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生态]防沙治沙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1月01日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我国是土地沙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措施更加有力,效果更加明显,各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一是全国土地沙化自建国56年来首次实现了逆转,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年均缩减1283平方公里,沙区生态建设状况已从治理小于破坏进入了治理与破坏相持的阶段。二是2002年1月1日正式实施了《防沙治沙法》,防沙治沙工作步入了法制化轨道。三是国务院批准了我国第一个《全国防沙治沙规划》,沙化土地实现了按规划、有步骤、成规模治理。四是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明确了新时期防沙治沙工作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以及若干扶持政策,防沙治沙思路实现了战略调整。五是中国首个碳汇项目在防沙治沙领域启动实施,我国生态产品市场逐步实现了国际化。六是联合国荒漠化公约组织授予时任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防治荒漠化杰出贡献奖”,这是该组织自成立以来首次为政府主管部门颁奖,中国履约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公认。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防沙治沙的骨干工程,是构筑京津生态屏障的骨干工程。工程于2000年6月启动试点,2001年全面铺开,2002年3月国务院批复工程建设规划,工程全面实施。建设范围西起内蒙古的达茂旗,东至河北的平泉县,南起山西的代县,北至内蒙古的东乌珠穆沁旗,东西横跨近700公里,南北纵跨近600公里,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五省(区、直辖市)的75个县(旗、市、区)。总国土面积为45.8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截至2005年5月底,工程累计完成治理任务1148.8万公顷,占国家累计下达计划任务的91%。其中,完成林业建设任务363.5万公顷,完成退耕还林181.6万公顷,人工造林52万公顷,飞播造林39.3万公顷,封山育林90.6万公顷;完成草地治理任务166.9万公顷,禁牧568.4万公顷;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50万公顷;节水及水利配套设施建设39796处;生态移民38880人。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是大规模的林草植被建设,改善了京津地区生态环境。通过几年来的林草植被建设和严格的植被保护,工程区植被覆盖增加,沙化程度明显减轻,流动沙地减少39360公顷,半固定沙地减少116008公顷,固定沙地增加792628公顷。林地面积增加468074公顷,草地面积增加324554公顷,沙化耕地减少534171公顷。与2000年相比,林草植被盖度平均提高近三成,生态状况整体好转。特别是河北坝上、内蒙古浑善达克和山西晋北地区,经过集中连片治理,生态防护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有效改善了首都及周边地区生态状况,沙尘天气大幅度减少和减弱,据监测,2004年北京地区有13次大风过程,但真正形成沙尘天气的只有3次,较往年明显减少,空气质量也明显好转,2004年北京城区可吸入颗粒物达标天数由98年的27.4%提高到62%,增幅高达34.6%。

    二是工程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增加了农牧民收入。通过退耕还林还草、荒山造林、舍饲圈养、生态移民等措施的综合治理,改变了长期以来农民广种薄收和牧民传统放养的习惯,初步实现了生产方式的变革,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一批附加值高的经济林产业、高效畜禽养殖业初具规模,农牧民脱贫致富步伐加快,收入稳步增长,约1622万农牧民在工程建设中和后续产业发展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河北省的张家口市有54万人依靠杏扁、葡萄等林果实现脱贫致富,承德市有164个村靠林果收入实现了小康,农村人均林果收入超过了2000元,比工程实施前增加了2-3倍。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依托京津工程的实施,通过退耕还林、封山(沙)育林、舍饲圈养,在短短几年内,奶牛、寒羊存栏数量成倍增加,农牧民来自畜牧业的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例由4年前的15%提高到45%。

    三是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全民生态意识的提高,丰富了生态文明的内涵。保护与改善生态,已成为地方各级政府、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和统一意志。“不砍树,也致富”在工程区已形成共识,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农牧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舍饲圈养已被工程区农牧民广泛接受;一种爱绿、护绿、增绿的生态文明氛围已初步形成。(林业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