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文化润新春——新华社记者亲历春节文化生活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2-04 16:46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 探亲访友、吃饭放炮,这是一个团圆欢聚、年味十足的春节;看戏听歌、赏花买画,这更是一个文明祥和、文化味浓郁的春节。

    春节期间,新华社记者在各地走访,亲身感受到马年春节里缤纷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感受到传统年俗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升华。

    ——山村来了电影放映队

    正月初四,夜幕降临,满天繁星。夜晚9点,海南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黎母山镇加林村一片沉寂,唯一的声音来自篮球场上正在放映的电影。篮球场上,老人抱着小孩,有的站着,有的坐着,小伙子干脆爬上了稍远处的屋顶。全村老老少少,都在这一时刻,享受着看电影的欢乐。

    带给这个不到200人的黎族山村快乐的人,是他们的老朋友——琼中电影放映队。

    夜晚11点,电影结束。加林村65岁王大爷感慨道:“我们喜欢看电影,希望每个月电影放映队都能来。”他说,每回电影队一来村里,整个村子就欢天喜地,热闹非凡,过年期间,能看一场电影,非常高兴。

    “春节期间,家人团圆,一村人能在一起看一场露天电影,依然是很多人的梦想。”放映队负责人周正兴说,我的新春希望就是让海南黎苗少数民族偏远山村群众在家门口看到电影,看上好电影。

    ——数九寒冬看“满园春色”

    想在数九寒冬的东北看到一抹绿色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而在吉林省长春市,到冬季农博会看“满园春色”,成为很多市民春节期间的首选。

    从室外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冰天雪地里,一踏入展厅似乎就走进了春天。温暖湿润,花香四溢,上万平方米的展厅里娇艳的玫瑰、姹紫嫣红的郁金香、怒放的百合花竞相开放,大家纷纷脱下厚重的羽绒服,在花前合影。

    在观赏花卉的同时,鲜花采摘也引起了大家的兴趣,郁金香5元一支、百合10元一支、玫瑰5元一支……几十块钱就足可以把家里装扮得春意盎然,而300元一盆的蝴蝶兰则被市民“疯抢”。

    外面银装素裹,室内满园春色。长春冬季农博会将科技、旅游、农业产业融为一体,为市民打造出了一个休闲、购物、娱乐的好去处,让习惯“猫冬”的东北人在寒冬时节走出家门,提前欣赏美妙春光。

    ——风雪边关的“春晚”

    这个春节,古丽娜扎在风雪边关度过——从一个哨卡到另一个哨卡,这位美丽的维吾尔族姑娘一天也没有停歇。

    20岁的古丽娜扎是新疆艺术学院的一名大学生,故乡博尔塔拉边防线,寄托着她从小的军旅梦和对爱情的向往。

    除夕傍晚,记者在西陲国门前哨——新疆阿拉山口边防连采访时,碰到一场特别的“春晚”正在连队俱乐部举行。

    节目不多,一共四个:歌舞表演《青花瓷》,民族舞蹈《吉祥欢歌》,歌曲独唱《婚纱嫁给军装》,集体歌舞《大团结》。

    热情欢快的乐曲,活泼轻松的气氛,让记者顿觉耳目一新。

    这些节目,清一色都由边防官兵自编自演,台上台下不分界限,演员和观众随时互换,而担任“春晚”导演的就是古丽娜扎。

    出生于歌舞表演艺术世家的古丽娜扎从小就崇拜边防军人。从13岁开始,能歌善舞的她每年都跟着当地文艺团体到边防哨卡慰问演出,几乎走遍了新疆博尔塔拉边防一线的所有连队、哨卡。

    这一次,她搭乘地方政府的慰问车辆赶到阿拉山口给守防官兵拜年,顺便看一看自己的“心上人”——阿拉山口边防连维吾尔族排长阿迪力江。

    ——天堂寨里的笑声

    大年初三,地处大别山主峰天堂寨的湖北省罗田县九资河镇圣人堂村,一片欢声笑语,来自民间的艺术表演队,为本地农民和全国各地的游客带来了一场原汁原味的民俗表演,给大别山的年味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春色。

    清晨,雾气尚未散去,记者在蜿蜒的盘山路上看到不少游客自驾车辆向九资河出发。在圣人堂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身着彩妆的演员在整理道具、彩排练习;游人三三两两聚集在各种民俗活动点,有的在打糍粑,有的在磨豆腐,有的在荡秋千。还有的滚铁环、打陀螺、推狗头车。

    上午十点许,演出在一片响彻山间的锣鼓声中开始,来自附近乡镇的近十个民间艺术团纷纷展现拿手绝活,有舞龙、舞狮、戏曲、哑剧、器乐、武术、舞蹈、皮影等等。表演吸引了里三层外三层群众的围观,现场不时传来鼓掌喝彩声,气氛十分热烈。

    ——锅庄热舞闹新春

    《吉祥如意》《祝酒歌》……一首首藏族群众耳熟能详的歌曲,一个个欢乐有趣的体育项目,给新年期间的西藏日喀则市东嘎乡曲龙村藏族群众增添了诸多节日的喜庆气氛。

    今年春节恰逢日喀则地区藏历农家新年。2月1日,当日喀则市区内各家各户都忙着串门走亲戚之时,东嘎乡曲龙村里的驻村干部、村民和学生等近400名男女老少齐聚村里的广场,载歌载舞、举办传统体育活动,以此欢庆新年。

    刚进曲龙村,记者就听到了欢快的藏歌,村前不大的广场上飘扬着鲜艳的彩旗,地上摆满了蒸锅、脸盆、水壶等各类奖品,不远处的空地上坐满了身着节日盛装的村民。

    村支书洛桑朗杰告诉记者,曲龙村坐落在山谷深处,道路不畅,山上流水山下结冰,加之村里土地贫瘠,村民收入来源少,整个村庄很落后。驻村干部来了之后,村里喜事不断,村民家中通了电,用上了自来水,盼望了多年的道路也修通了,这些都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

    当音箱里飘出锅庄舞的音乐时,村民们再也按捺不住兴奋的情绪,纷纷来到广场中间,围成一个大圈,伴随着欢快的节奏跳起了锅庄。一直在现场忙活着组织活动的村干部和驻村队员也被村民们拉入舞圈中,共同起舞。

    ——杨柳青年画大热销

    春节期间,古镇运河畔古镇杨柳青的年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游客们挤满了明清一条街。数十家作坊店铺,家家点染,户户丹青,每一幅年画都承载着时间的味道、文化的分量,也承载着对来年最美好的祝福。

    今年64岁的霍庆顺,是杨柳青年画“玉成号”的第六代传人。霍庆顺与姐弟几人从小受祖辈熏陶,对年画的制作工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得以传承下来。每到过年过节,年画的销量都非常火爆,今年也不例外。

    为了契合马年春节的主题,不少杨柳青的年画店推出了“马到成功”“一马当先”等系列的年画,也受到了普通消费者的欢迎,部分以马为主题的年画甚至一画难求。 

责任编辑: 李平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