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经济贸易>> 产业经济
 
发展改革委发钢铁业06年运行分析及07年趋势预测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30日   来源:发展改革委网站

    2006年中国钢铁工业快速发展,在总产量达到4亿吨的同时,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对外贸易不断发展,行业效益明显提高。但落后产能淘汰工作进展缓慢和对国内资源、能源、环境的压力进一步加大等问题值得高度关注。

    一、运行情况

    (一)产量突破4亿吨。2006年全年产钢41787万吨,同比增加6538万吨,增长18.5%;产生铁40417万吨,增长19.8%;产钢材46685万吨,增长24.5%。分地区看,河北、江苏、辽宁、山东产量增幅最快,四省产量合计占全国近一半。分企业看,鞍钢集团(2256万吨)、宝钢(2253万吨)、唐钢(1906万吨)、沙钢(1463万吨)、武钢(1376万吨)、济钢(1124万吨)、马钢(1091万吨)、莱钢(1079万吨)、首钢(1055万吨)等9家钢铁企业年产钢超过1000万吨;重点钢铁企业产钢33571万吨,增长15.2% ,占全国比重为80.2%,比上年下降2.3个百分点。

    (二)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钢材品种中,板材产量占钢材总量的41.9%,占钢材增量的51%,增幅高于钢材平均增幅7.1个百分点;长材产量占钢材总量的48.1%,占钢材增量的40.1%,增幅低于钢材平均增长幅度4.9个百分点。一批技术含量高的钢材,如冷轧板卷、电工钢板、镀层板带和无缝钢管等品种生产增幅均大于钢材的平均增幅,而一般大路货产品如螺纹钢、线材等增幅低于钢材的平均增幅。

    (三)价格保持平稳。截至12月末,钢材价格综合指数105.15点,比去年同期上涨10.97点。与上年相比,2006年钢材市场价格走势相对平稳,振幅大大缩小。2005年钢材综合指数振幅上下相差45点,2006年上下振幅相差22点,不及上年的一半。

    (四)产销衔接良好。年末冶金行业钢材实物产销率99.7%,库存1216万吨,比年初增加123万吨,增长11.2%,大大低于同期钢材生产的增幅。

    (五)对外贸易呈现新的格局。全年累计出口钢材4301万吨,同比增长109.1%,出口钢坯904万吨,增长27.9%;进口钢材1851万吨,下降28.3%,进口钢坯37万吨,下降71.8%。全年净出口钢材2450万吨,钢坯867万吨,将钢材折算成粗钢,全年净出口粗钢3473万吨,上年同期为净出口12万吨。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我国钢材出口的结构不断优化,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数量不断增加,进口钢材大幅度下降,数量上是净出口,但是金额上则相差很远。全年钢材净出口2450万吨,出口金额比进口金额仅多64亿美元。说明我国钢材进出口结构还存在明显差距,出口产品仍以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长材、普中板、热轧板为主,进口则是以高端产品如不锈钢板材、冷轧薄板、电工钢等为主。

    (六)效益水平稳步提高。全年冶金行业产品销售收入30846亿元,同比增长21.4%;实现利润1700亿元,增长30.6%。其中,钢铁行业产品销售收入25735亿元,同比增长19.7%;实现利润1348亿元,增长30.6%。

    (七)投资增速明显回落。全年钢铁行业完成投资2247亿元,比上年下降2.5%。为2000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二、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淘汰落后产能进展缓慢。由于国际国内市场对钢材需求旺盛,钢材价格从春节过后有了明显反弹,钢材销售利润率逐月回升,企业效益不断改善,刺激了产能加快释放,在企业高额利润的情况下,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进展不大。

    (二)出口增幅过快。2006年中国钢铁产品进出口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历史上的净进口国一举成为净出口国,钢铁产品的出口结构不断优化,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表明中国钢铁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行业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同时,钢材大幅度出口也极大地缓解了国内市场压力。2005 年国内新增钢的资源6842万吨,而2006 年净出口钢材、钢坯折合粗钢3473万吨,占同期国内增钢量的53%左右,国内新增资源只有3065万吨,不及上年的一半,这对全年国内钢材价格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钢铁产品的大量出口不符合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的方向,增加了我国节能降耗目标实现的难度,国内资源,能源、运力、环境等也难以支撑。另外,在出口缓解国内市场压力、企业效益逐步好转的同时,也不利于形成市场倒逼机制和为淘汰落后产能创造市场环境。

    三、2007年趋势预测

    从国际上看,2007年尽管全球经济增长将有所回落,但仍处于较快区间,国际环境对钢铁工业的发展还是有利的。从国内看,我国正处于较快发展阶段,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近年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有所加强,土地管理、金融监管等相关制度和市场准入标准进一步完善,煤电油运等瓶颈制约有所缓解,有条件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同时,国家还将继续采取措施,抑制投资、信贷和外贸顺差的过快增长,因而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效应在2007年将会逐步体现。总体上讲,将对钢材保持一定的刚性需求,但需求增长幅度将会有所减弱。

 
 
 相关链接
· 关于钢铁工业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加快结构调整的通知
· 发展改革委:控总量淘汰落后加快钢铁业结构调整
· 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钢铁业结构调整政策答问
· 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发展改革委令第35号)
· “十一五”期间国家拟淘汰1亿吨落后炼铁产能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