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打造政务公开“新模式”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7-09-28 11:34 来源: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字体: 打印

西城区政务公开强化“公开惠民、公开便民、公开为民”,着重“夯基础、抓重点、强特色”,形成公开流程规范化、公开内容标准化、公开模式常态化的政务公开“西城模式”。

(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促公开流程“规范化”

强化公开顶层设计,保落实。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要求,西城区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展了“西城区政务公开现状及需求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下发调查问卷等方式,总结归纳出公众和企业对西城区政务公开工作的认知、评价和需求,制发了指导未来五年政务公开发展的实施意见及配套细则。同时,西城区每年度制定工作方案及要点,将工作任务细化为“重点公开内容(即:必公开项)”、“重点提升特色公开内容(即:区内自选公开项)”、“探索公开内容(即:市级部门公开但区政府推动公开项)”、“日常公开内容(即:常态和延续公开项)”四个方面,确保公开工作有序推进。

建立专项工作机制,促规范。西城区为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由区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牵头,制定了10余项专项工作机制,指导全区公开工作,确保公开实效。“义务主体规范办法”以“谁制作谁审查、谁公开谁应诉、谁违规谁担责”为原则,实现了公开工作责权利纪的统一;“依申请公开工作规程” 在有法可依,有法可循的前提下,从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实际出发,梳理、继承了既有的、可行的、有效的好机制、好方法,注重创新发展,在工作机制、工作流程等方面取得新突破;“预公开与政策解读工作流程”“公报编辑及发布流程”“依申请公开审签流程”、主动公开工作流程”“公开目录编制指南”规范公开程序,“政务公开考评细则”明确监督保障,“四同机制工作实施办法”、政府向公众报告工作实施办法”强化公众参与。

理顺工作运转模式,见实效。西城区政务公开工作突出“主动”与“联动”,“主动”指积极作为、统筹调度、形成合力;“联动”指上下联合、内外互动、严控风险。政务公开依托牵头部门,结合重点工作,借力专业外脑,依申请公开主管部门统筹协调、业务部门主责办理、保密部门协助审查、法制部门审核把关。与此同时,建立风险防控体系,探索信息发布风险研判机制,将风险评估、舆情监测、经验总结和案例研讨作为风险防控的重要内容。

(二)以“三批清单”为抓手,促公开内容“标准化”

一单定标促落实,建立“必公开项”清单。按照北京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要求,西城区结合工作实际,本着只增不减的原则,梳理制定年度必公开项清单。两年来,共梳理完成17项77条必公开项。

一单到底全覆盖,建立重点领域区街两级清单。2016年底,西城区按照北京市政府的要求,参照市政府重点领域政务公开清单的标准,启动梳理并编制完成部门41大类305项、街道10大类46项西城区重点领域区街两级清单。在此基础上,西城区主动拓展延伸公开41项街道即办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公开事项名称、设定依据、办件类型、办件对象、办理科室、最终审批权限,清单内容根据实际变化动态调整。

一单实用建台账,建立政府信息目录清单。按照《基层政务公开试点工作方案》安排,结合西城区政府“建立主动公开目录”的要求,经过专家论证,确定以各部门三定职责为切入点,逐项梳理公开清单的工作思路。2016年,选取9家试点单位先行探索,共梳理172个科室,编制完成1903条目录清单。2017年,梳理范围将由9家试点单位向全区全面扩展,最终建立完成西城区政府信息目录清单库,并据此逐步形成主动公开目录清单、依申请公开目录清单、政务公开负面清单。使政府信息底数清,工作人员职责明,公开标准有依据,公开实效看得见。

(三)以公开惠民为引领,促公开模式“常态化”

政府决策让百姓参与,常务会全程“微直播”。自2014年起,西城区推行政府常务会全程微博直播,形成了“场内场外代表建言献策,网上网下政民互动交流”的政府会议开放新模式。会前向社会预先发布会议议题,关系民生的重大行政决策议题在上会前向社会预公开,充分征求群众意见;会上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居民代表列席,建言献策,通过“北京西城”政务微博全程直播;会后将议定事项和决策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在政府门户网站发布政策文件的同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做好政策解读。会议开放的范围正逐步向区属部门和街道办公会延伸,邀请专家学者、居民代表列席会议,到社区现场办公,让百姓参与决策,让公众意见建议充分表达。


政务服务让百姓满意,搭建三位一体政民互动中心。依托政务服务窗口、12341政府热线、政府网站“政民互动直播间”三大模块,西城区建设政民互动中心,搭建政府与公众互动交流的有效平台。统一全区服务事项标准,推进“一窗受理、一站办理”,32家部门进入中心窗口集中办理418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公开办事过程和结果。15家街道225个社区实现“一站多区”就近办事,部分业务实现全区通办。整合婚姻登记、人力社保等服务热线,设立工商、食药、卫计等服务专席,实现“一号接听、快速响应”的7×24小时人性化服务模式。“一把手”定期接听群众来电,了解群众诉求、解答群众问题。分析研判群众热线诉求,定期总结提炼关注度高的热点难点问题,西城区领导走进“政民互动直播间”,进行政策解读,回应群众关切,听取民意,汇集民智。政民互动中心还将继续拓展民意收集渠道,通过户外显示屏实时播报征集民意事项,群众可通过扫二维码、在线投票、“阳光大厅”现场投票等方式,参与政府治理,构建政民互动、政社共治的良好格局。

政府开放让百姓感知,推行区级政府开放日。2015年以来,西城区首创区级“政府开放日”活动,先后邀请400余位西城区居民走进区长办公室、政府常务会会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应急值守平台等办公场所,让百姓走进政府、了解政府。政府工作人员全程详细解说、陪同体验,模拟召开政府常务会,切身感受政府决策过程。由居民模拟担任区长、副区长、各委办局一把手,与区领导一同探讨议题,让居民亲自感受区政府决策层的工作,全流程感受政府决策过程。通过“开放日”活动,群众可以全方位感受政府运转全过程,不断提高政府透明度的同时,使群众更加理解、信任和支持政府,提升群众认同感、获得感、满足感。2017年,西城区各委办局和街道的办公区将陆续向居民开放,“政府开放日”将成为西城区政府工作常态。


问需问计让百姓参与,创建民生工作民意立项。2017年,西城区出台《北京市西城区民生工作民意立项机制的指导意见》,将民生工作民意立项分为三类,即“政府能做+群众想做”的民需申报型、“政府要做+群众受益”的民意需求型、“群众要做+政府该做”的民情推动型,通过民意立项民生工程,让群众主动参与。特别是以棚户区改造和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为重点,制定了19个试点项目,依托属地街道与社区建立“三级协商”机制,对完成“开墙打洞”治理后疏解出的空间如何有效利用“问需于民”,对老旧小区改造方案“问计于民”,形成区、街、社区三级联动、全民参与政务公开的新局面。

政府管理让百姓监督,促进社会共治与协同。将政务公开与城市治理紧密结合,打造“政民共治全参与、管理服务零距离”的新型治理模式。一是以北京市西城区企业监管信息共享平台为渠道,推进信用监管零容忍。监管信息共享平台汇集全区执法部门、执法人员、行政检查事项清单,随机匹配任务、任务全程留痕,将部门间市场监管和行政处罚信息开放共享,实现“部门协同、信用监管、社会共治”。二是以“三个公开到户”为突破,推进征收补偿公开透明。采取上墙公示和电子信息系统查询相结合的方式,探索重点棚改项目“入户调查结果、预分方案、补偿结果”全部公开到户,居民可依据查询条件对涉及征收的全部事项自助查询,实现征收工作的信息化、精细化管理。三是以“亮名片”为抓手,推进背街小巷整治提升。首设街巷长,成立街巷理事会,商定居民公约,亮出街巷名片,在街巷口挂牌公开街巷长、理事长、物业公司责任人姓名、电话、职责,公开街巷治理标准,让群众看得见、愿参与、能监督。身边问题立报立办,街巷环境立整立改,打通街巷治理“最后一公里”。

政府工作让百姓知晓,建立政府向公众报告制度。西城区出台《西城区人民政府“四同机制”工作实施办法》及《西城区人民政府向公众报告工作实施办法》,成立百人建议代表团,积极引导公众参与政府决策、执行、管理、结果全过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协同、民众参与的共治体系,实现政民良性互动。2017年,西城区政府举办首次向公众报告工作会议,以“发展为民 使命担当”为主题,向700余名群众代表报告政府工作,并和5位副区长在现场互动环节中与各方代表进行面对面交流,围绕提出的幼儿园入园、共享单车停放、简易楼改造、老旧小区停车、疏解整治促提升、老楼加装电梯等问题进行了解答。今后,西城区政府将定期向公众报告政府工作,更好地保障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责任编辑:刘厦
相关稿件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