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时政专题
 
 
人类长居太空还有很长路要走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0月15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奚启新、李宣良)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在太空遨游进入第4天,他们将在未来几天内返回地面。中国航天员中心首席医保医监医生李勇枝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长期的太空生活将对航天员的身体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人类要长期在太空居住生活,尚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李勇枝介绍说,人类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这种状态对人体的体位感觉和运动都有很大影响。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由于受地心引力作用,可以分得清上下、左右、前后。然而,人在太空中没有方位概念,航天员在舱内也不知道自己是站着还是躺着,他们甚至常常忘记了自己手脚所在的位置,尽管心里明白,但他们还是觉得手脚不知去向,他们也时常会产生跌入无底深渊的感觉。 

    “因此,要想在太空中生活,除了构造必要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外,最关键的是要使人类适应失重环境。” 李勇枝说。科学家们通过对多次太空飞行的研究,将人类进入太空生理系统的变化分为三个适应阶段:初期反应期、适应形成期、适应巩固期。通过三个阶段的适应后,人类还必须进行一定的措施如体育锻炼来增强身体机能,提高生理系统的适应性。 

    在太空,除失重外,还有辐射、大气压力变化、多种有害气体等其他因素也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李勇枝说,人类要在太空长期居住生活,还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从现有经验看,人类在太空几个月的飞行中就产生了思乡病、恐惧症、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变化,如果长期在太空生活,人的心理障碍会更加明显。 

    “在太空长期居住生活是人类的理想,但这一理想能否实现,还有待于科学家对今后太空飞行的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