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时代,政府应该如何作为?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6-08-26 18:48 来源: 第一财经
【字体: 打印

今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7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上再次强调,促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促进新就业形态发展,促进新动力成长,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培育新的经济结构。

何为新经济、新动能,新经济该如何发展,对这些新生的经济形态,政府该如何看待、又该如何管理?

日前,中国政府网与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联合举办第27次文津圆桌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交流。

对冲经济下滑

对于“新经济”,李克强在两会答记者问中提到,它的覆盖面和内涵是很广泛的,涉及一、二、三产业。他说,传统动能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减弱是规律,这个时候就需要新动能异军突起,来适应产业革命的趋势。而且新旧动能结合,还可以形成混合动能。

目前,国际社会并没有形成一个普遍接受的、通用的、统一的关于“新经济”的基本概念。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巡视员范必认为,“新经济”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期间已具雏形。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新经济基于各种新兴业态,形成了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新发展模式,具有创新能力强、附加值高、效率提升明显、市场规模较大等特征。

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方面,“新经济”也确确实实在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称,在1991年至2001年,美国经济发展比较好,经济增长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收益率比较高,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比较低,尽管经济的阶段性扩张还有其他原因,但不可否认最显著的推动力则是新经济。

当前,正处于经济新常态阶段的中国也同样受益于新经济。许宪春说,新经济的快速成长对我国传统经济的下滑发挥了重要的对冲作用。比如,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新产品、新兴服务行业、网上零售额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这些新经济的快速成长减少了整体经济增速下行的压力。否则,传统经济增速下滑可能会导致整体经济增速回落更加严重。

范必认为,新经济、新动能代表着时代进步的方向。随着颠覆性创新增多,后来者在很多领域不需要模仿前人就可以做得很好。中国作为具有后发优势的国家,在新经济时代可以利用颠覆性创新的机会实现超越。

此外,新经济、新动能对就业正在产生积极的影响。传统经济理论一般认为,随着经济增长,单位GDP吸纳就业人数会减少。但这几年,单位GDP吸纳就业人数在增加。范必举例说,2011年经济增长9.5%,全年新增1200多万就业,这几年经济增长7%左右,每年却解决了1300多万就业。这可以解释为新业态带来就业的增长,比如电商、快递、网约车等吸纳了很多就业。

不过,新经济、新动能对经济增长的挑战也不容忽视。他说,第四次工业革命已有十多年,在此期间爆发了金融危机,各种颠覆性创新并没有带动发达经济体全面复苏。不仅如此,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也会加剧经济发展失衡,掌握先进技术和创新能力的技术型人才和普通劳动者之间的贫富差距将会加大。

政府的角色变化

面对新经济、新动能的出现,也同样考验着政府的管理能力。

比如,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需要新的制度安排。范必举例说,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都要依靠高素质人才,但是现有体制不利于人才的成长和流动。在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全部报酬中,“五险一金”要占一半左右,加大了创新企业的用人成本。除此之外,土地没有完全实现市场化配置,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渠道窄。

与此同时,一些部门仍在用旧思维管理新经济、新动能。他说,很多扶持政策都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而企业是否符合条件要由有关部门进行认定。也有一些部门和地方,在新业态还没有充分发展情况下,就急于加强管理,甚至出台逆向调节的措施,对网约车的不同态度,就反映了这一点。

作为分享经济这一新经济形态的代表性企业,滴滴无疑更有发言权。滴滴出行首席发展官李建华认为,管理部门对新经济还是缺少包容心态,对于新生事物存在诸多顾虑。还有就是没有从战略的高度来看待分享经济,说的多,做的少。他建议,要更多的让市场来解决新业态的问题,新业态发展很快,公司也在不断迎接挑战。因为如果不解决问题,企业就会被市场所淘汰掉。

不过,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副巡视员罗俊杰认为,不可以简单地认为政府一些政策阻碍了新事物发展。他提到,在政策制定、政府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大多数情况下,新生事物出现后,政策总是跟不上趟。这是一种客观事实,因为社会各界要认识是需要过程的,在认识不同的情况下,往往存在一些探讨的东西。最后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刚开始有抵触,逐步变成规范去推动。还有一种情况,也是经常会有的,政府在公共管理方面,有很多政策就是创新改革,甚至推动引领。比如高端装备的制造,政府是在推进的。

另外,罗俊杰说,不能够因为有新经济,就认为传统产业是旧经济。老树也可以开新枝,制造业和传统产业涉及国计民生,涉及国家安全,是重要的产业基础。当然,政府在管理上也要创新、改革,比如中国制造2025,政府需要做的不是给钱、降税,更多的是要营造一种公平的环境,为企业提供公共服务。

新经济、新动能带来的挑战,还直接影响到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

范必说,各种新技术的出现,使信息公开性、管理精细化程度得以大幅提高。但也要看到,社会结构已经出现了重大变化。传统社会结构表现为金字塔型、信息单向传播。现代社会结构则表现为扁平化、社会思潮多元化。与以往相比,社会治理对象的期望值更高,公众意见表达渠道增多,瞬时回应难度加大。这就要求政府的组织决策、组织形态、组织方式、组织行为、决策机制等都需要进行深刻的变革。

由于新经济、新动能的出现,意味着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对象发生了重大变化。范必认为,是主动变革、积极引领,还是静观其变、固步自封,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责任编辑:刘啸萱
相关稿件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