用邮权利,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接下来,我们面临的是如何解决这些网点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问题。”王为民表示,中国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均,群众用邮需求也不同,应在满足国家最低标准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对不同地区的规划进行调整。此外,还要结合市场需求,加强行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增加邮政网点科技含量,更好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用邮需求。

魏际刚建议,在基础设施补短板方面,政府力量与市场力量要有机结合。补短板既要补传统短板,也要补新一代基础设施的短板。新一代的基础设施,有的可以给传统产业赋能。例如,互联网对传统领域的改造,本身就代表着新的增长点,它们都会成为下一步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刘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