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2月29日   来源:发展改革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年均增长率达9.4%。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建立在过度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基础上的。全社会必须加深对资源节约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认识,增强资源节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比较中找差距,有益于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做到居安思危。

一是资源消耗大、利用水平低。主要表现在资源利用效率低、效益差,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我国矿产品消耗强度高于发达国家,从矿产资源的消耗强度看,在现行汇率下,我国每万元GDP消耗的钢材、铜、铝、铅、锌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64.84.94.94.4倍,即使按购买力评价计算,也高出许多。2003年,我国实现的GDP按现行汇率计算为1.4万亿美元,约占全世界GDP4%,但为此消耗的各类国内资源和进口资源,经折合后粗略估算为50亿吨。

二是资源浪费惊人。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仅为30%,小型煤矿的煤炭资源回收率只有10%-15%;资源浪费现象比比皆是,如公共场所长流水、常明灯现象,过度包装愈演愈烈,浪费粮食问题屡见不鲜,开发区等非农业用地侵占和浪费耕地、破坏土地资源现象十分严重。

三是再生资源的资源化水平低,大量可利用的资源作为废弃物白白浪费掉,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发达国家再生有色金属的产量一般占其有色金属总产量的3040%,而我国仅为1520%。我国每年约有500万吨废钢铁、20多万吨废有色金属、1400万吨的废纸及大量的废塑料、废玻璃等没有回收利用。

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一是对资源节约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没有落到实处。在发展思路上重开发、轻节约,重外延、轻内涵,重速度、轻效益;把资源节约仅仅作为缓解资源供需矛盾的权宜之计,供应紧张时重视节约,供应缓和时放松节约;资源节约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资源节约还没有成为广大企业和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等。二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等突出问题,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还没有深入人心。三是资源节约法规、标准不完善,执法不力。虽然有《节约能源法》、《水法》等,但可操作性差,配套法规不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标准制定工作滞后。四是缺乏有效的资源节约激励政策,工作难度越来越大。五是技术装备水平落后。六是尚未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资源节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