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津圆桌论坛系列之中国创新经济发展研讨会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12-16 20:33 来源: 中国政府网
【字体: 打印本页

    主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经济增长新引擎

    主持人: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副总编辑卞卓丹

 

文津圆桌嘉宾

工业和信息化部小企业司司长郑昕

国家工商总局个体私营经济监管司副司长张霞

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张洪建

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宣鸿

阿里巴巴集团总裁金建杭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刘培林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最大特点、动力、抓手等基本问题,较过去几十年发生了改变。

“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掀起一个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今年9月10日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正式发出了草根创业“邀请函”。

李克强指出,如此,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自然禀赋”就会充分发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发动机”就会更新换代升级。

新一届政府自成立以来,深化改革一直是各项工作的重点。去年以来,点题创业、创新时常成为国务院常务会议的主要议题。

不久前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生产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

《第一财经日报》梳理公开资料发现,专门研究或者涉及创业、创新的常务会议超过30次,而研究和涉及中小企业问题的会议也达到22次。

仅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就发布了5个相关文件,围绕金融、税收等方面作出具体部署,各个部委也先后出台了多个不同领域的文件。

作为政府的首推政策,简政放权极大地释放了市场活力。工商登记制度的改革表现亮眼:不仅是全国新注册企业数量呈现井喷态势,就业在今年11月份已经新增1000万,提前完成年内目标。

中国的产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整个2013年,中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36.1%,是拉动就业最大的产业门类。2014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6.6%,继续提升,比去年同期提升了1.3个百分点。

2014年上半年,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54.4%,拉动GDP增长4个百分点,已经超过了投资和净出口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近日,由中国政府网、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主办,瞭望智库提供学术支持的文津圆桌在京举办。圆桌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经济增长新引擎”为主题,就当前的创业创新环境作出评估,并提出建议。

挖掘新潜力涌现“90后”创业潮

宣鸿:中关村是国家的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创业环境这方面,我觉得是很小的优化生态。从2009年开始,工商局首先提出来43条支持中关村发展,相关部门作了很多支持和调研。

国家出台的政策,在中关村也得到了反馈。例如,去年我们有6000家科技型企业创业,今年接近10000家。这些企业呈现三个特征:一是连续创业,像拉卡拉的孙超然,连续四五次创业,他们的连续创业数量在去年的总企业数里占到37%。

另一个特征是出现创业系,例如金山系、百度系。我们将之总结为:高端的、效率更高的创业,成活率更高的创业。比如,华为是深圳的公司,它的研发中心是在北京。据他们自己说每年的人员流动率是12%,但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是高于这个数。流动率对于区域来讲是好事,这些华为出来的人不满足于“做螺丝钉”,实际上都在创业了。

第三个特征是出现了“90后”的创业热潮。像清华有SLAP(清华机构知识库),很多专业在这里进行碰撞。现在这一块,光注册公司就已经有50多家。像法国银行等国外一些机构也去这些地方。更多高端的要素在这里发展,在这里碰撞,使得创新、创业更容易。中关村的创业环境应该说还是非常好的。

面临哪些现实的困难呢?中关村突出抓一些前沿技术和新的创新模式,最先遇到的问题就是,随着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的出现,行业监管制度不匹配。

这些新技术对管理提出了新挑战。比如基因检测,现在中关村有大量的基因检测技术,按照原有的制度就会有问题,所以也在与卫计委商量这个事,希望能够得到对于第三方检测的支持;还有一些新的产品和服务价格需要审核,但在相关科技单位,新研制出来的产品没有参照样本。这些都需要政府部门有快速的政策跟进,以免创新在前,却无法落实在创业上。

另外提三件具体的事情:一是将来先照后证能不能四证合一;二是在失业者保障方面,能不能为创业的人提供经费支持;第三,是不是可以考虑家里就能注册办公区。这对很多文化产业、创新产业来说很有意义,对大学生创业也有益处。

金建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两个背景值得注意:一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让中国经济从外贸出口加速转向内需消费拉动,中国经济从传统的开放式向内需消费转变。

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网上零售额人口数是1亿,交易额过1000亿元,占整个中国消费品的比例过1%;最近这个比例大约是10%。估计未来十年,网上零售交易额的市场规模会变成10万亿元。如果没有大众创业参与进去,或者是创新方式参与进去,不可能有这样的增长速度。

第二个背景是国家开始下决心在信息化领域走自己的创新道路。今天已经很明确了,没有信息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信息大量创新应该成为最主要的领域。

阿里巴巴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商业生态领域提供交易、支付、结算、物流、技术、信用、网规的服务资源。这个最大的价值是帮助大量小微企业迅速创业。淘宝的卖家有800万个。

今年有一个研究报告分析称,八成网络创业者有自主经营,两成多直接带动就业,平均每个网店员工数2.5个人。淘宝上就业大概是670万。

我们预估,未来十年,如果网络交易额到10万亿元,全国还需要1000万的客服、1000万的快递人员,1000家IT公司。这样的规模才能支持消费者达到10万亿元的消费规模。

第二个工作是技术平台,阿里云为小企业提供创新的技术服务资源,降低了高技术创新门槛。在阿里云这个技术平台上,每个月IT的费用很少,它不用租机房、带宽和服务器,只要雇用服务就行。现在年轻人创业,创造很多奇迹,只有在今天这个时代,只有在信息化平台上、大数据平台上,才会实现。

这些创业规律说明互联网时代出现四大新特征,即身兼多职、家庭化、网状协同、任务协同。

对有关政策,我有三点建议:第一,国家的创业、就业政策可以转向对高技术、高质量为主要特征的群体,优先支持互联网经济下的创业团体。

第二,对国内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包括中关村等重点区域从政策制度、税收、审批等多层面予以支持,推广新的经验。

第三,要建立一个政策生态体系,加强互联网资本、基础设施、商业环境等建设。与此同时,利用各种媒体方式,包括座谈会等方式来表彰和鼓励创新、创业。

此外,大众创业一定会带来很多问题,希望有关部门不要叶公好龙——口头上说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其实制定出来的一些政策却是阻碍创新。

解决这些问题,一定要用创新的思维,不能用传统思维、传统方式。

小微企业的创业,尤其需要呵护。对小微企业创业的成功率,不要有过高期望值。阿里巴巴走到今天,不知经过了多少个让我们瞬间“死亡”的时刻才走出来的。要有宽松环境和良好的心态,尤其政府层面不能急于求成。

我们现在虽然呼吁政府给政策,但实际上,在小微企业看来,政府把“手”略往回收,回报一定是大的。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阿里巴巴。

创业与创新政策环境

从创业结构来看,大量的新增企业都集中在第三产业,超过78%。门槛低了,大家还是愿意选择比较成熟的市场主体形式

郑昕:过去,小微企业,特别是微型企业的概念比较模糊。2012年国发14号文件第一次提出扶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以此为标志,我们国家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的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我们实际工作的体会是,让企业知道这些政策很重要。

前年,我们部里委托全国工商联进行第三方评估,评估出来的五大问题不是创新方面的问题,而是“不知晓”。那么好的措施、实实在在的税收优惠,老百姓和企业都不知道。

小型、微型企业和中小企业是非常重要的就业吸纳主体。

我们统计发现,本届政府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大概有22次专门研究或者涉及中小企业问题。对中小企业来说,政府的服务无非是做好两件事:一是引导,二是提供服务。

张霞:制度改革是今年正在进行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改革。关于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当时提出来的改革任务包括两方面:一是注册资本登记制度;二是先照后证。但实际上,国务院发布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的内容远远超出注册登记制度改革的内容。

第一,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最低限额、首次出资比例、货币资本的比例限制都没有了,出资的期限也没有,都是由股东自行约定,在章程里向社会公示,不再作为登记事项来登记。

第二,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经营场地的登记条件。

第三,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年检验证制度改成了公示制度。

第四,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的工商登记注册。

第五,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随着改革深入,又增加一些新的内容,比如三证合一。原来,工商局的营业执照有一个号、税务登记证又有一个税务登记证号,还有一个组织机构代码证,现在要求三证合一。

这次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总的原则叫宽进严管,把准入的标准门槛尽量降低,但进来以后要严管,维持好的市场秩序和创业、创新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今年6月份,国务院出台20号文,其中对市场监管原则和体制机制提出新的要求,包括运用大数据加强市场监管等。

注册资本制度改革从3月1日实施到目前为止,成效非常明显。首先,工商登记注册平均时间从26天缩短到13天;企业数量增长非常快,3到10月份,全国新登记的数量是864万户,其中个人投资创业体现为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这一块有829万户,占新增市场主体的96%,很好地释放了大家创业的热情。

另外,从创业结构来看,大量的新增企业都集中在第三产业,超过78%。今年改革以后,企业增长速度首次高于个体工商户,门槛低了,大家还是愿意选择比较成熟的市场主体形式。

我们对7万家企业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到8月份这些企业已经整体运营超过80%。此外,改革对科技创新促进作用很大。前10个月,科技文化类企业增长速度达到72%以上。

张洪建:这两年,就业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中小企业、小微企业不仅是影响就业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还是创新的动力所在,很多经济模式、经济业态都是它们搞出来的。

针对这类企业的税收政策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专门针对小微企业普惠性的政策,包括调整营业税和增值税的起征点。对企业利润所得税,也是简单征收,流转税给予优惠,利润所得税也给予优惠。

二是针对服务业、第三产业税收的政策。产业结构一直是这些年从中央到国务院着力解决的问题。

前期和下一步的工作都下了大力气,比如营改增,第三产业原来的主交营业税全部改为增值税,既解决重复纳税问题,又降了税负。

第三方面是就业税收政策。针对特定群体采取特殊性的税收政策,是我们的特色。例如,早期针对残疾人和国企下岗职工就业有相关政策。现在,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国家用财政和税收支持也没有变,针对登记失业半年以上的人员、农民工、特定条件的大学毕业生,都有特定的税收扶持政策。

从整个趋势看,明年还是按照降低企业税负、增加定向调控的方向走,特别是在就业方面将有更多的扶持政策。

创新越来越受到重视。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到要素驱动要转化为创新。从税收政策看,增值税、营业税等税种都有,最多是所得税、营业税,还有在中关村正在实施的一系列的税收政策创新,都是为了鼓励研发、创业投资。

在纳税服务上,我们抓得特别紧。现在全国准备建立统一的纳税咨询电话服务平台12366,还有网上平台、政务大厅等。

对于小微企业来说,我们的宗旨首先是落实小微企业税收政策。跟大企业和国企比起来,小微企业属于“弱势”,因此我们要抱着服务好小微企业的心态去工作,要把管理的思维变为服务。最简单来说,以前是上门报税,现在基本上是网络、电话报税。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应该最大化地简化行政工作。

再一个就是开足马力加强宣传。近期很多关于小微企业的政策,我们都采取上门宣传的方式。我们采取了电话通知、上门找人、公开网站等多种措施。有些部门还将这个纳入绩效考核,以加强小微企业政策的落实。

刘培林:一句话概括创业与创新政策环境评估:比过去好得多。

我们肯定做了很多工作,但障碍肯定也有很多。我个人建议,未来还得有高端的顶层设计,应该从最高决策层来推动。例如,从“十三五”时期提出创业兴国战略,或者把创业上升为基本国策。

现在各个部门、地方都做了很多工作,真正需要加一把力的应该是中央、国务院。

我刚才建议把创业兴国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或者基本国策。这个战略应该有三个支柱:首先,最重要的支柱是放出来,因为企业家不是“伯乐”相马相出来的,而是自我发现的。马云一开始肯定不知道他能够发展成多大,他通过试错,通过失败,克服困难一步一步走过来,创造了阿里巴巴。

第二个是托底,北欧国家有高福利,但创新性还特别强。因为这个精心设计的体系没有造成养懒汉的效果,而是保证了失败了以后有底线托住。

第三个支柱还是要管,市场秩序必须管,企业制度也要管,有些市场机会也是管出来的。当然还有知识产权。

创业兴国战略与所有战略比,所需要的投入少,最主要是国家放手,不需要多少财政资金投入,这是很重要的特点。而且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没有副作用。

责任编辑: 刘啸萱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