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环境保护>> 综合
 
鄱阳湖湿地符合国际重要湿地标准的湖泊增加28个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3月22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昌3月22日电(林艳兴、俞长好)最近进行的鄱阳湖越冬水鸟调查有新发现,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达到国际重要意义地点标准的子湖泊增多了,面积“长大”了。全湖37个子湖泊达到这一标准,鄱阳湖有望整体纳入国际重要湿地之列加以保护。此前,鄱阳湖区只有9个湖泊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面积仅占鄱阳湖的5%。

    环鄱阳湖区越冬鸟类调查是由全球环境基金项目提供经费支持,国家林业局鸟类环志中心和江西省野保局联合组织,主要对湖区鸟类种类、数量及栖息环境等进行同步观察研究。此类调查在鄱阳湖区已经连续进行了7年,此前几次观测到的候鸟数量为30万只左右。这次调查引进新设备,观测精确度显著提高,使观测到的鸟类数量明显增加,达到72万只。

    《国际湿地公约》组织认为,有2万只或更多的水鸟经常性栖息,或某一水鸟物种或亚种全球种群数量的1%以上经常性地利用的湿地,均可被认为具有国际重要意义,经所在国政府申请,可列为国际重要湿地。这次调查涉及鄱阳湖区子湖泊49个,结果显示有37个子湖泊达到这一标准。

    此次调查另一新发现是,鄱阳湖经济价值较高的雁鸭类水鸟数量庞大,统计到的雁、鸭类水鸟近40万只,发展特种经济动物产业具备良好的种源基础。当然,珍稀鸟还是鄱阳湖的“老品牌”。去冬今春在鄱阳湖越冬的全球濒危鸟类有9种9万多只,其中有白鹤3944只、东方白鹳3789只。鄱阳湖仍是名副其实的“候鸟天堂”。(完)

 
 
 相关链接
· 我国湿地数量仍在减少 保护工程已正式启动实施
· 安徽含山县发现沿长江地区保护最完整的原始湿地
· 江西出台文件对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管理作出新规定
· 陕西省第一个省级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日前成立
· 新疆可可托海湿地成为国家地质公园
· 兰州市区黄河湿地的生态环境已遭到严重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