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经济建设
 
财政部表示“十五”期间公共财政建设获重要进展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1月30日   来源:经济日报

    “十五”期间,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积极推进财税改革,加快公共财政建设步伐,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为今后继续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财政部部长助理张少春日前表示,“十五”期间我国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

    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着力满足社会公益事业发展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要求,各级财政部门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保障机关正常运转财力需要、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着力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特别是加强了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以义务教育为例,为了使贫困家庭的学生上得起学、读得起书,财政大幅度增加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特别是创新性地实施了“两免一补”政策。2005年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安排“两免一补”专项资金70亿元,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免书本费、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惠及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3000多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占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人数的26%。较好地体现了公共财政目标任务转换的要求,即由过去“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两位一体”,转变为“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科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通过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多种措施,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近年来,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运用转移支付等多种财税政策手段,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一是加大支持“三农”力度。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实施“三减免三补贴”政策;认真落实新增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向粮食主产区倾斜等一系列政策,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的支持力度;中央财政新增教育、文化等投入主要用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二是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现在包括税收返还在内的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已达到1万亿元,其中大部分用于中西部地区,支持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在东北地区积极稳妥地进行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试点等,促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推进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等,支持东部地区加快发展。三是着力缓解县乡财政困难。针对部分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财政经济基础薄弱的情况,实施了激励型的奖补政策,2005年中央财政为此专门安排了150亿元资金,调动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抓好粮食稳定生产的积极性。

    发挥公共财政宏观调控职能,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应对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经济过热,我国在1993—1997年实施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促进实现经济“软着陆”;1998年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通货紧缩的趋势,我国及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避免了经济的大起大落;2003年下半年开始,在国民经济总体情况较好并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下,部分地区、部分行业出现投资增长过快、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等问题,从2005年开始,我国转而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通过以“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为主要内容的政策组合,抑制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因素,促进经济既快又好地发展。

    在财政政策的成功实践中,财政宏观调控体系不断成熟和完善,财政宏观调控经验日趋成熟。一是在调控方式的选择和调控手段的运用上,实现了由被动调控向主动调控、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单一调控方式向多元调控方式的转变;二是在调控时机的选择上,按照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要求,相机抉择和正确把握财政政策的取向和力度;三是在调控目标的制定上,既注重通过多种财政政策手段,支持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又注重通过支出结构调整和支持财税体制改革与创新,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市场主体和经济发展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财税环境,推动建立有利于经济自主增长和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切实推进依法理财,强化监督管理。近年来,我们通过推进财政法制建设、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加强监督与管理等,着力提高公共财政的透明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一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推进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积极推动绩效考评制度、政府会计和政府收支分类等改革的试点和模拟试点工作。二是推进依法理财。制订了《财政部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实施意见》,确立了建设法治财政的目标。加强财政立法工作,进一步完善财政法律体系,积极修订预算法、注册会计师法等,完善会计准则体系。认真执行《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推进财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三是加强监督管理。在加强财政监管的同时,自觉接受人大、审计监督,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作用。四是加快“金财工程”建设。通过信息化建设,为财政监督与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记者 孙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