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经济建设>> 产业经济
 
 
新疆兵团农一师以信息技术为代表建设现代化农场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1月22日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乌鲁木齐11月22日电(记者 刘宏鹏)

手机控灌溉 电脑管施肥——新疆兵团农一师三团见闻

    人在千里之外,通过智能控制系统,用手机就可遥控灌溉棉田;日夜工作的农田监测信息系统,实时监控水盐指标,施啥肥、打啥药,缺啥就补啥。在塔里木河上游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三团,这都是身边的真事。

    农一师三团由王震将军率领的三五九旅部分转业将士创建。让三团人引以为豪的,不仅因为他们是英雄的后裔,如今这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化农场建设,已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样板之一。

    2004年11月“中国2004信息化推进大会”上,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评价说:三团的农业信息化技术,是解决农业信息高速公路“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好办法。

    三团农业的每个环节都与信息技术相连。通过卫星接收基站,可以实时监测土壤信息、棉花苗情、棉叶冠层营养状况以及田间水势分布。然后,通过微机平衡决策施肥专家推荐系统进行分析评估,就可随时对棉田“对症下药”。

    团长王光强说,从2003年起,他们引进了以色列技术,推广实施千亩自动化控制地埋式渗灌技术。今年起,又利用自动测水、电磁阀自动控制技术,开始对12万亩棉田膜下滴灌进行自动化改造。

    事实上,三团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包括“人均管理规模化、农业技术信息化、生产全程机械化、连队行政组织协会化、农场经营产业化”5个方面的系统工程,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兵团高度组织化的管理体系。

    农一师党委办公室张泉介绍,兵团团场是一个个生产集体,每个职工家庭是既独立核算、又互相联系的生产单位。职工承包土地,向团场上交费用,生产和生活费“两费自理”。团场则在保障职工的退休福利之外,发挥集体优势,推广先进技术、购置大型农业机械,并作为整体代表职工闯市场。

    在农一师,“大农业”的含义不仅包括“大”——每个条田大至上千亩,每个职工平均管理上百亩棉田,推广应用大型农业机械,还包括“强”,即依靠集体力量创造品牌效应。农一师的“新农牌”长绒棉,即便价格比别的品牌每公斤高出一元,也仍然为国内外商家所争抢。

    现代化大农业带来了实在的好处。王光强说,三团籽棉增产幅度已连续3年超过15%, 皮棉单产每亩超过150公斤。2004年,三团的GDP总量为2.2亿元、增长率突破16%,职工的年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