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四川:突出六个重点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2月29日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四川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精神,结合本省实际,提出了近期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到2006年底,万元GDP综合能耗在现有基础上降低3-5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完成“沃土工程”100万亩、“金土地工程”(土地整理)200万亩;水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1%;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70%;新型墙体材料占建材生产总量的65%;节能建筑达到总建筑面积的5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45%;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40%。围绕这一目标,四川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等6个方面为重点,加快工作步伐,力求抓出成效。

一、节能方面。推进重点耗能行业、企业节能,突出抓好钢铁、有色、煤炭、电力、天然气、化工、建材、机械制造等重点耗能行业和年耗能5000吨标煤以上的企业节能工作。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推进交通运输和农业机械节能,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和水运、陆运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车船。开发和推广清洁燃料汽车、节能农业机械。20052006年重点抓好具有规模效益的50家高耗能企业的节能工作,转产一批规模效益差的“小而全”企业,做好100个节能示范项目。抓好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抓紧制定和完善建筑节能的有关标准和政策法规。贯彻实施有关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积极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推行空调、冰箱等产品能效标识管理,加快淘汰落后产品。提倡科学用电、节约用电、节约用煤、节约用油,推广省柴节煤灶。严格执行公共建筑夏季空调室内温度最低标准。充分发挥水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大型水电建设步伐。在国家电网未覆盖地区积极做好小水电、风力发电、太阳能供热和生物质能转换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实施水火电置换,加快电力市场建设。发展能源林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和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

二、节水方面。切实抓好双流县等10县(市、区)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加大重点流域治理和城市供水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重点流域治理力度,加快长江上游、沱江、嘉陵江、岷江等支干流域污水和垃圾的治理。逐步关闭在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自备供水设施。大力支持和推广节水新产品的开发利用,充分利用水价机制,加快供水管网改造,最大限度降低管网漏失率。提高中水回用率。大力推进大中型灌溉区节水改造,积极推进农业供水末级渠系改造试点工作。在川东北丘陵、盆周山区和干旱地区加大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力度,做到地表水与地下水综合利用,切实加强湿地保护。大力推广旱作农业,研发农业节水机械,普及农业节水技术。加强农业节水管理工作,逐步建立农业用水标准计量,适当提高农业用水收费标准。综合运用工程措施、管理措施、农耕农艺革新措施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三、节材方面。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从产品设计、生产工艺流程入手,推行清洁生产和使用再生原材料,禁止过度包装,重点解决食品、酒类等过度包装和搭售问题,加大发展散装水泥力度。减少损失浪费。大力推广以钢(竹、塑)代木材料。鼓励生产高强度和耐腐蚀金属材料,提高材料的使用寿命。加快开发木材节约和替代产品。大力发展竹浆纸一体化造纸工业。

 四、节地方面。严格耕地保护,推进集约用地。按照占补平衡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原则,大力推进土地整理,实施“沃土工程”和“金土地工程”。建立并完善土地利用评价体系,研究提出城镇建设和各类非农业建设项目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政策和措施,严格执行国家城镇人均用地标准,分类提出非农业建设项目用地的容积率、产出率等控制指标,修订和完善建设项目用地定额指标,完善土地使用市场准入制度。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分期分批限制或禁止生产、使用实心粘土砖并逐步向小城镇和农村延伸。到2010年底,全省所有大中城市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

五、资源综合利用。以煤矿瓦斯利用为重点,推进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以粉煤灰、煤矸石、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尾矿和冶金、化工废渣及有机废水综合利用为重点,推进工业废物综合利用。继续加大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碎玻璃、废旧轮胎、报废汽车、废旧电子电器等为重点的回收加工再利用。抓好农业附产物的综合利用。大力推广机械化秸秆返田、气化、发电、固化成型、轻质建材、种草养畜循环技术。支持农(林)业附产物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开展秸秆和粪便还田的农田保育示范工程。推广农膜回收技术,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

六、发展循环经济。以“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再利用”为原则,在重化工、造纸、建材、热电、矿山等重点行业做好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作,切实提高“三废”综合利用率。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沼气、秸杆、垃圾发电等绿色替代能源。研究提出农户秸杆综合利用补偿政策,抓好循环经济6个试点市、50个示范园区、200家示范企业。(四川省政府办公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