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璠:从统计学角度看《政府工作报告》三大亮点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3-08 14:50 来源:
【字体: 打印本页

2014年3月8日,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国家统计局研究所所长潘璠,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立,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诸建芳,银监会统计局副局长苗雨峰作客中国政府网,座谈、讨论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
    国家统计局研究所所长潘璠: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涉及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大家站在不同的角度看,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而从统计的视角来看,来研读报告,我觉得有三点值得强调:  
  第一是使用了用电量和货运量指标。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人代会上代表新一届政府做工作报告。同以往历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一样,前半部分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总结中使用了诸多数据。同以往报告不同的是,报告第一次使用了用电量和货运量指标。
  报告指出,“全社会用电量增长7.5%,货运量增长9.9%,主要实物量指标与经济增长相互匹配。”在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民航货运亦有长足发展的背景下,这里的货运量指标包括了铁路、公路、民航、水运和管道运输。两个实物量指标与GDP7.7%、全部工业增加值7.6%的增速之间,在幅度特别是走势上,体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和匹配性。尽管在中间消耗减少的情况下,用电量的走势与生产的走势有可能出现背离,但在常态下,或是放眼一个较长的时间段,两者的走势应该是相似的。货运量的道理也大同小异。其与生产周期或有时间差造成的错位,但长时间对比,则应该体现出很强的相关性。
  因此,使用这两个指标诠释经济发展并与总量指标比较,一是可以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进行比较,从而反映出了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正常性与稳定性;二是可以在不同的指标数据之间进行比较,从而验证了统计指标的匹配性、衔接性与可靠性。
    第二是指标数据中的一些亮点。
    一是第三产业比重超第二产业。报告称,加值比重达到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公报称,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正在接近“十二五”规划47%的目标值。
  二是进出口总额突破4万亿美元,再上新台阶。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58267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41600亿美元,比上年的38668亿美元增加2932亿美元,增长7.6%。
  三是城镇新增就业1310万人,创历史新高。2012年为1266万人,2011年为1221万人。

四是铁路、高速公路运营里程均超过10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1万公里,居世界首位。 
    第三是确定今年目标时,使用了“7.5%左右”这样的提法。众所周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两个量化指标是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翻一番。就经济总量目标来说,现在每年增速达到乃至接近7%就可以实现。但随着基数的扩大,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的绝对额也在不断加大,增长的难度也越来越大。长期维持一个不变的增速、特别是维持两位数的高速度,确实是困难的。过于追求速度,难免忽视增长质量,甚至重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错误。所以,前期增速高于7%,后期适度降低增速,是一种合乎经济规律的选择。而且,目标表述是7.5%左右,可左可右,体现了弹性与务实。

责任编辑: 刘艳丹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