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时政专题
 
 
实现新世纪宏伟目标的纲领性文献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0月28日   来源:经济日报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中央政策研究室李连仲撰文提出,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我们在新世纪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指明了方向,是我们——— 

    (一) 

    “十一五”规划的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要抓住未来五年的发展机遇,解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不移地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重要升华,是党和政府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指导思想,是我们应对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各种新挑战的强大思想武器。它是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解决了我国为什么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的动摇。同时,发展要有新思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战略高度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体制、机制,增强全党全国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才能把握发展机遇,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克服前进中的各种困难,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关键环节。“三农”问题解决好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就能赢得主动。要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扶持农村发展。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达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建立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共同发展。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要进一步加大促进农民增收的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切实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完善粮食生产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措施,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要切实抓紧抓好粮食生产,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增加粮食生产投入,保持粮食价格稳定,构建粮食稳定增产的长效机制。要全面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搞好农田水利、农地整治等农业基本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使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地区,切实解决好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三)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十一五”期间,要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实践证明,在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要紧紧抓住那些对国家经济、科技、国防、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集中攻关,大力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先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努力在若干重要领域实现重点技术突破,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企业和品牌。要继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加强国家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等单位之间的合作,形成自主创新的整体合力,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要形成不断推动企业创新的激励机制,使企业成为自主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鼓励企业加大研究开发投入力度,把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突破口,全面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要实施扶持鼓励政策,在财政投入、税收优惠、产权改革、折旧制度、收益分配、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和金融信贷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努力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和实现产业化的政策环境。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完善人才管理体制,健全人才激励机制,造就一支能够自主创新的素质优良的宏大的科技人才队伍。要充分利用国际研发资源,积极吸引跨国公司来华设立研发机构,鼓励我国科研人员和机构积极参与自主创新研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十一五”期间,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技术水平,积极发展战略高技术,特别是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以及能够推动产业升级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配套技术。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技术支撑。广泛应用高技术和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着力提高能源、资源、环境、农业、信息等关键领域的技术水平,以技术进步带动增长方式转变。要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宏观经济和微观企业的管理水平。要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宏观调控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严格控制成本,降低消耗,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要依托重点工程,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高技术产业要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要建立健全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体制机制。要深化财税、金融、投资、管理、企业制度改革,消除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体制性根源,制定鼓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财税、金融、投资、产业政策,建立配套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加强宣传教育,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四) 

    依靠和扩大内需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战略决策。“十一五”规划期间,要把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把提高农民和城市中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作为扩大内需的重中之重,合理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逐步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要把提高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高度重视消费对生产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提高最终消费率,形成消费和生产的良性循环。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不断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加强对消费理论的研究,探索消费规律,把握消费特点,扩大消费规模,提高消费质量。进一步扩大消费领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完善住房制度改革,扩大住房消费。制定汽车消费政策,改善汽车使用环境,鼓励节能型汽车进入家庭。全面实施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满足人民受教育的需求。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范和扩大健康消费。加快发展旅游业,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旅游管理,扩大旅游消费。努力扩大电信、文化、体育和其他服务性消费。积极改善消费环境。规范电信、铁路、金融、民航等垄断行业和医疗、教育等服务业的收费标准,降低消费门槛,提高服务水平。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等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扩大消费信贷,创新信贷品种,推进住房贷款证券化。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工业品进入农民家庭创造条件,扩大农村消费规模。做好不同地区、不同层次消费市场的调查研究,引导消费趋向,稳定消费预期,促进消费增长,繁荣消费市场。 

    (五)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十一五”期间,要继续深化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各项改革。要总结改革经验,研究改革规律,把握改革特点,创新改革思路,争取在重要领域和关键部门等方面的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建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和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体制环境,通过改革,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改革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和企业管理体制,使全社会的经济活动纳入科学发展观的轨道。要进一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搞好金融体制改革。未来五年,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重大改革措施出台要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承受能力,重要领域改革要坚持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改革方案要尽可能深化细化,各项措施要协调配套,努力使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群众。要教育和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改革发展中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的变化,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把竞争压力变成奋发有为的动力,努力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毫不动摇。“十一五”规划期间,我们要进一步树立全球战略意识,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使对外开放更好地促进国内发展。 

    要着力优化对外贸易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大力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和服务出口,提高传统出口商品的质量、档次和价格,控制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组织好国内急需的能源、重要原材料、关键技术和重大设备的进口。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增强国内配套能力。要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把引进外资同提升国内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结合起来,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企业改革改组改造结合起来。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出发点,着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地区总部和先进生产制造基地。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宽国际发展空间。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大力开展境外加工贸易,鼓励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和平发展。充分利用国际规则,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在世贸组织规则许可的范围内,灵活掌握市场开放的时机和力度。 

    (六) 

    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 

    “十一五”期间,要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部互联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我国经过多年的探索,已初步形成了各有侧重的区域发展战略,如,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等。要从国家发展的大局出发,真正把这些战略部署落到实处,推动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 

    各地要从自身的特色经济出发,着力培育区域优势产业,把优势产业做大做强,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地区产业结构趋同。西部大开发要巩固已取得的成绩,发展新的优势,继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开发资源优势产业,提高加工增值能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要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部地区要加强现代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建设、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基地建设以及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大流通格局建设,积极发展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东部地区要继续发展现代集约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继续发挥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带头作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要健全区域协调机制,加强区域之间的互动协作。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 

    (七) 

    能源资源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大国,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同时,生产、建设、流通、消费中的能源资源浪费现象也相当严重。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将难以顺利实现。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节约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一个重要指标,要求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期降低20%左右。为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这个重要资源指标,既要积极做好资源开发工作,又要努力做好节约工作,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要切实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增长方式,努力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要把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纳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大科研投入,重点组织开发有重大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技术、替代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和系统化技术,依靠科技进步增强节约能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降耗高效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要完善节约能源资源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体系。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价格、财税、金融等手段促进能源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抓紧制定和修订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利用的法律法规,制定更加严格的能源资源节约标准,建立高消耗落后技术和产品的强制性淘汰制度,建立新建项目的资源评价体系。鼓励发展节能低耗环保型企业,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发展节能环保型汽车。 

    加强环境保护,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事关中华民族的生存和长远发展重大战略决策,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今后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矛盾会更加尖锐。要充分认识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推动整个经济社会走上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按照自然规律要求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要以生态功能区划为基础,及时进行区域经济布局调整。要根据不同功能区域情况实施不同发展模式。重要生态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要加大建设力度,提高保护质量。要切实抓好水污染防治,努力保障城乡饮用水源安全。加快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努力保障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加快土壤污染治理,努力保障食品安全。要加强有关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坚决防止新污染。要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各项建设的关系,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要制定和完善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及标准,切实提高环境检查执法水平,严厉打击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要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在全社会形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风尚。 

    (八)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客观要求。只有社会和谐才能够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凝聚力,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当前,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劳动力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劳动者自主择业为主的就业机制,逐步建立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模式,最大限度地形成新的就业增长点。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要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形成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的体制机制,认真及时地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强化对药品、食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抓紧建立健全社会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