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有哪些新举措?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3-20 16:25 来源: 国研室
【字体: 打印本页

    为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好形势,2014年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各项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公共财政坚持把“三农”作为支出重点,中央基建投资继续向“三农”倾斜,优先保证“三农”投入稳定增长,从多方面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

    一、进一步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支持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

    把解决好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着力构建新形势下“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坚持不放松国内粮食生产,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在重视粮食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品质和质量安全;在保障当期供给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大力度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粮食安全责任与分工,主销区也要确立粮食面积底线、保证一定的口粮自给率。鼓励农民增加紧缺农产品供给。健全“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激励机制,完善生猪市场价格调控体系,支持牛羊肉生产的发展。强化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和生产经营主体责任。支持标准化生产、重点产品风险监测预警、食品追溯体系建设,加大批发市场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费用补助力度。加快推进县乡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监管能力建设。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大力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规模化养殖、水产健康养殖等创建活动。完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考核评价制度,开展示范市、县创建试点。

    二、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调动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继续执行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和玉米、油菜籽、食糖临时收储政策。2014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中晚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135元、138元和155元,比上年分别提高3元、3元和5元;小麦最低收购价提高到每50公斤118元,比上年提高6元。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继续坚持市场定价原则,探索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切实保证农民收益。2014年,启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探索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开展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营销贷款试点。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按照稳定存量、增加总量、完善方法、逐步调整的要求,积极开展改进农业补贴办法的试点试验。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新增补贴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产区倾斜。强化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实施畜牧良种补贴政策。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

    我国不少地方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抗御水旱灾害能力不强、中低产田数量较多,这既是农业发展的瓶颈制约,也是增产的潜力所在。今后几年,国家将拿出更多资金,并改变“撒胡椒面”的投入方式,集中力量在水利建设方面干几件大事,特别是在中西部建设一批重大调水工程、大型水库和骨干渠网。大力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对退化耕地、新补充耕地及新建高标准农田土壤改良和地力培肥力度。积极组织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因地制宜,推广农作物秸秆机械粉碎、集中堆沤、还田腐熟等技术,通过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等措施,恢复并提升地力。加快推动以农业机械为重点的农业生产工具变革,加快推进大田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主攻机插秧、机采棉、甘蔗机收等薄弱环节,实现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的集成配套。启动深松整地试点,实行财政补助,鼓励农民进行土壤深松。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农业的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带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加大科技自主创新力度,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发挥市场机制的力量和政府的引导支持,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促进科技与农业农村经济深度融合,着力解决“两张皮”的问题。着眼于发挥农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在基础研究以及难以商业化的应用技术研究方面的主体作用,积极推动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机制和环境,增强农业科研人员创新创造的动力。引导和支持企业成为农业应用研究和科技产业化的主体,研究促进农业科技企业加快发展、其他企业投资农业科技和引导农业科研资源向企业集聚的政策。着力调动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和人员积极性,支持科研院所、高等学校、涉农企业和农民合作社、供销合作社等参与农技推广。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育种创新体系,推进种业人才、资源、技术向企业流动,做大做强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大力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构建职业农民队伍。

    五、加强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和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努力把过大的资源开发强度、过量使用的投入品、过多的污染物减下来。实行严格的农业资源开发监管制度、投入品生产使用监管制度、环境污染损害赔偿与责任追究制度,用制度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鼓励和支持清洁生产技术推广应用,大力推广高效肥料和低残留农药,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大测土配方施肥力度。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推进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推广高标准农膜和残膜回收。发展节水农业、旱作农业、循环农业。编制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明确治理目标任务、重点地区和保障措施。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继续在陡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重要水源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开展华北地下水超采漏斗区综合治理、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和退耕还湿试点。通过财政奖补、结构调整等综合措施,保证修复区农民总体收入水平不降低。要通过不断努力,使农业资源永续利用,既满足当代人需要,也为子孙后代留下良田沃土、碧水蓝天。

    六、大力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继续坚持把国家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到农村,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放活农民,切实保障他们的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为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为农民不断改善生活条件提供基本条件,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农民群众。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编制村庄规划,以治理垃圾、污水为重点,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实施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加强村内道路、供排水等公用设施的运行管护。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标准,加强水源地水质监测与保护,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城镇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因地制宜发展户用沼气和规模化沼气。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进村入户。继续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事业。按照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的原则,逐步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随着国家财力的增长,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最终实现城乡并轨、走向一体化,编织一张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安全网”,使农民不管是在哪里,都能享受一样的基本社会保障,逐步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改进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考核办法,提高扶贫精准度,抓紧落实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加快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郭玮)

责任编辑: 司徒宇乾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